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崔潇哲专利>正文

水葫芦打捞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6163700 阅读:45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0-31 13:0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水葫芦打捞装置,针对现有对水葫芦的根系缺乏切断的装置,导致清理过程耗时费力、清理效率低的问题,现提出以下方案,包括船体、储料箱和电机,所述船体的两侧外壁通过螺栓固定有竖板,所述竖板的内壁开始有滑轨,滑轨的内壁通过滑动连接有滑块,所述滑块的一侧外壁与通过螺钉连接有基块,所述基块的一侧外壁与电机通过螺钉固定连接,所述电机的外壁通过螺钉固定有浮漂。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电机带动横轴转动最终使得变长绞刀、刀片同时产生转动,变长绞刀位于水面下方且设置为三只长度不等的直刀能够插入水葫芦的根系部分,实现对水葫芦密集根系的有效切断,提升水葫芦的清理效率,节省人力,提升工作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水葫芦打捞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水草清理
,尤其涉及水葫芦打捞装置。
技术介绍
水草,一般是指可以生长在水中的草本植物,水生植物指生理上依附于水环境、至少部分生殖周期发生在水中或水表面的植物类群,当河面上长出大量的水草,就会影响生态平衡,使水底的鱼类得不到足够的氧气,并且水草腐烂会发出难闻的气味,导致居民生活环境恶劣,因此,就需要用到河面水草清理装置来清理河面的水草。据统计全国水域中水葫芦的泛滥情况最为严重,已经到了不得不去解决的关键时刻,由于水葫芦的根系发达且错综复杂,现有的采用人工打捞水葫芦的方式中对水葫芦的根系缺乏切断的装置,导致清理过程耗时费力、清理效率低,而现有的打捞船相关专利也不能解决此类问题,因此,亟需水葫芦打捞装置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基于现有对水葫芦的根系缺乏切断的装置,导致清理过程耗时费力、清理效率低的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出了水葫芦打捞装置。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水葫芦打捞装置,包括船体、储料箱和电机,所述船体的两侧外壁通过螺栓固定有竖板,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水葫芦打捞装置,包括船体(13)、储料箱(20)和电机(26),所述船体(13)的两侧外壁通过螺栓固定有竖板(12),所述竖板(12)的内壁开始有滑轨,滑轨的内壁通过滑动连接有滑块(25),其特征在于,所述滑块(25)的一侧外壁与通过螺钉连接有基块(1),所述基块(1)的一侧外壁与电机(26)通过螺钉固定连接,所述电机(26)的外壁通过螺钉固定有浮漂(11),且电机(26)的输出轴顶端通过螺钉连接有转轴(5),所述转轴(5)的外壁通过螺钉连接有分布均匀的刀片(2),所述刀片(2)的外壁开设有贯穿槽(3),且转轴(5)的外壁一端通过螺钉固定有变长刀片(4),所述转轴(5)的外壁套接有皮带(9...

【技术特征摘要】
1.水葫芦打捞装置,包括船体(13)、储料箱(20)和电机(26),所述船体(13)的两侧外壁通过螺栓固定有竖板(12),所述竖板(12)的内壁开始有滑轨,滑轨的内壁通过滑动连接有滑块(25),其特征在于,所述滑块(25)的一侧外壁与通过螺钉连接有基块(1),所述基块(1)的一侧外壁与电机(26)通过螺钉固定连接,所述电机(26)的外壁通过螺钉固定有浮漂(11),且电机(26)的输出轴顶端通过螺钉连接有转轴(5),所述转轴(5)的外壁通过螺钉连接有分布均匀的刀片(2),所述刀片(2)的外壁开设有贯穿槽(3),且转轴(5)的外壁一端通过螺钉固定有变长刀片(4),所述转轴(5)的外壁套接有皮带(9),所述皮带(9)的一端套接有二次粉碎机构,所述船体(13)的底部内壁通过螺钉固定有蓄电池(27),所述蓄电池(27)的顶部外壁设置有吸草机构,所述船体(13)的两侧外壁通过螺栓固定有驱动轮机(18),且船体(13)的顶端两侧设置有辅助破碎机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葫芦打捞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二次粉碎机构包括横轴(7),所述横轴(7)的外壁与转轴(5)的外壁通过皮带(9)形成传动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水葫芦打捞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横轴(7)的外壁通过螺钉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崔潇哲
申请(专利权)人:崔潇哲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青海;6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