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岩溶土洞探寻定位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岩溶喀斯特地区土洞塌陷地质灾害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岩溶土洞探寻定位方法。
技术介绍
岩溶土洞塌陷是一类喀斯特地区常见地质灾害类型,具不完全统计全国每年平均产生约2000余次岩溶塌陷,造成直接经济损失约5000万元,时刻威胁着建(构)筑物、公(铁)路交通、耕地以及其它建造在岩溶覆盖层上的各类基础设施及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岩溶塌陷主要原因是地面以下一定深度(一般3~10m)范围内发育有土洞空腔,空腔内径一般3-20m不等,当腔顶土体无法承受相关荷载作用时,便会产生垮塌,垮塌的直接表现形式为地面上突然产生一个面积1平方到数百上千平方米的塌陷坑,坑的形态特征多为上大下小的漏斗状,由于塌陷产生多具突发性,塌陷发生前地表往往不会有明显变形破坏迹象,很难察觉,一旦发生之后方能知晓地面下曾经发育有个岩溶土洞存在。由于岩溶土洞具有发育位置不确定、地下隐蔽性极强、致灾过程具有突发性等典型特点,目前很难对其开展有效监测,只能通过一些常规的钻探和物探手段事先对其具体发育位置、大小、埋深等参数探明后再进行工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岩溶土洞探寻定位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有如下步骤:/n选定需要开展塌陷探寻的工作区;/n对选定区域划定喷洒路线并均匀喷洒起泡剂,直至地表覆盖层土体内起泡剂含量达到设计浓度;/n雨后观察地表是否有气泡持续产生,并标记气泡产生的点位;/n最后采用常规钻探或物探方法,对气泡产生点位及其临近5m半径范围内区域进行精细化探测,确定岩溶土洞详细特征。/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岩溶土洞探寻定位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有如下步骤:
选定需要开展塌陷探寻的工作区;
对选定区域划定喷洒路线并均匀喷洒起泡剂,直至地表覆盖层土体内起泡剂含量达到设计浓度;
雨后观察地表是否有气泡持续产生,并标记气泡产生的点位;
最后采用常规钻探或物探方法,对气泡产生点位及其临近5m半径范围内区域进行精细化探测,确定岩溶土洞详细特征。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岩溶土洞探寻定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起泡剂的方式采用地面喷洒或飞行器喷洒。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岩溶土洞探寻定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飞行器为低空飞机或者无人机。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岩溶土洞探寻定位方法,其特征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董平,廖云平,梁丹,彭海游,马磊,余詹,陶然,
申请(专利权)人:重庆地质矿产研究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重庆;50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