【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旧楼加装电梯楼梯改造平层入户结构及其施工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旧房屋加装电梯改造
,具体地说是一种旧楼加装电梯楼梯改造平层入户结构及其施工方法。
技术介绍
目前,国内的多层(6层及少于6层)居民楼还有相当的数量,随着居住人口老龄化的上升,楼梯对于老人及出行不便的人来说,已构成出行的障碍。但在八九十年代时盖建的居民楼到现在还在有效的使用寿命内,拆掉重建成本太高,对资源也造成浪费;基于这一现状,对旧式多层建筑加装电梯成为一种必要的趋势。近来年,社区旧楼改造加装电梯过程中,入户方式日益突显其重要性,尤其是在楼梯口入户时,上下半层,老年人入户困难,斜坡入户,轮椅滑行不便。且上下半层入户适用于楼梯入户,但老年人爬梯困难,不适用于轮椅运作。亚平层入户适用于楼梯入户,但要动破两个梁,损坏主体结构;且属于准障碍通道,坡太大轮椅不方便,审图难度大;另一方面的,现有的旧楼结构中对于火灾险情的应急逃生结构也非常欠缺,一旦发生险情住户逃离效率低。因此有必要开发一种新的旧楼加装电梯的无障碍出行入户结构,并且能够有效结合一定的逃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旧楼加装电梯楼梯改造平层入户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前厅主体(3)和电梯井道(5),所述前厅主体(3)用于衔接旧楼主体(1)与电梯井道(5),所述前厅主体(3)内设有多层电梯厅(4),所述的电梯厅(4)分别与旧房主体(1)内每一层原入户平台相平齐;所述电梯厅(4)一侧与旧房主体(1)连通,另一侧与电梯井道(5)连通;所述电梯井道(5)侧壁上设有与每一层电梯厅(4)连通的电梯出入口(5.1);原楼梯的半层榭台(6)处的外墙体开设有门洞,位于所述半层榭台(6)下方台阶的上端朝着门洞方向延伸形成延伸台阶(9),所述延伸台阶(9)的上端斜向上延伸设置直至穿出门洞与电梯厅(4)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旧楼加装电梯楼梯改造平层入户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前厅主体(3)和电梯井道(5),所述前厅主体(3)用于衔接旧楼主体(1)与电梯井道(5),所述前厅主体(3)内设有多层电梯厅(4),所述的电梯厅(4)分别与旧房主体(1)内每一层原入户平台相平齐;所述电梯厅(4)一侧与旧房主体(1)连通,另一侧与电梯井道(5)连通;所述电梯井道(5)侧壁上设有与每一层电梯厅(4)连通的电梯出入口(5.1);原楼梯的半层榭台(6)处的外墙体开设有门洞,位于所述半层榭台(6)下方台阶的上端朝着门洞方向延伸形成延伸台阶(9),所述延伸台阶(9)的上端斜向上延伸设置直至穿出门洞与电梯厅(4)的平台相衔接;且在所述半层榭台(6)的位置沿竖向设有加固柱(8),所述延伸台阶(9)的外侧边与加固柱(8)连接;所述电梯厅(4)与住户榭台(10)之间建造有平台通道(11),所述平台通道(11)的外侧与加固柱(8)连接;所述前厅主体(4)的外侧搭建有逃生通道(7),所述逃生通道(7)的侧壁上设有与各层电梯厅(4)连通的逃生入口(7.1),所述逃生通道(7)的下端设有逃生出口。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旧楼加装电梯楼梯改造平层入户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延伸台阶(9)的上端与旧楼墙体交接处距住户榭台(10)的垂直距离不大于50cm;且所述平台通道(11)与住户榭台(10)之间的坡度不大于1:10。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旧楼加装电梯楼梯改造平层入户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梯井道(5)位置与旧房主体(1)的外墙体之间的距离为1.2m-2m。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旧楼加装电梯楼梯改造平层入户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延伸台阶(9)的下端设有第一加固件(12),所述第一加固件(12)的一端连接在墙体上,另一端连接在加固柱(8)上。
5.根据权利要求1或4所述的旧楼加装电梯楼梯改造平层入户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平台通道(11)的下端设有第二加固件(13),所述第二加固件(13)的一端与墙体连接,另一端与加固柱(8)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旧楼加装电梯楼梯改造平层入户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逃生通道(7)内设有逃生装置,所述的逃生装置包括逃生篮(14)以及驱动逃生篮(14)升降的驱动机构;所述逃生通道(7)的内侧壁上与逃生入口(7.1)对应的位置设有逃生平台(22)。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旧楼加装电梯楼梯改造平层入户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驱动机构包括减速电机(15)、卷线轮(16)、拉绳(17)以及导向滑轮(18),所述导向滑轮(18)设在逃生通道(7)的顶部,所述拉绳(17)配合在导向滑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海鹏,彭新亮,彭禺龙,
申请(专利权)人:江西优加电梯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西;36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