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抗压承载力桩基结构及使用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6163811 阅读:45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0-31 13:01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抗压承载力桩基结构,包括:固定部,所述固定部下部开有柱形腔体,固定部侧表面开有连通柱形腔体和运动部外表面的长孔;运动部,所述运动部为柱形,运动部通过柱形腔体竖直方向活动连接在固定部内;限角度销栓,限角度销栓设置在运动部侧表面,限角度销栓与长孔相匹配,栓钉通过长孔突出固定部外表面,限角度销栓包括转轴;栓钉,所述栓钉通过转轴转动连接在运动部侧表面,转轴上部为上栓钉,转轴下部为下栓钉,限角度销栓将下栓钉的活动角度θ限制在0°<θ≤90°。以解决现有技术增加桩基的抗压性能,通过增加桩长或桩径来使桩体体积和质量增大运输困难,同时耗材和制造难度增大使成本增加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抗压承载力桩基结构及使用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桩基
,尤其涉及一种抗压承载力桩基结构及使用方法。
技术介绍
工程实践中,经常遇到需要增加桩基的抗压性能,现有技术中通常采用增加桩长或增加桩径的方式来增加桩基的抗压效果,但这种方式存在的问题是,通过增加桩长或桩径会使得桩基耗材增加,使桩体体积重量增加运输困难,同时制造难度也增大和耗材增加使得制造成本增加。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以上现有技术的缺点和不足之处,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抗压承载力桩基结构,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了一种抗压承载力桩基结构的使用方法。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抗压承载力桩基结构,包括:固定部,所述固定部下部开有柱形腔体,固定部侧表面开有连通柱形腔体和运动部外表面的长孔,长孔长度与柱形腔体相同;运动部,所述运动部为柱形,运动部半径与柱形腔体半径相匹配,运动部长度小于柱形腔体长度,运动部通过柱形腔体竖直方向活动连接在固定部内;限角度销栓,限角度销栓设置在运动部侧表面,限角度销栓与长孔相匹配,栓钉通过长孔突出固定部外表面,限角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抗压承载力桩基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n固定部(101),所述固定部(101)下部开有柱形腔体(1011),固定部(101)侧表面开有连通柱形腔体(1011)和运动部(102)外表面的长孔(1012),长孔(1012)长度与柱形腔体(1011)相同;/n运动部(102),所述运动部(102)为柱形,运动部(102)半径与柱形腔体(1011)半径相匹配,运动部(102)长度小于柱形腔体(1011)长度,运动部(102)通过柱形腔体(1011)竖直方向活动连接在固定部(101)内;/n限角度销栓(3),限角度销栓(3)设置在运动部(102)侧表面,限角度销栓(3)与长孔(1012)相匹配...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抗压承载力桩基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
固定部(101),所述固定部(101)下部开有柱形腔体(1011),固定部(101)侧表面开有连通柱形腔体(1011)和运动部(102)外表面的长孔(1012),长孔(1012)长度与柱形腔体(1011)相同;
运动部(102),所述运动部(102)为柱形,运动部(102)半径与柱形腔体(1011)半径相匹配,运动部(102)长度小于柱形腔体(1011)长度,运动部(102)通过柱形腔体(1011)竖直方向活动连接在固定部(101)内;
限角度销栓(3),限角度销栓(3)设置在运动部(102)侧表面,限角度销栓(3)与长孔(1012)相匹配,栓钉(2)通过长孔(1012)突出固定部(101)外表面,限角度销栓(3)包括转轴(301),转轴(301)与运动部(102)中心轴线垂直;
栓钉(2),所述栓钉(2)通过转轴(301)转动连接在运动部(102)侧表面,转轴(301)上部为上栓钉(201),转轴(301)下部为下栓钉(202),限角度销栓(3)将下栓钉(202)的活动角度θ限制在0°<θ≤90°,下栓钉(202)的活动角度θ为下栓钉(202)与栓钉(2)转轴(301)下部的运动部(102)中心轴线的夹角,所述栓钉(2)上端点与通过转轴(301)中轴线的竖直平面的距离为d,通过转轴(301)中轴线的竖直平面到固定部(101)外表面的距离为L,d>L。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抗压承载力桩基结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螺孔(1021),所述螺孔(1021)开设在运动部(102)上,螺孔(1021)贯通运动部(102)上下表面并于竖直方向平行;
旋孔(1014),所述旋孔开设在固定部(101)上,旋孔(1014)与竖直方向平行,旋孔(1014)贯通固定部(101)上表面和柱形腔体(1011)内壁;
旋杆(4),所述旋杆(4)上部为柱形杆(402),旋杆(4)上部直径与旋孔(1014)直径相匹配,旋杆(4)下部为螺杆(403),旋杆(4)下部与螺孔(1021)相匹配,旋杆(4)下部直径大于旋杆(4)上部直径,旋杆(4)下部长度与柱形腔体(1011)高度相同。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抗压承载力桩基结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加固杆(1013),所述加固杆(1013)包括1根以上,加固杆(1013)与固定部(101)中心轴线平行,加固杆(1013)设置在柱形腔体(1011)内部,加固杆(1013)上端固定连接柱形腔体(...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汪俊虎李念斌陈默然易金刚龙欢李博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电建集团贵州电力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贵州;5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