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钢骨架植生混凝土复合屋顶铺装工艺
本专利技术属于建筑工程
,尤其涉及一种钢骨架植生混凝土复合屋顶铺装工艺。
技术介绍
近年来,随着建筑施工技术的发展,在国家政策的大力支持下,装配式建筑物获得了广泛应用,并在近几年处于持续快速发展的阶段,众多应用于装配式建筑物的建筑材料、结构构件投入批量生产和使用,赢得了社会好评。在装配式建筑物的施工作业中,广泛采用由各种新型建筑材料制成的多块面板依次铺设在建筑物顶部作为屋面,这种屋面具有结构强度好、重量轻、节能、环保及耐久性好等优点,但是,现有的建筑物屋面外观大多一样,随着城市化进程的日益加快,植生混凝土应用日益广泛,与传统混凝土相比,植生混凝土在满足边坡防护功能要求的同时,其表面能种植植物,增加建筑物屋面的绿化,美化环境,在城市中形成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技术实现思路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钢骨架植生混凝土复合屋顶铺装工艺。本专利技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钢骨架植生混凝土复合屋顶铺装工艺,所述钢骨架植生混凝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钢骨架植生混凝土复合屋顶铺装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n步骤一:取4条C型钢(1),使4条C型钢(1)依次首尾相连地焊接在一起构成外边缘边长为A的正方形屋板框(4),所述C型钢(1)上设有中通槽,4条C型钢(1)上相应中通槽依次首尾相连接形成环形集雨槽(11),使用切割机切割出多块底板(2)和面板(3),所述屋板框(4)外边缘轮廓与所述底板(2)外形轮廓形状、大小均一致,所述屋板框(4)内边缘轮廓与所述面板(3)外形轮廓形状、大小均一致,所述面板(3)是中心高四周低的四面体形状,所述面板(3)上还设置有多个透水孔(31);/n步骤二:先将步骤一中所述底板(2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钢骨架植生混凝土复合屋顶铺装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取4条C型钢(1),使4条C型钢(1)依次首尾相连地焊接在一起构成外边缘边长为A的正方形屋板框(4),所述C型钢(1)上设有中通槽,4条C型钢(1)上相应中通槽依次首尾相连接形成环形集雨槽(11),使用切割机切割出多块底板(2)和面板(3),所述屋板框(4)外边缘轮廓与所述底板(2)外形轮廓形状、大小均一致,所述屋板框(4)内边缘轮廓与所述面板(3)外形轮廓形状、大小均一致,所述面板(3)是中心高四周低的四面体形状,所述面板(3)上还设置有多个透水孔(31);
步骤二:先将步骤一中所述底板(2)与所述屋板框(4)焊接在一起,然后向所述屋板框(4)内浇注植生混凝土(5),再将步骤一中所述面板(3)盖合于植生混凝土(5)上,再将所述面板(3)与所述屋板框(4)焊接在一起,待植生混凝土(5)凝固后,制得复合屋顶板(6);
步骤三:重复步骤一至步骤二,制得多块复合屋顶板(6);
步骤四:在地面上修筑建筑物墙体(9),沿着建筑物轮廓宽度方向按照一定间距并列布置宽度为B的多条纵向梁(7),每条纵向梁(7)的两端均埋入墙体(9)内,再沿着建筑物轮廓长度方向按照一定的间距并列布置宽度为B的多条横向梁(8),每条横向梁(8)的两端均埋入墙体(9)内,将所有纵向梁(7)与横向梁(8)交叉结合处焊接在一起,使纵向梁(7)与横向梁(8)组成支撑网框,相邻两条纵向梁(7)与相邻两条横向梁(8)交叉结合处围绕形成框架网孔,所述框架网孔是边长为L的正方形,A、B、L之间满足以下关系式:
A=L+B;
步骤五:通过塔吊将步骤三...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聂晓鹏,朱国良,潘佩瑶,陈亦苏,杨兴,廖昶,罗通,周灵,何信周,徐立斌,李泽钢,熊卉芹,李洪青,
申请(专利权)人:贵州中建建筑科研设计院有限公司,贵州林都园林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贵州;52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