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韩翠兰专利>正文

一种服装制造用纺织布的制备工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162992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0-31 12:55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服装制造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服装制造用纺织布的制备工艺,包括分型织布、裁剪回收、织布再生和印染缝制,其中采用的回收机包括水箱、热融锅、机架和控制器;由于裁剪的边角料为碎布片中编织的经纬纱线,增加了对纱线进行分解的回收难度,且将经纬纱线完全破碎开来进行再造,增加了边角料中纱线的回收周期;故此,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设置在回收机中的水箱,使边角料的布片漂浮在水箱中,将布片一侧表面上的经纬纱线分割开来,并利用布片漂浮在水面上的冷却效果,保持布片另一侧纱线的完整性,进而降低了后续纱线捻接所需的时间,将回收的破碎纱线捻接成完整的纱线进行再纺织,从而提升了服装制造用纺织布制备工艺中纺织布的利用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服装制造用纺织布的制备工艺
本专利技术涉及服装制造
,具体涉及一种服装制造用纺织布的制备工艺。
技术介绍
服装制造指以纺织面料为主要原料,经裁剪后缝制各种男、女服装,以及儿童成衣的过程,近年来,以3D打印为代表的快速成型制造技术得到了广泛应用,其增材制造的特点极大的提高了制造原材料的利用率,满足个性化制造的同时降低了制造成型过程中的加工步骤,受到各行业广泛的关注;关于服装制造用纺织布的制备工艺的介绍,可参见:马乾坤等,快速成型制造方法及其在纺织服装制造中的应用前景[J],现代纺织技术,2014(No.2).53-57。目前服装制造用的纺织布大多加工成整块的坯布原料,在成型至服装成品的过程中需要经裁剪缝制的操作,而裁剪下的纺织布角料仅能作废料进行处理,对服装制造中使用的纺织布料造成了浪费,而通过将纺织布直接制备成所需裁剪形状的坯布,可以有效降低纺织布角料的产生,却降低了纺织布的生产效率。现有技术中也出现了一些关于服装制造用纺织布制备工艺的技术方案,如申请号为2019102111923的一项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服装制造用纺织布的制备工艺,具体制备过程如下:将竹纤维、棉纤维、粘胶纤维和聚酯纤维按照一定的质量比纺织成经纱;将经纱在异佛尔酮二异氰酸酯中后捞出,并对经纱进行挤压;将阻燃保水剂加入超声容器中,同时向其中加入第二步中处理后的经纱,然后升温超声震荡后捞出经纱,挤出其中液体后将经纱烘干,得到阻燃吸汗经纱,接着将阻燃经纱进行纺织,得到阻燃吸汗纺织布;该技术方案通过使用竹纤维、棉纤维、粘胶纤维和聚酯纤维混合制备纱线,使得纱线具有较高的吸湿性,能够吸附大量的异佛尔酮二异氰酸酯,然后与阻燃保湿剂之间的交联反应,使得纱线的表面和内部均包覆一层阻燃网状结构,使得纺织布内部和外部均具有阻燃性能;但是该技术方案中未解决在服装制造过程中,裁剪下的纺织布片边角料的处理问题,对纺织布材料造成了浪费,且不利于提升服装制造中纺织布利用率的问题。鉴于此,为了克服上述技术问题,据此本专利技术提出了一种服装制造用纺织布的制备工艺,采用了特殊的服装制造用纺织布的制备工艺,解决了上述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弥补现有技术的不足,本专利技术提出了一种服装制造用纺织布的制备工艺,通过设置在回收机中的水箱,使边角料的布片漂浮在水箱中,在聚能器产生的高热光束作用下,将布片一侧表面上的经纬纱线分割开来,并利用布片漂浮在水面上的冷却效果,保持布片另一侧纱线的完整性,避免了对经纬纱线的过度分割,进而降低了后续纱线捻接过程所需的时间,确保将回收的破碎纱线捻接成完整的纱线进行再纺织,从而提升了服装制造用纺织布制备工艺中纺织布的利用效率。