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智能附着式升降施工平台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工程施工设备
,具体涉及一种智能附着式升降施工平台。
技术介绍
建筑高空施工领域,现有技术手段还仅限于脚手架、吊篮和爬架等传统设施,存在安全风险高、施工效率低下、费时、费工、费材,以及环境破坏影响大等问题。随着楼层越来越高,国家政府部门更关注人身施工安全和节能环保要求;建设单位因不断提高的人工成本、材料成本的压力,迫切亟需一款安全高效、省工节材、操作便捷、自动化程度高的产品。(近年市场也偶尔出现个别电动升降平台,但仅是机械操作设施,结构上也存在诸多安全弊端,更没有智能自动控制。-只提供检索参考,申报资料建议删除)根据行业进步发展的客观需要,智能附着式升降操作平台将是行业领域一次革命替代,市场空间巨大。传统技术设施存在以下缺陷:现有技术1——吊篮:安全系数低,易发生坠落安全事故。工作效率低,施工没有着力点,悬空作业,工效低。浪费人工,物料装卸需配合人工,人力浪费多。工期难保证,施工受风力等天气因素影响大,工期不可控。吊篮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智能附着式升降施工平台,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1)、立柱(2)、升降机(3)、横梁(4)、智能电气控制单元(5),自动调平衡器(6)和操作平台(7),其特征在于:所述立柱(2)使用螺栓连接在底座(1)上,所述立柱(2)上的齿条与升降机(3)通过齿轮啮合,所述升降机(3)通过锁销与横梁(4)连接,所述升降机(3)的外侧连接有自动调平衡器(6),所述横梁(4)外侧安装有智能电气控制单元(5)。/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智能附着式升降施工平台,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1)、立柱(2)、升降机(3)、横梁(4)、智能电气控制单元(5),自动调平衡器(6)和操作平台(7),其特征在于:所述立柱(2)使用螺栓连接在底座(1)上,所述立柱(2)上的齿条与升降机(3)通过齿轮啮合,所述升降机(3)通过锁销与横梁(4)连接,所述升降机(3)的外侧连接有自动调平衡器(6),所述横梁(4)外侧安装有智能电气控制单元(5)。
2.根据权利1要求所述的一种智能附着式升降施工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包括底盘(101),可调节高度的支撑柱(102),平台(103),万向轮(104),和减震器(105),所述底盘(101)上侧连接有可调节高度的支撑柱(102),所述四个可调节高度的支撑柱(102)内部连接有平台(103),所述平台(103)下侧安装有万向轮(104),所述平台(103)中间设置有减震器(105)。
3.根据权利1要求所述的一种智能附着式升降施工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立柱(2)包括1个底部立柱(201),一个顶部立柱(202)和若干个标准立柱(203),其中底部立柱(201),顶部立柱(202)和标准立柱(203)均包括竖梁(204),侧支撑筋(205),端部三角板组件(206),定位销(207),螺栓孔(208),加强筋(209),齿轮条(210)和限位挡板(211),所述竖梁(204)两两之间连接有侧支撑筋(205),所述顶部两个竖梁(204)之间安装有加强筋(209),所述顶部右侧的竖梁(204)右侧设置有齿轮条(210),所述顶部左侧的竖梁(204)左侧安装有限位挡板(212),所述竖梁(204)两头连接有端部三角板组件(206),所述端部三角板组件(206)内部设置有螺栓孔(208),所述竖梁(204)连接有定位销(207)。
4.根据权利1要求所述的一种智能附着式升降施工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在升降机(3)包括第一电机(301)、第二电机(302)、防坠器(303)、升降机主体(304)、滑轮(305)、从动齿轮(306)、主动齿轮(307)、安装侧板(308)、安装外框架(309)、第一电机轴(310)和第二电机轴(311),所述升降机主体(304)包括安装侧板(308)和安装外框架(309),所述安装侧板(308)上设置有若干安装孔,且安装孔内分别嵌入安装第一电机(301)、第二电机(302)和防坠器(303),所述第一电机(301)与第二电机(302)左侧均设置有第一电机轴(310)与第二电机轴(311),所述防坠器(30...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任海,吴胜标,冯雪平,
申请(专利权)人:青岛塔沃工程机械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山东;37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