衣物处理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6163186 阅读:12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0-31 12:57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一种衣物处理装置,包括:外桶;内桶,所述内桶可转动地设在所述外桶内;气流驱动件,所述气流驱动件用于向所述内桶内通入气流;加热器,所述加热器与所述气流驱动件相连以用于对通入所述内桶内的气流进行加热。根据本发明专利技术的衣物处理装置,功能更多样,可以满足用户的使用需求。

Clothing handling devic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衣物处理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电器
,尤其是涉及一种衣物处理装置。
技术介绍
相关技术中,衣物处理装置无法满足用户的使用需求。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专利技术的一个目的在于提出一种衣物处理装置,功能多样,从而可以满足用户的使用需求。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衣物处理装置,包括:外桶;内桶,所述内桶可转动地设在所述外桶内;气流驱动件,所述气流驱动件用于向所述内桶内通入气流;加热器,所述加热器与所述气流驱动件相连以用于对通入所述内桶内的气流进行加热。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衣物处理装置,由于传统的衣物处理装置在洗衣过程中会出现衣物缠绕、磨损的问题,通过使得气流驱动件驱动气流进入到内桶内,可以至少在一定程度上解决衣物缠绕、磨损的问题。而且通过设置与气流驱动件相连的加热器,可以对流入内桶内的气流进行加热,从而实现烘干的目的。因此,衣物处理装置的功能更多样,可以满足用户的使用需求。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所述内桶的底壁形成有连通孔,所述气流驱动件驱动气流从所述连通孔进入所述内桶内。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所述衣物处理装置包括离合器,所述离合器包括第一驱动轴和导流通道,所述第一驱动轴与所述内桶的底壁相连以带动所述内桶转动,所述导流通道的一端与所述连通孔相连通,所述导流通道的另一端与所述气流驱动件相连。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所述气流驱动件与所述导流通道的所述另一端之间串联有单向阀,所述单向阀在从所述气流驱动件到所述导流通道的方向上单向导通。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所述加热器连接在所述单向阀和所述气流驱动件之间。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所述气流驱动件为风轮、气泵或空气压缩机。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衣物处理装置还包括盖板组件,所述盖板组件设在所述外桶上以用于封盖所述外桶的顶部,所述盖板组件用于打开或关闭所述内桶的投放口。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所述盖板组件包括:外桶盖,所述外桶盖设在所述外桶的顶部,所述外桶盖的与所述投放口正对的部分设有放置口;盖板,所述盖板可翻转地设在所述外桶盖上,在所述盖板组件关闭所述投放口的条件下,所述盖板封盖所述放置口。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所述外桶盖上设有止回块,所述止回块适于在所述盖板打开至预设角度的条件下与所述盖板止抵配合。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所述外桶盖和所述盖板的至少一个上设有排气孔。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所述外桶盖和所述盖板的至少一个上设有进水口。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衣物处理装置还包括洗涤剂投放盒,所述进水口与所述洗涤剂投放盒连通。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所述进水口处设有第二过滤网。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所述外桶的周壁上设有溢流孔。本专利技术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专利技术的实践了解到。附图说明本专利技术的上述和/或附加的方面和优点从结合下面附图对实施例的描述中将变得明显和容易理解,其中:图1是根据本专利技术一些实施例的衣物处理装置的示意图;图2是根据图1所示的A-A方向的剖视图;图3是根据图1所示的衣物处理装置的部分结构示意图;图4是根据图3所示的衣物处理装置的部分结构的另一方向的示意图图5是本专利技术一些实施例的盖板组件的示意图;图6是根据图5所示的B-B方向的剖视示意图;图7是根据图6所示的M处的放大图;图8是根据图6所示的N处的放大图;图9是根据本专利技术另一些实施例的衣物处理装置的示意图;图10是根据图9所示的C-C方向的剖视示意图;图11是根据图9所示的衣物处理装置的俯视图;图12是根据本专利技术一些实施例的衣物处理装置的部分结构示意图;图13是根据图12所示的D-D方向的剖视图;图14是根据图13所示的H处的放大图。