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竖向预制结构件、其预制成型方法及现场装配施工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装配式建筑施工,具体涉及竖向预制结构件、其预制成型方法及现场装配施工方法。
技术介绍
目前,我国装配式建筑正在逐渐兴起,各种装配式结构体系不断涌现。广东石油化工学院专利技术的“预制件、结构柱、剪力墙、半装配式建筑结构及其施工方法”(申请号:CN201911090360.4)及“一种柱预制件及其制造方法、安装施工方法”(申请号:202010389766.9),预制件采用预制钢管空腔柱、凹槽梁、装配式楼板,预制构件装配后再现场浇筑梁板叠合层及柱内空腔混凝土,从而形成装配式结构体系。这种结构体系同时具有装配式结构及现浇式结构的优点,预制构件轻、竖向构件连接可靠、整体性好、与现浇结构受力体系相近、容易推广。但是该专利技术也存在以下缺点:1、预制空腔柱预制及安装施工工艺复杂。预制时柱模套和钢骨架制作及连接的工程量较大;安装时拼接也较为复杂。2、钢管混凝土构件与现浇混凝土构件相比,用钢量增加,造成成本增加。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克服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竖向预制结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n结构件主体,其由混凝土浇筑而成;/n钢骨架,其埋设于所述结构件主体内,且其长度等于所述结构件主体长度;/n第一连接组件,其设于所述结构件主体的一端;/n第二连接组件,其设于所述结构件主体的另一端;/n其中,所述结构件主体上预设有用于与结构梁连接的连接洞口;/n所述第一连接组件包括:/n第一连接环肋,其与所述钢骨架和所述结构件主体的一端连接;/n外凸连接件,其设于所述结构件主体的一端,且朝向远离所述结构件主体端部方向设置;/n所述第二连接组件包括:/n第二连接环肋,其与所述钢骨架和所述结构件主体的另一端连接;/n内凹插槽,其设于所 ...
【技术特征摘要】
20200713 CN 202010709345X1.一种竖向预制结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
结构件主体,其由混凝土浇筑而成;
钢骨架,其埋设于所述结构件主体内,且其长度等于所述结构件主体长度;
第一连接组件,其设于所述结构件主体的一端;
第二连接组件,其设于所述结构件主体的另一端;
其中,所述结构件主体上预设有用于与结构梁连接的连接洞口;
所述第一连接组件包括:
第一连接环肋,其与所述钢骨架和所述结构件主体的一端连接;
外凸连接件,其设于所述结构件主体的一端,且朝向远离所述结构件主体端部方向设置;
所述第二连接组件包括:
第二连接环肋,其与所述钢骨架和所述结构件主体的另一端连接;
内凹插槽,其设于所述结构件主体的另一端,且由该端的端部表面朝内凹设。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竖向预制结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环肋和第二连接环肋均与所述钢骨架的竖向钢条的端部焊接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竖向预制结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洞口距离所述结构件主体端部的距离不等于NH,其中,H为建筑层高,N为零或正整数。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竖向预制结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洞口距离所述结构件主体端部的距离为1/5H~4/5H,其中H为建筑层高。
5.一种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竖向预制结构件的预制成型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在预设位置安装所述钢骨架;
在所述钢骨架两端分别连接第一连接环肋和第二连接环肋;
在所述结构件主体的一端端面的预设位置设置所述外凸连接件,在所述结构件主体的另一端端面的预设位置凹设所述内凹插槽;
所述结构件主体的混凝土浇筑成型,并根据预设的用于连接结构梁的连接位置,在所述结构件主体上预留所述连接洞口。
6.一种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的竖向预制结构件的现场装配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两相邻竖向预制结构件之间通过所述外凸连接件与内凹插槽之间的插接以及相邻的第一连接环肋和第二连接环肋之间的连接实现拼装固定,步骤如下:
S1:在下节竖向预制结构件的顶面及所述内凹插槽内铺放粘结剂;
将本节竖向预制结构件的外凸连接件插入所述下节竖向预制结构件的内凹插槽内;
其中,所述下节竖向预制结构件为已安装完成的竖向预制结构件;
所述本节竖向预制结构件为即将在下节竖向预制结构件上拼接安装的竖向预制结构件;
S2:校正所述本节竖向预制结构件的水平位置及垂直度;
S3:连接本节竖向预制结构件与下节竖向预制结构件两相邻端部对应设置的连接环肋;
S4:在两相邻竖向预制结构件的连接位置做保护层;
重复步骤S1~S4,继...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