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火灾环境下低损伤轻钢结构耐火组合楼盖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164075 阅读:60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0-31 13:02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火灾环境下低损伤轻钢结构耐火组合楼盖,从上到下依次包括楼板层、轻钢龙骨骨架层、覆面龙骨层、吊顶板层,所述轻钢龙骨骨架层由若干平行等间距排列的轻钢承载龙骨和两条轻钢导轨组成,轻钢承载龙骨两端分别与两条轻钢导轨垂直固定连接,轻钢承载龙骨的截面为完全闭合或局部闭合,闭合部分的空腔内填充高吸水树脂保温层,相邻两个轻钢承载龙骨之间部分填充保温材料,所述轻钢龙骨骨架层分别与楼板层、覆面龙骨层固定连接,所述覆面龙骨层与所述吊顶板层固定连接。本发明专利技术设计高分子吸水树脂保温层,通过水分蒸发耗散附近结构的热量,降低火灾对钢结构的损伤,具有结构自重轻、用钢量省、耐火隔热等特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火灾环境下低损伤轻钢结构耐火组合楼盖
本专利技术属于土木工程
,具体涉及一种火灾环境下低损伤轻钢结构耐火组合楼盖。
技术介绍
钢结构具有良好的经济和技术的优越性,低碳、节能、绿色环保,可重复利用,能更好的适应并满足当前我国国民经济建设需要。其中轻钢结构多使用冷成型钢,与使用热轧型钢的传统钢结构相比,可以通过冷加工获得更加合理的截面形状,减轻结构自重。但是,轻钢结构抗火能力普遍较差。现有技术中的压型钢板组合楼盖结构的防火保护措施常为防火涂料,然而楼板面积通常较大,该方法工程量大、费用高,且防火涂料可能存在老化问题,难以满足我国多层建筑结构的防火要求。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火灾环境下低损伤轻钢结构耐火组合楼盖,耐火性能好,适用于多高层建筑结构。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火灾环境下低损伤轻钢结构耐火组合楼盖,从上到下依次包括楼板层、轻钢龙骨骨架层、覆面龙骨层、吊顶板层,所述轻钢龙骨骨架层由若干平行等间距排列的轻钢承载龙骨和两条轻钢导轨组成,轻钢承载龙骨两端分别与两条轻钢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火灾环境下低损伤轻钢结构耐火组合楼盖,其特征在于:从上到下依次包括楼板层(6)、轻钢龙骨骨架层、覆面龙骨层、吊顶板层,所述轻钢龙骨骨架层由若干平行等间距排列的轻钢承载龙骨(1)和两条轻钢导轨(11)组成,轻钢承载龙骨(1)两端分别与两条轻钢导轨(11)垂直固定连接,轻钢承载龙骨(1)的截面为完全闭合或局部闭合,闭合部分的空腔(10)内填充高吸水树脂保温层(2),相邻两个轻钢承载龙骨(1)之间部分填充保温材料(7),所述轻钢龙骨骨架层分别与楼板层(6)、覆面龙骨层固定连接,所述覆面龙骨层与所述吊顶板层固定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火灾环境下低损伤轻钢结构耐火组合楼盖,其特征在于:从上到下依次包括楼板层(6)、轻钢龙骨骨架层、覆面龙骨层、吊顶板层,所述轻钢龙骨骨架层由若干平行等间距排列的轻钢承载龙骨(1)和两条轻钢导轨(11)组成,轻钢承载龙骨(1)两端分别与两条轻钢导轨(11)垂直固定连接,轻钢承载龙骨(1)的截面为完全闭合或局部闭合,闭合部分的空腔(10)内填充高吸水树脂保温层(2),相邻两个轻钢承载龙骨(1)之间部分填充保温材料(7),所述轻钢龙骨骨架层分别与楼板层(6)、覆面龙骨层固定连接,所述覆面龙骨层与所述吊顶板层固定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火灾环境下低损伤轻钢结构耐火组合楼盖,其特征在于:所述高吸水树脂保温层(2)填充无水干燥的高吸水树脂,所述轻钢承载龙骨(1)上开设有注水孔。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火灾环境下低损伤轻钢结构耐火组合楼盖,其特征在于:所述高吸水树脂保温层(2)填充吸水饱和的高吸水树脂,其中水与高吸水树脂的质量比不低于20:1。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火灾环境下低损伤轻钢结构耐火组合楼盖,其特征在于:填充高吸水树脂保温层(2)的空腔(10)内壁涂覆有防透水保护层(3)。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火灾环境下低损伤轻钢结构耐火组合楼盖,其特征在于:截面完全闭合的轻钢承载龙骨(1)为方钢管,管壁厚度为0.4mm~6mm。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伟刘琨叶继红姜健仝玉奎刘康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矿业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