附图标记:衣物处理装置100;外桶1;溢流孔d;内桶2;连通孔a;气流驱动件3;盖板组件4;外桶盖41;排气孔b;进水口c;放置口411;翻边4111;止回块412;第二卡扣413;扣手414;盖板42;第一卡扣421;凸出部422;离合器5;第一驱动轴51;导流通道52;第二驱动轴53;波轮6;加热器7;进气排水管8;单向阀9。具体实施方式下面详细描述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专利技术,而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制。下面参考图1-图14描述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衣物处理装置100。具体地,衣物处理装置100可以用于洗涤衣物、给衣物脱水或烘干衣物等。例如,衣物处理装置100可以为洗衣机等。如图2-图4、图10-图14所示,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衣物处理装置100,可以包括外桶1、内桶2、气流驱动件3和加热器7。具体地,外桶1的顶部敞开,内桶2可转动地设在外桶1内,内桶2的顶部敞开以限定出投放口。具体而言,外桶1内具有顶部敞开的容纳空间,内桶2可转动地设在外桶1的容纳空间内,内桶2内具有顶部敞开的洗涤空间,内桶2敞开的顶部可以限定出投放口,衣物等可以通过投放口放置在内桶2内且可通过投放口从内桶2内取出。气流驱动件3(例如风轮、气泵或空气压缩机)用于向内桶2内通入气流,当衣物处理装置100洗涤衣物时,气流驱动件3用于向内桶2内通入气流以与内桶2内的水混合形成水气流以冲洗衣物,也就是说,在衣物处理装置100处于洗涤模式的条件下,气流驱动件3用于向内桶2内通入气流以与内桶2内的水混合形成水气流以冲洗衣物。具体而言,在衣物处理装置100处于洗涤模式时,气流驱动件3工作以驱动气流进入到内桶2内,进入内桶2内的气流具有一定的冲击力,气流与内桶2内的水混合形成水气流(水中包含气泡)以对衣物进行冲击洗涤,同时水中的气泡破裂过程也对衣物上的污渍脱离起到重要作用。加热器7与气流驱动件3相连以用于对通入内桶2内的气流进行加热。具体而言,例如,在衣物处理装置100完成脱水后,即在烘干模式,气流驱动件3和加热器7同时工作,气流驱动件3驱动气流进入到内桶2内,加热器7用于对进入到内桶2的内的气流进行加热,从而可以实现烘干衣物的目的。当然可以理解的是,在衣物处理装置100的洗涤模式,假如在冬天寒冷的环境中,需要提高洗涤效果,也可以利用加热器7对流入内桶2内的气流进行加热以便于提高内桶2内的水温。从而使得衣物处理装置100的功能更加多样化,可以满足用户的使用需求。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衣物处理装置100,由于传统的衣物处理装置在洗衣过程中会出现衣物缠绕、磨损的问题,通过使得气流驱动件3驱动气流进入到内桶2内,可以至少在一定程度上解决衣物缠绕、磨损的问题。而且通过设置与气流驱动件3相连的加热器7,可以对流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衣物处理装置(100),其特征在于,包括:/n外桶(1);/n内桶(2),所述内桶(2)可转动地设在所述外桶(1)内;/n气流驱动件(3),所述气流驱动件(3)用于向所述内桶(2)内通入气流;/n加热器(7),所述加热器(7)与所述气流驱动件(3)相连以用于对通入所述内桶(2)内的气流进行加热。/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衣物处理装置(100),其特征在于,包括:
外桶(1);
内桶(2),所述内桶(2)可转动地设在所述外桶(1)内;
气流驱动件(3),所述气流驱动件(3)用于向所述内桶(2)内通入气流;
加热器(7),所述加热器(7)与所述气流驱动件(3)相连以用于对通入所述内桶(2)内的气流进行加热。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衣物处理装置(100),其特征在于,所述内桶(2)的底壁形成有连通孔(a),所述气流驱动件(3)驱动气流从所述连通孔(a)进入所述内桶(2)内。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衣物处理装置(100),其特征在于,所述衣物处理装置(100)包括离合器(5),所述离合器(5)包括第一驱动轴(51)和导流通道(52),所述第一驱动轴(51)与所述内桶(2)的底壁相连以带动所述内桶(2)转动,所述导流通道(52)的一端与所述连通孔(a)相连通,所述导流通道(52)的另一端与所述气流驱动件(3)相连。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衣物处理装置(100),其特征在于,所述气流驱动件(3)与所述导流通道(52)的所述另一端之间串联有单向阀(9),所述单向阀(9)在从所述气流驱动件(3)到所述导流通道(52)的方向上单向导通。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衣物处理装置(100),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器(7)连接在所述单向阀(9)和所述气流驱动件(3)之间。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衣物处理装置(100),其特征在于,所述气流驱动件(3)为风轮、气泵或空气压缩机。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衣物处理装置(100),其特征在于,所述衣物...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卫华邓德喜仇巍李磊朱晓伟
申请(专利权)人:无锡小天鹅电器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