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混凝土砌块的内部编织物结构及其加工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6164096 阅读:37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0-31 13:02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的属于混凝土砌块内部编织物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混凝土砌块的内部编织物结构及其加工方法,包括:外框架,所述外框架呈矩形框状,且外框架的长度、宽度与混凝土砌块的长度、宽度相适配;横向隔条、纵向隔条,所述横向隔条、纵向隔条置于外框架的内部;嵌入凸块,所述嵌入凸块连接在横向隔条、纵向隔条的交叉点处;填充网,所述填充网填充在存放格内,该混凝土砌块的内部编织物结构的加工方法的具体加工步骤如下:S1:框架成型,S2:将填充网热粘接在框架结构的存放格内即可,通过外框架、横向隔条、纵向隔条和嵌入凸块的组合,使得框架结构整体性较好,能够嵌入到混凝土内部,增加与混凝土连接的紧固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混凝土砌块的内部编织物结构及其加工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混凝土砌块内部编织物
,具体为一种混凝土砌块的内部编织物结构及其加工方法。
技术介绍
砌块是一种比粘土砖体型大的块状建筑制品。其原材料来源广、品种多,可就地取材,价格便宜。按尺寸大小分为大型、中型、小型三类。目前中国以生产中小型砌块为主。块高在380~940mm者为中型;块高小于380mm者为小型。按材料分为混凝土、水泥砂浆、加气混凝土、粉煤灰硅酸盐、煤矸石、人工陶粒、矿渣废料等砌块。通过在混凝土砌块内部放置编织物,使得混凝土砌块的结构强度增加,混凝土的凝结效果提高。现有的内部编织物自身结构强度不够,长时间使用后容易出现脆化、破裂的情况,且与混凝土之间的紧固性不佳。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混凝土砌块的内部编织物结构及其加工方法,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现有的内部编织物自身结构强度不够,长时间使用后容易出现脆化、破裂的情况,且与混凝土之间的紧固性不佳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混凝土砌块的内部编织物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混凝土砌块的内部编织物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n外框架(1),所述外框架(1)呈矩形框状,且外框架(1)的长度、宽度与混凝土砌块的长度、宽度相适配;/n横向隔条(2)、纵向隔条(3),所述横向隔条(2)、纵向隔条(3)置于外框架(1)的内部,所述横向隔条(2)横向等距离设置在外框架(1)的内部,所述纵向隔条(3)纵向等距离设置在外框架(1)的内部,且横向隔条(2)、纵向隔条(3)之间相互编织设置,所述横向隔条(2)、纵向隔条(3)将外框架(1)内部均匀分隔为存放格;/n嵌入凸块(4),所述嵌入凸块(4)连接在横向隔条(2)、纵向隔条(3)的交叉点处;/n填充网(5),所述填充网(5)...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混凝土砌块的内部编织物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
外框架(1),所述外框架(1)呈矩形框状,且外框架(1)的长度、宽度与混凝土砌块的长度、宽度相适配;
横向隔条(2)、纵向隔条(3),所述横向隔条(2)、纵向隔条(3)置于外框架(1)的内部,所述横向隔条(2)横向等距离设置在外框架(1)的内部,所述纵向隔条(3)纵向等距离设置在外框架(1)的内部,且横向隔条(2)、纵向隔条(3)之间相互编织设置,所述横向隔条(2)、纵向隔条(3)将外框架(1)内部均匀分隔为存放格;
嵌入凸块(4),所述嵌入凸块(4)连接在横向隔条(2)、纵向隔条(3)的交叉点处;
填充网(5),所述填充网(5)填充在存放格内。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混凝土砌块的内部编织物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嵌入凸块(4)的外端呈求形状。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混凝土砌块的内部编织物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外框架(1)、横向隔条(2)、纵向隔条(3)和嵌入凸块(4)之间一体成型。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混凝土砌块的内部编织物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外框架(1)、横向隔条(2)、纵向隔条(...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梁冠军尤超张勇黄展华张涛李西张瑞林祖宏
申请(专利权)人:滁州职业技术学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