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衣物处理装置包括:壳体,壳体的侧壁和/或顶壁上设置有开口;桶部装组件,设置在壳体内,桶部装组件设置有洗涤腔;驱动组件,设置在壳体内,用于驱动桶部装组件翻转,以使至少部分洗涤腔的投物口由开口伸出壳体之外。本发明专利技术的驱动组件驱动桶部装组件翻转,当桶部装组件翻转至预设角度时,至少部分洗涤腔的投物口由开口伸出壳体之外,用户可借由投物口将衣物投入洗涤腔内,该结构设置最大化地减小了衣物处理装置在高度方向上对投料空间的需求,进而最大程度节约了用户的操作使用空间,为用户提供了更为舒适且合理的取放衣物的高度和角度,便于了用户的操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衣物处理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衣物处理装置
,具体而言,涉及一种衣物处理装置。
技术介绍
诸如波轮、搅拌式顶部投放洗衣机,伴随容量及外形体积越做越大,用户取放衣物、开关门盖等操作体验越来越差。另外近些年装修流行整体设计、全屋家电定制及嵌入设计,顶部开门的洗衣机因其开门方式所限,需要空出洗衣机顶部的空间,很难融入嵌入式家装设计及整体式设计的风格,使得其市场接受度越来越低,与之相对的以滚筒洗衣机为代表的前开门式洗衣机近几年在市场的占比飞速提升,大有取而代之的趋势。但,滚筒式洗衣机亦具有门体的开口较低、洗涤耗时长等显而易见的缺点。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或相关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专利技术的一方面提出了一种衣物处理装置。有鉴于此,本专利技术的一方面提出了一种衣物处理装置包括:壳体,壳体的侧壁和/或顶壁上设置有开口;桶部装组件,设置在壳体内,桶部装组件设置有洗涤腔;驱动组件,设置在壳体内,用于驱动桶部装组件翻转,以使至少部分洗涤腔的投物口由开口伸出壳体之外。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衣物处理装置包括:壳体、桶部装组件和驱动组件。通过将设置有洗涤腔的桶部装组件设置在壳体内,这样,通过驱动组件驱动桶部装组件翻转,当桶部装组件翻转至预设角度时,至少部分投物口由开口伸出壳体之外,即,向用户呈现了一个前倾且打开的投物口,此时,用户可借由投物口将衣物投入洗涤腔内,当投物结束后,可通过驱动组件驱动桶部装组件复位,以使桶部装组件以竖直姿态立于壳体内,进而完成后续的洗涤工作。该结构设置借由设置在壳体侧壁和/或顶壁上的开口,通过朝向开口方向转动桶部装组件,使得至少部分投物口由开口伸出壳体之外,以完成投料的操作,最大化地减小了衣物处理装置在高度方向上对投料空间的需求,进而最大程度节约了用户的操作使用空间,解决了相关技术中的波轮洗衣机因顶部开门而导致无法融入嵌入家装设计及整体式设计的问题,同时,投物口至地面的距离较高,故,为用户提供了更为舒适且合理的取放衣物的高度和角度,便于了用户的操作,解决了相关技术中的滚筒洗衣机因衣物投放口过低而使得用户需要蹲下来投物、取物而导致用户体验差的问题。进一步地,该结构设置由于缩小了取放衣物所需的空间,故,降低了衣物处理装置对家装空间的占用率,有利于节省装修空间,便于嵌入式安装的操作,使得不同种类的衣物处理装置(如波轮式衣物处理装置和滚筒式衣物处理装置)均可满足该嵌入式安装的空间需求,提升了用户操控衣物处理装置的舒适度。同时,该衣物处理装置的装配结构简单,生产成本低。根据本专利技术上述的衣物处理装置,还可以具有以下附加技术特征:在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地,驱动组件包括:伸缩部,伸缩部与壳体和桶部装组件相铰接;其中,桶部装组件与壳体相铰接。在该技术方案中驱动组件包括伸缩部,伸缩部与壳体和桶部装组件相铰接,且使桶部装组件与壳体相铰接,这样,在需要投物衣物时,延长伸缩部的长度,桶部装组件在伸缩部的作用下绕其与壳体的铰接处旋转,进而调节桶部装组件的倾斜角度,使得部分桶部装组件借由开口探出壳体,将开口呈现在用户眼前,进而可借由开口实现衣物的投放与取出;当投物完成后,缩短伸缩部的长度,桶部装组件在伸缩部的作用下绕其与壳体的铰接处旋转回缩直至桶部装组件复位,当桶部装组件复位后开口被桶部装组件盖合,此时,衣物处理装置就可进行后续的洗涤操作。具体地,伸缩部的数量为至少一个,可根据具体实际情况来设置伸缩部的数量,以保证驱动组件驱动桶部装组件翻转的驱动力。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优选地,伸缩部包括:滚珠丝杠,滚珠丝杠的滚珠和丝杠中的一个与桶部装组件相铰接,另一个与壳体相铰接。在该技术方案中,滚珠可沿丝杆线性往复运动,故,使得滚珠丝杠的滚珠和丝杠中的一个与桶部装组件相铰接,另一个与壳体相铰接,这样可通过滚珠相对于丝杠的运动来实现调节伸缩部长度的目的,进而实现驱动组件驱动桶部装组件翻转及复位的目的。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优选地,伸缩部包括:齿条;齿轮,与齿条相啮合,齿条和齿轮中的一个与桶部装组件相铰接,另一个与壳体相铰接。