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竖向预制结构件、其预制成型方法及现场装配施工方法,该竖向预制结构件包括结构件主体,其由混凝土浇筑而成;钢骨架,其埋设于所述结构件主体内,且长度等于结构件主体长度;第一连接组件,其设于所述结构件主体的一端;第二连接组件,其设于所述结构件主体的另一端;其中,所述结构件主体上预设有用于与结构梁连接的连接洞口。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的竖向预制结构件采用混凝土浇筑式的结构件主体,降低了用钢量和预制成本,同时,现场装配时两相邻结构件之间通过第一连接组件与第二连接组件实现快速定位装配,降低了竖向预制结构件连接难度,装配快且效率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竖向预制结构件、其预制成型方法及现场装配施工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装配式建筑施工,具体涉及竖向预制结构件、其预制成型方法及现场装配施工方法。
技术介绍
目前,我国装配式建筑正在逐渐兴起,各种装配式结构体系不断涌现。广东石油化工学院专利技术的“预制件、结构柱、剪力墙、半装配式建筑结构及其施工方法”(申请号:CN201911090360.4)及“一种柱预制件及其制造方法、安装施工方法”(申请号:202010389766.9),预制件采用预制钢管空腔柱、凹槽梁、装配式楼板,预制构件装配后再现场浇筑梁板叠合层及柱内空腔混凝土,从而形成装配式结构体系。这种结构体系同时具有装配式结构及现浇式结构的优点,预制构件轻、竖向构件连接可靠、整体性好、与现浇结构受力体系相近、容易推广。但是该专利技术也存在以下缺点:1、预制空腔柱预制及安装施工工艺复杂。预制时柱模套和钢骨架制作及连接的工程量较大;安装时拼接也较为复杂。2、钢管混凝土构件与现浇混凝土构件相比,用钢量增加,造成成本增加。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专利技术提供竖向预制结构件、其预制成型方法及现场装配施工方法。该竖向预制结构件一方面可大幅减少结构件主体在现场安装施工的工作量,另一方面采用混凝土构件代替钢管混凝土构件,既提高了装配施工效率,又显著降低了建筑施工成本,有利于大规模地推广应用。该竖向预制结构件可以根据设计要求预制为竖向柱式预制结构件,也可以预制为竖向墙式预制结构件在实际建筑施工过程中,柱与墙的界定由结构设计人员确定。作为本专利技术目的之一,本专利技术提供第一种竖向预制结构件,其包括:结构件主体,其由混凝土浇筑而成;钢骨架,其埋设于所述结构件主体内,且长度等于所述结构件主体长度;第一连接组件,其设于所述结构件主体的一端;第二连接组件,其设于所述结构件主体的另一端;其中,所述结构件主体上预设有用于与结构梁连接的连接洞口;所述第一连接组件包括:第一连接环肋,其与所述钢骨架和所述结构件主体的一端连接;外凸连接件,其设于所述结构件主体的一端,且朝向远离所述结构件主体端部方向设置;所述第二连接组件包括:第二连接环肋,其与所述钢骨架和所述结构件主体的另一端连接;内凹插槽,其设于所述结构件主体的另一端,且由该端的端部表面朝内凹设。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上述第一种竖向预制结构件的预制成型方法,包括:在预设位置安装钢骨架;在所述钢骨架两端分别连接第一连接环肋和第二连接环肋;在所述结构件主体的一端端面的预设位置设置所述外凸连接件,在所述结构件主体的另一端端面的预设位置凹设所述内凹插槽;所述结构件主体的混凝土浇筑成型,并根据预设的用于连接结构梁的连接位置,在所述结构件主体上预留所述连接洞口。本专利技术不限定内凹插槽的做法,可以预制时先预设内凹模具后进行浇筑混凝土,待混凝土结硬后,拆除内凹模具后形成;也可以预制时直接埋设内凹插槽的预制件形成。同样,本专利技术也不限定外凸连接件的做法,可以预制时先预设外凸模具后浇筑混凝土以成型,待混凝土结硬后,拆除外凸模具形成;也可以预制时直接埋设外凸连接件的预制件形成。材料选用方面,外凸连接件可以是钢筋混凝土,也可以是短钢管或钢筋。