本专利技术所述的一种服装制造用纺织布的制备工艺,该工艺步骤如下:S1、分型织布:将用于纺织的纱线安装至织布机上,通过织布机运行中的控制,按所需服装的用料将纱线纺织成对应形状的单块预制布片;通过预制布片降低纺织布裁剪过程中产生的边角料,进而增加服装制造中纺织布的利用率;S2、裁剪回收:将S1中的预制布片裁剪出成衣所需布片的精确尺寸,同时将裁剪下的边角料收集起来,装入回收机的水箱中,通过高热光束将边角料布片的纱线分解开来,并将其放入至热融锅内进行翻炒,控制其中的温度处于130-170℃,持续12-15min;通过对裁剪的边角料进行回收处理,将其中的经纬纱线分离开来,对纱线进行再加工,进而维持对边角料的破碎布片的回收利用率;S3、织布再生:在S2中的热融锅翻炒完成后,向加热融锅下方的冷却皿中加入冰水混合物进行冷却,持续3min后,通过拨板将热融锅中分解开的纱线扫出,并转移至捻接器中捻接成整条的纱线重新制成纺织布;通过将热融状态的纺织布角料立即冷却下来,使其间熔融的纱线之间完全分离开来,并稳定了纱线的形态,将其捻接为纱线进行纺织,完成了对裁剪边角料的再利用;S4、印染缝制:对S2中裁剪完成的布片进行上色印染,在烘干条件下将布片中的含水率控制在8-14%的范围内,获得定型的预制布片,并将预制布片缝制为成衣的造型;控制印染后纺织布的含水率,有助于制备的纺织布在服装面料使用中耐久度,避免干燥或潮湿环境中的水汽对纺织布中纤维结构的侵蚀破坏;其中,S2-S3中所述的回收机包括水箱、热融锅、机架和控制器;所述水箱安装在机架的中部位置,水箱的上方设有聚能器,水箱的下方设有热融锅;所述水箱的底端侧壁上设有循环管,循环管的末端设置有连通的储水罐,循环管的管路上设置有水泵;所述水箱的底部设置有一对翻盖,翻盖在开启状态下朝向热融锅中;所述热融锅转动安装在机架上,热融锅的端口与机架之间设置有转动环,转动环的外侧设置有驱动的伺服电机;所述热融锅上设有拨板,拨板安装在机架上,拨板的下端面与热融锅的内壁相接触;所述热融锅的下方设有冷却皿,冷却皿固定在机架上,冷却皿将热融锅包裹起来,冷却皿与热融锅之间留有空隙;所述控制器用于控制回收机的运行;使用时,织物裁剪制衣的过程中会产生相应边角料,在服装制造中使用的纺织布具有较高的价值,直接废弃裁剪的边角料造成了纺织布原材的浪费,由于裁剪的边角料为碎布片的形态,难以进行实用的有效性回收,将其转化为原纱重新制成纺织布,解决了适用性的问题,而纺织布中编织的经纬纱线,增加了对纱线进行分解的回收难度,且将经纬纱线完全破碎开来进行再造,增加了边角料中纱线的回收周期;因此,本专利技术通过设置在回收机中的水箱,配合其上方聚能器产生的高热光束,照射在水箱中的边角料布片上,并通过循环管上的水泵将储水罐中的液体泵至水箱中,使边角料布片漂浮在水箱中,进而使边角料表面层的纱线热融断裂开来,使得其中纺织的经纬纱线被分割,且伺服电机通过转动环驱动热融锅的翻转,使得拨板对其中的经纬纱线进行翻炒,加速其经纬纱线间的分离过程,便于对回收的纱线进行再次纺织;本专利技术利用了设置在回收机中的水箱,使边角料的布片漂浮在水箱中,在聚能器产生的高热光束作用下,将布片一侧表面上的经纬纱线分割开来,并利用布片漂浮在水面上的冷却效果,保持布片另一侧纱线的完整性,避免了对经纬纱线的过度分割,进而降低了后续纱线捻接过程所需的时间,确保将回收的破碎纱线捻接成完整的纱线进行再纺织,从而提升了服装制造用纺织布制备工艺中纺织布的利用效率。优选的,所述循环管上设置有通孔,通孔位于水箱端部循环管的管壁上;所述循环管贴合在水箱底端内壁的边缘处,循环管两端的通孔位置相对应;所述翻盖上设置有导流片,导流片与循环管的通孔中泵出流体的运动方向相平行;漂浮在水箱中的边角料布片,其间的姿态混乱的分布着,而纺织布中的经纬纱线间呈固定的角度相互编织在一起,使得聚能器中高热光束对布片中经纬纱线的破碎作用处于随机过程,无法对边角料表面的经纬纱线进行规律的分割,而增加了边角料中纱线分割的混乱程度,延长了后续纱线捻接操作的周期;本专利技术通过设置在水箱端部循环管上的通孔,通孔之间的位置相互对应,使泵入至水箱中的流体处于定向的运动状态中,使得边角料布片的长边沿着流体运动的方向分布,并配合翻盖上的导流片,降低其中边角料布片间姿态变化造成的干涉影响,确保对边角料布片中经纬纱线进行