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车道变线器
本专利技术涉及交通工程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可实现车道分界线虚实线转化的变线器。
技术介绍
车道分界线是用来分隔同向行驶的交通流的交通标线,一般为的是白色虚、实线或黄色虚、实线。白色虚线是分隔同向车的,在安全的情况下可以变道、超车。白色实线也是分隔同向车的,不过不可变道。黄色实线是分隔不同向行驶的车的,有时是分隔同向车的,既可作分界线,也可做中心线,不可变道。黄色虚线既可作分界线,也可做中心线,做分界线时可变道。现有车道分界线是固定的虚线或者实线或者两者的组合。如果发生拥堵,当前调整车道的主要运用方式有以下几种:方法1:人为放置路障等障碍物,结合现场的指示标志改道;或交警等人员现场指挥。缺点是现场布置,费时费力,且时效性较差。方法2:设置”潮汐车道”,结合交通信号在特定时段实施车道变化。缺点是地点和时间段限制较大,用于特定地点的特定时间段。无法运用于突发事件造成的拥堵。方法3:通过在特定路段设置可推动起车道分界作用的障碍物位移的机械系统,结合交通信号实施车道变化。缺点是地点和时间段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车道变线器,其特征在于,包括:/n壳体,设置于路面上预设的分界线凹槽内;/n封盖面板,其固定于所述壳体顶部内部;所述封盖面板上依次穿插间隔设有若干个镂空色块和若干个第一填充色块;/n导轨滑台,其设置在所述封面盖板的下方,固定于所述壳体底部上;/n移动台面板,与所述导轨滑台活动连接,且位于所述封盖面板正下方;所述移动台面板上依次穿插间隔设有若干个路面色块和若干个第二填充色块;/n驱动装置,其设置在所述壳体内部,与所述移动台面板连接,用于驱动所述移动台面板沿所述导轨滑台往复移动,与所述封盖面板配合,以实现路面分界线的虚线和实线之间的转换。/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车道变线器,其特征在于,包括:
壳体,设置于路面上预设的分界线凹槽内;
封盖面板,其固定于所述壳体顶部内部;所述封盖面板上依次穿插间隔设有若干个镂空色块和若干个第一填充色块;
导轨滑台,其设置在所述封面盖板的下方,固定于所述壳体底部上;
移动台面板,与所述导轨滑台活动连接,且位于所述封盖面板正下方;所述移动台面板上依次穿插间隔设有若干个路面色块和若干个第二填充色块;
驱动装置,其设置在所述壳体内部,与所述移动台面板连接,用于驱动所述移动台面板沿所述导轨滑台往复移动,与所述封盖面板配合,以实现路面分界线的虚线和实线之间的转换。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道变线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的底部固定于分界线凹槽底部,所述壳体的顶部表面与所述路面齐平。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车道变线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的顶部表面采用透明材料制备,且其顶部表面进行细致磨砂处理。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道变线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若干个间隔设置在所述壳体内部的承重柱,每一所述承重柱的一端与所述壳体顶部连接,另一端与所述壳体底部连接。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车道变线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导轨滑台与所述承重柱固定连接。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车道变线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若干个连接柱和若干个滚轮,每一所述连接柱的一端与所述移动台面板连接,另一端对应与所述滚轮连接,
所述滚轮设置于所述导轨滑台设有的轨道槽内,且沿所述轨道槽往复移动。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车道变线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装置包括:支架、驱动电机、齿条、第一限位弹簧杆、第二限位...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徐勇,徐忞昕,
申请(专利权)人:徐忞昕,上海市青浦区华新中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上海;3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