在该技术方案中,伸缩部包括齿条和齿轮,其中,齿轮与齿条相啮合,故,齿轮可沿齿条线性往复运动,且由于齿条和齿轮中的一个与桶部装组件相铰接,另一个与壳体相铰接,这样可通过齿轮相对于齿条的运动来实现调节伸缩部长度的目的,进而实现驱动组件驱动桶部装组件翻转及复位的目的。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优选地,衣物处理装置还包括:控制面板,设置在壳体上;驱动组件还包括:动力部,动力部连接伸缩部和控制面板。在该技术方案中,通过设置使得驱动组件的动力部连接伸缩部和控制面板,这样,用户可通过控制面板输入控制指令,进而实现通过动力部自动调节伸缩部长度的目的,也就是说,用户只需操控控制面板上的按键即可实现驱动组件驱动桶部装组件翻转的目的,该结构设置提升了产品的自动化程度,便于用户操作,提升了用户的使用体验。具体地,用户通过操控控制面板上的按键,使得动力部动作,使得滚珠相对于丝杠运动或是齿轮相对于齿条运动,进而使得桶部装组件绕其与壳体的铰接处进行旋转。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优选地,衣物处理装置还包括:标识部,设置在桶部装组件背离开口的一侧;检测部,设置在壳体上,用于检测标识部的标识信号;其中,桶部装组件翻转至预设角度,控制面板根据检测部检测到的标识信号控制动力部停止工作。在该技术方案中,衣物处理装置还包括:标识部和检测部。当桶部装组件翻转至预设角度,检测部就会检测到标识部的标识信号,说明此时洗涤腔的投物口已由开口伸出壳体,故,控制面板根据检测部检测到的标识信号控制动力部停止工作,使得桶部装组件的翻转角度被锁定,故,用户可借由投物口进行衣物的投放,该结构设置实现了衣物处理装置的智能化控制,极大的方便了用户对衣物处理装置的使用,提升了产品的使用性能及用户体验。同时,该结构设置,通过检测标识信号实现了对桶部装组件的翻转角度的精准控制,避免投物口借由开口伸出的面积过小而导致投放衣物不便的情况发生及避免桶部装组件翻转角度过大而导致桶部装组件与壳体的装配不稳定甚至相分离的情况发生,保证了装配的可靠性及使用的可行性。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优选地,伸缩部为气弹簧。在该技术方案中,伸缩部为气弹簧,故,当用户抽拉桶部装组件时,作用在气弹簧上的预压力被撤去,故,气弹簧动作进而延长伸缩部的长度,以实现驱动桶部装组件翻转的目的,当用户回推桶部装组件,气弹簧受力而回缩直至桶部装组件复位。伸缩部为气弹簧具有速度相对缓慢,动态力变化不大,容易控制的优点。具体地,伸缩部的数量为多个,多个伸缩部中的一个或多个为气弹簧,其余伸缩部包括滚珠丝杠或其余伸缩部包括齿条和齿轮,这样使得可根据实际使用需求来设置伸缩部的数量及种类,进而实现通过电力驱动和/或手动驱动的方式来驱动桶部装组件翻转的目的。该结构设置使得即使在衣物处理装置不通电的情况下,亦可实现向桶部装组件的洗涤腔内投放衣物的目的,此时,洗涤腔就相当于收纳腔,当待洗涤衣物的数量足够时,用户就可以使衣物处理装置通电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衣物处理装置(1),其特征在于,包括:/n壳体(10),所述壳体(10)的侧壁和/或顶壁上设置有开口;/n桶部装组件(20),设置在所述壳体(10)内,所述桶部装组件(20)设置有洗涤腔;/n驱动组件,设置在所述壳体(10)内,用于驱动所述桶部装组件(20)翻转,以使至少部分所述洗涤腔的投物口由所述开口伸出所述壳体(10)之外。/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衣物处理装置(1),其特征在于,包括:
壳体(10),所述壳体(10)的侧壁和/或顶壁上设置有开口;
桶部装组件(20),设置在所述壳体(10)内,所述桶部装组件(20)设置有洗涤腔;
驱动组件,设置在所述壳体(10)内,用于驱动所述桶部装组件(20)翻转,以使至少部分所述洗涤腔的投物口由所述开口伸出所述壳体(10)之外。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衣物处理装置(1),其特征在于,
所述驱动组件包括:
伸缩部(30),所述伸缩部(30)与所述壳体(10)和所述桶部装组件(20)相铰接;
其中,所述桶部装组件(20)与所述壳体(10)相铰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衣物处理装置(1),其特征在于,
所述伸缩部(30)包括:滚珠丝杠,所述滚珠丝杠的滚珠和丝杠中的一个与所述桶部装组件(20)相铰接,另一个与所述壳体(10)相铰接。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衣物处理装置(1),其特征在于,
所述伸缩部(30)包括:
齿条;
齿轮,与所述齿条相啮合,所述齿条和所述齿轮中的一个与所述桶部装组件(20)相铰接,另一个与所述壳体(10)相铰接。
5.根据权利要求2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衣物处理装置(1),其特征在于,所述衣物处理装置(1)还包括:
控制面板,设置在所述壳...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付仕波,严书林,朱彪,余德涛,
申请(专利权)人:无锡小天鹅电器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