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服装制造用纺织布的制备工艺,其特征在于,该工艺步骤如下:/nS1、分型织布:将用于纺织的纱线安装至织布机上,通过织布机运行中的控制,按所需服装的用料将纱线纺织成对应形状的单块预制布片;/nS2、裁剪回收:将S1中的预制布片裁剪出成衣所需布片的精确尺寸,同时将裁剪下的边角料收集起来,装入回收机的水箱(1)中,通过高热光束将边角料布片的纱线分解开来,并将其放入至热融锅(2)内进行翻炒,控制其中的温度处于130-170℃,持续12-15min;/nS3、织布再生:在S2中的热融锅(2)翻炒完成后,向加热融锅(2)下方的冷却皿(7)中加入冰水混合物进行冷却,持续3min后,通过拨板(6)将热融锅(2)中分解开的纱线扫出,并转移至捻接器中捻接成整条的纱线重新制成纺织布;/nS4、印染缝制:对S2中裁剪完成的布片进行上色印染,在烘干条件下将布片中的含水率控制在8-14%的范围内,获得定型的预制布片,并将预制布片缝制为成衣的造型;/n其中,S2-S3中所述的回收机包括水箱(1)、热融锅(2)、机架(3)和控制器;所述水箱(1)安装在机架(3)的中部位置,水箱(1)的上方设有聚能器(4),水箱(1)的下方设有热融锅(2);所述水箱(1)的底端侧壁上设有循环管(5),循环管(5)的末端设置有连通的储水罐(51),循环管(5)的管路上设置有水泵(52);所述水箱(1)的底部设置有一对翻盖(11),翻盖(11)在开启状态下朝向热融锅(2)中;所述热融锅(2)转动安装在机架(3)上,热融锅(2)的端口与机架(3)之间设置有转动环(21),转动环(21)的外侧设置有驱动的伺服电机(22);所述热融锅(2)上设有拨板(6),拨板(6)安装在机架(3)上,拨板(6)的下端面与热融锅(2)的内壁相接触;所述热融锅(2)的下方设有冷却皿(7),冷却皿(7)固定在机架(3)上,冷却皿(7)将热融锅(2)包裹起来,冷却皿(7)与热融锅(2)之间留有空隙;所述控制器用于控制回收机的运行。/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服装制造用纺织布的制备工艺,其特征在于,该工艺步骤如下:
S1、分型织布:将用于纺织的纱线安装至织布机上,通过织布机运行中的控制,按所需服装的用料将纱线纺织成对应形状的单块预制布片;
S2、裁剪回收:将S1中的预制布片裁剪出成衣所需布片的精确尺寸,同时将裁剪下的边角料收集起来,装入回收机的水箱(1)中,通过高热光束将边角料布片的纱线分解开来,并将其放入至热融锅(2)内进行翻炒,控制其中的温度处于130-170℃,持续12-15min;
S3、织布再生:在S2中的热融锅(2)翻炒完成后,向加热融锅(2)下方的冷却皿(7)中加入冰水混合物进行冷却,持续3min后,通过拨板(6)将热融锅(2)中分解开的纱线扫出,并转移至捻接器中捻接成整条的纱线重新制成纺织布;
S4、印染缝制:对S2中裁剪完成的布片进行上色印染,在烘干条件下将布片中的含水率控制在8-14%的范围内,获得定型的预制布片,并将预制布片缝制为成衣的造型;
其中,S2-S3中所述的回收机包括水箱(1)、热融锅(2)、机架(3)和控制器;所述水箱(1)安装在机架(3)的中部位置,水箱(1)的上方设有聚能器(4),水箱(1)的下方设有热融锅(2);所述水箱(1)的底端侧壁上设有循环管(5),循环管(5)的末端设置有连通的储水罐(51),循环管(5)的管路上设置有水泵(52);所述水箱(1)的底部设置有一对翻盖(11),翻盖(11)在开启状态下朝向热融锅(2)中;所述热融锅(2)转动安装在机架(3)上,热融锅(2)的端口与机架(3)之间设置有转动环(21),转动环(21)的外侧设置有驱动的伺服电机(22);所述热融锅(2)上设有拨板(6),拨板(6)安装在机架(3)上,拨板(6)的下端面与热融锅(2)的内壁相接触;所述热融锅(2)的下方设有冷却皿(7),冷却皿(7)固定在机架(3)上,冷却皿(...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韩翠兰胡德鸿
申请(专利权)人:韩翠兰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