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刚度防渗组合围堰及其施工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6163791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0-31 13:0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高刚度防渗组合围堰及其施工方法,制成后的围堰包括两道相对布置的钢板桩、将两道钢板桩对拉的钢拉杆、以及在基坑为钢板桩设置的子桩;两道钢板桩之间堆填有袋装杂填土,袋装杂填土堆填至钢板桩的桩顶;袋装杂填土上铺设有泥结石路面,沿泥结石路面靠近基坑外侧,设置一道相互咬合的水泥旋喷桩,水泥旋喷桩用于插入地基粉质粘土层;在水泥旋喷桩顶部靠近基坑外侧,堆填有袋装杂填土作为子堰,子堰的临水侧铺张有土工膜;即本发明专利技术具有适中的造价、较小的断面、较大的钢度、较好的防渗性能,适用于较大水深、较软地基及强透水地基。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高刚度防渗组合围堰及其施工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水利工程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高刚度防渗组合围堰及其施工方法。
技术介绍
涉水工程在施工前,一般需要先填筑围堰,常用的围堰有土石围堰、钢板桩围堰。土石围堰造价较低,但断面较大,施工期较长。钢板桩围堰施工快速,但对于水深较大、软土地基,变形量过大,存在失稳风险。目前的技术有:采用对拉钢板桩,桩内填粘性土或吹填砂,但当地基存在较深的淤泥及强透水砂层时,难以切断强透水层,造成基坑涌水过多,甚至影响主体工程施工安全。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高刚度防渗组合围堰及其施工方法,以解决现有围堰施工安全系数较低的问题。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高刚度防渗组合围堰的施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S1,在施工处设置两道相对布置的钢板桩,所述钢板桩的下部插入至滩地面以下,并利用钢拉杆对两道所述钢板桩对拉;步骤S2,在两道所述钢板桩之间,堆填袋装杂填土,直至所述袋装杂填土堆填至所述钢板桩的桩顶,以此将两道所述钢板桩之间的水体挤出;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高刚度防渗组合围堰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n步骤S1,在施工处设置两道相对布置的钢板桩,所述钢板桩的下部插入至滩地面以下,并利用钢拉杆对两道所述钢板桩对拉;/n步骤S2,在两道所述钢板桩之间,堆填袋装杂填土,直至所述袋装杂填土堆填至所述钢板桩的桩顶,以此将两道所述钢板桩之间的水体挤出;/n步骤S3,待沉降基本稳定后,在所述袋装杂填土上铺设一层泥结石路面;/n步骤S4,沿所述泥结石路面靠近基坑外侧,设置一道相互咬合的水泥旋喷桩,所述水泥旋喷桩插入地基粉质粘土层;/n步骤S5,在所述水泥旋喷桩顶部靠近所述基坑外侧,堆填所述袋装杂填土作为子堰;/n步骤S6,在所述子堰的临水侧...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高刚度防渗组合围堰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S1,在施工处设置两道相对布置的钢板桩,所述钢板桩的下部插入至滩地面以下,并利用钢拉杆对两道所述钢板桩对拉;
步骤S2,在两道所述钢板桩之间,堆填袋装杂填土,直至所述袋装杂填土堆填至所述钢板桩的桩顶,以此将两道所述钢板桩之间的水体挤出;
步骤S3,待沉降基本稳定后,在所述袋装杂填土上铺设一层泥结石路面;
步骤S4,沿所述泥结石路面靠近基坑外侧,设置一道相互咬合的水泥旋喷桩,所述水泥旋喷桩插入地基粉质粘土层;
步骤S5,在所述水泥旋喷桩顶部靠近所述基坑外侧,堆填所述袋装杂填土作为子堰;
步骤S6,在所述子堰的临水侧铺张土工膜,然后用所述袋装杂填土对所述土工膜压面;
步骤S7,抽干所述基坑存在的水体,开挖所述基坑至设定深度,并为所述钢板桩施工一道子桩。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S1中,所述钢板桩的外沿设置水平布置的钢腰梁,所述钢拉杆穿过所述钢腰梁对两道所述钢板桩对拉。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S5中,所述子堰呈梯形断面。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S7中,所述子桩为松木桩。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朱春生杜永江徐勇张颖贺建萍余定仙王斌窦维娥程怡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珠荣工程设计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