在具体建筑施工中,内凹插槽的位置和形状与所述外凸连接件的位置形状相适应,外凸连接件的尺寸比内凹插槽的尺寸略小。作为优选的,相邻两竖向预制结构件在装配时,外凸连接件与内凹插槽之间紧密贴合。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上述第一种竖向预制结构件的现场装配施工方法,两相邻竖向预制结构件之间通过所述外凸连接件与内凹插槽之间的插接以及相邻的第一连接环肋和第二连接环肋之间的连接实现拼装固定。所述现场装配施工步骤如下:S1:在下节竖向预制结构件的顶面及内凹插槽内铺放粘结剂;将本节竖向预制结构件的外凸连接件插入所述下节竖向预制结构件的内凹插槽内;其中,所述下节竖向预制结构件为已安装完成的竖向预制结构件;所述本节竖向预制结构件为即将在下节竖向预制结构件上拼接安装的竖向预制结构件;S2:校正所述本节竖向预制结构件的水平位置及垂直度;S3:连接本节竖向预制结构件与下节竖向预制结构件两相邻端部对应设置的连接环肋;S4:在两相邻竖向预制结构件的连接位置做保护层;重复步骤S1~S4,继续向上装配竖向预制结构件。本专利技术不限定竖向预制结构件装配时外凸连接件与内凹插槽的上下关系,可以是本节竖向预制结构件的外凸连接件朝下插入下节竖向预制结构件的内凹插槽,也可以是下节竖向预制结构件的外凸连接件朝上插入本节竖向预制结构件的内凹插槽。本专利技术还提供另一种竖向预制结构件,其包括:结构件主体,其由混凝土浇筑而成;钢骨架,其埋设于所述结构件主体内,且其长度等于所述结构件主体长度;第一连接组件,其设于所述结构件主体的一端;第二连接组件,其设于所述结构件主体的另一端;其中,所述结构件主体预制时留设竖向贯通的内空腔及用于与结构梁连接的连接洞口;所述第一连接组件包括:第一连接环肋,其与所述钢骨架和所述结构件主体的一端连接,且该第一连接环肋上设有用于穿插抗剪连接件的孔洞;第二连接组件包括:第二连接环肋,其与所述钢骨架和所述结构件主体的另一端连接,且该第二连接环肋上设有用于穿插抗剪连接件的孔洞。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上述另一种竖向预制结构件的预制成型方法,其包括:在预设位置安装钢骨架;在所述钢骨架两端分别连接所述第一连接环肋和第二连接环肋;所述结构件主体的混凝土浇筑成型,并预留所述内空腔及用于与结构梁连接的所述连接洞口。进一步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上述另一种竖向预制结构件的现场装配施工方法,其包括如下步骤:S1:在下节竖向预制结构件的顶面铺放粘结剂;所述下节竖向预制结构件为已安装完成的所述竖向预制结构件;S2:将抗剪连接件通过下节竖向预制结构件顶端的连接环肋上的孔洞插入该下节竖向预制结构件的内空腔;S3:安装本节竖向预制结构件,安装时将本节竖向预制结构件底端的连接环肋上的孔洞对准所述抗剪连接件,使所述抗剪连接件插入本节竖向预制结构件的内空腔;所述本节竖向预制结构件为即将在下节竖向预制结构件上拼接安装的竖向预制结构件;S4:校正本节竖向预制结构件的水平位置及垂直度;S5:连接本节竖向预制结构件与下节竖向结构预制件两相邻端部的连接环肋;S6:在两相邻竖向预制结构件的连接位置做保护层;S7:向所述竖向预制结构件的内空腔浇筑混凝土,并控制该内空腔内混凝土浇筑成型后的端面高度距离该内空腔顶部的距离为Y,Y为0.45~0.55倍抗剪连接件长度;重复实施步骤S1~S7,继续向上装配竖向预制结构件。在步骤S3中,将抗剪连接件插入本节竖向预制结构件的内空腔直至本节竖向预制结构件与下节竖向预制结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竖向预制结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n结构件主体,其由混凝土浇筑而成;/n钢骨架,其埋设于所述结构件主体内,且其长度等于所述结构件主体长度;/n第一连接组件,其设于所述结构件主体的一端;/n第二连接组件,其设于所述结构件主体的另一端;/n其中,所述结构件主体上预设有用于与结构梁连接的连接洞口;/n所述第一连接组件包括:/n第一连接环肋,其与所述钢骨架和所述结构件主体的一端连接;/n外凸连接件,其设于所述结构件主体的一端,且朝向远离所述结构件主体端部方向设置;/n所述第二连接组件包括:/n第二连接环肋,其与所述钢骨架和所述结构件主体的另一端连接;/n内凹插槽,其设于所述结构件主体的另一端,且由该端的端部表面朝内凹设。/n
