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夹持滚
本专利技术涉及电解铜板的剥离转送设备,具体讲就是将阴极板上剥离下来的阴极铜板向下游输送的转接设备。
技术介绍
从电解槽中吊离的附集有铜板的阴极板,经由拨片机亦称拨板机将阴极铜板从阴极板上剥离取下,阴极板基本保持原有高度位置,阴极铜板向下转运,然后再实施堆垛、捆扎,以便存库或转运。如何承接住铜板并保证铜板安全下落,一致以来并无定制的理想设备。即如何对铜板扶持、约束状态下完成其下落过程是至关重要的。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对铜板施以夹持约束并完成铜板落下至阴极板下方的夹持滚。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了以下技术方案,一种夹持滚,包括辊芯平行布置的第一、二两根转辊且第一、二两根转辊的辊身沿辊长方向分别间隔布置有圆辊盘,第一、二两根转辊与其上的圆辊盘同芯布置且盘径相同,第一、二两根转辊中至少一根转辊的轴端连有驱动转辊转动的动力源,第一、二两根转辊的轴端转动设置在第一、二轴承板座上,第一、二轴承板座中至少一个与机架之间由摆动铰接轴构成转动配合,所述的摆动铰接轴轴芯与第一、二两根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夹持滚,其特征在于:包括辊芯平行布置的第一转辊(10)、第二转辊(20)且第一转辊(10)、第二转辊(20)的辊身沿辊长方向分别间隔布置有圆辊盘(11、21),第一转辊(10)、第二转辊(20)与其上的圆辊盘(11、21)同芯布置且盘径相同,第一转辊(10)、第二转辊(20)中至少一根转辊的轴端连有驱动转辊转动的动力源,第一转辊(10)、第二转辊(20)的轴端转动设置在第一轴承板座(30)、第二轴承板座(40)上,第一轴承板座(30)、第二轴承板座(40)中至少一个与机架(1)之间由摆动铰接轴(2)构成转动配合,所述的摆动铰接轴(2)轴芯与第一转辊(10)、第二转辊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夹持滚,其特征在于:包括辊芯平行布置的第一转辊(10)、第二转辊(20)且第一转辊(10)、第二转辊(20)的辊身沿辊长方向分别间隔布置有圆辊盘(11、21),第一转辊(10)、第二转辊(20)与其上的圆辊盘(11、21)同芯布置且盘径相同,第一转辊(10)、第二转辊(20)中至少一根转辊的轴端连有驱动转辊转动的动力源,第一转辊(10)、第二转辊(20)的轴端转动设置在第一轴承板座(30)、第二轴承板座(40)上,第一轴承板座(30)、第二轴承板座(40)中至少一个与机架(1)之间由摆动铰接轴(2)构成转动配合,所述的摆动铰接轴(2)轴芯与第一转辊(10)、第二转辊(20)辊芯平行,与摆动铰接轴(2)连接的转辊连接有摆动驱动机构,摆动驱动机构驱动转辊绕摆动铰接轴(2)摆动并构成第一转辊(10)、第二转辊(20)辊芯间距为大、小变化。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夹持滚,其特征在于:第一转辊(10)、第二转辊(20)上同位处的圆辊盘(11、21)临近且错位布置。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夹持滚,其特征在于:第一转辊(10)的两端由左、右轴承(12、13)转动设置在左第一板座(31)、右第一板座(32)上,左第一板座(31)、右第一板座(32)上设置有向内侧悬置延伸的摆动铰接轴(2),第一转辊(10)、第二转辊(20)的转动支撑方案相同。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夹持滚,其特征在于:右第一板座(32)的外板面上布置驱动马达(50),驱动马达(...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连文,赵耀,徐刚年,黄光存,宋飞,谢中建,李勇,左池舟,
申请(专利权)人:金隆铜业有限公司,铜陵有色金属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安徽;34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