【技术特征摘要】
20200713 CN 202010709345X1.一种竖向预制结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
结构件主体,其由混凝土浇筑而成;
钢骨架,其埋设于所述结构件主体内,且其长度等于所述结构件主体长度;
第一连接组件,其设于所述结构件主体的一端;
第二连接组件,其设于所述结构件主体的另一端;
其中,所述结构件主体上预设有用于与结构梁连接的连接洞口;
所述第一连接组件包括:
第一连接环肋,其与所述钢骨架和所述结构件主体的一端连接;
外凸连接件,其设于所述结构件主体的一端,且朝向远离所述结构件主体端部方向设置;
所述第二连接组件包括:
第二连接环肋,其与所述钢骨架和所述结构件主体的另一端连接;
内凹插槽,其设于所述结构件主体的另一端,且由该端的端部表面朝内凹设。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竖向预制结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环肋和第二连接环肋均与所述钢骨架的竖向钢条的端部焊接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竖向预制结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洞口距离所述结构件主体端部的距离不等于NH,其中,H为建筑层高,N为零或正整数。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竖向预制结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洞口距离所述结构件主体端部的距离为1/5H~4/5H,其中H为建筑层高。
5.一种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竖向预制结构件的预制成型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在预设位置安装所述钢骨架;
在所述钢骨架两端分别连接第一连接环肋和第二连接环肋;
在所述结构件主体的一端端面的预设位置设置所述外凸连接件,在所述结构件主体的另一端端面的预设位置凹设所述内凹插槽;
所述结构件主体的混凝土浇筑成型,并根据预设的用于连接结构梁的连接位置,在所述结构件主体上预留所述连接洞口。
6.一种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的竖向预制结构件的现场装配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两相邻竖向预制结构件之间通过所述外凸连接件与内凹插槽之间的插接以及相邻的第一连接环肋和第二连接环肋之间的连接实现拼装固定,步骤如下:
S1:在下节竖向预制结构件的顶面及所述内凹插槽内铺放粘结剂;
将本节竖向预制结构件的外凸连接件插入所述下节竖向预制结构件的内凹插槽内;
其中,所述下节竖向预制结构件为已安装完成的竖向预制结构件;
所述本节竖向预制结构件为即将在下节竖向预制结构件上拼接安装的竖向预制结构件;
S2:校正所述本节竖向预制结构件的水平位置及垂直度;
S3:连接本节竖向预制结构件与下节竖向预制结构件两相邻端部对应设置的连接环肋;
S4:在两相邻竖向预制结构件的连接位置做保护层;
重复步骤S1~S4,继...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胜强,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石油化工学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