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升降移动热处理罩式炉
本专利技术涉及罩式炉领域,特别是一种升降移动热处理罩式炉。
技术介绍
罩式炉多用于冶金行业的钢丝、钢管、铜带、铜线以及硅钢片等的退火处理,用于工件成批热处理加热。罩式炉主要结构包括有炉台、炉罩、密封结构、升降结构等组成。现有的罩式炉结构中存在有如下的技术缺陷:(1)罩式炉的炉台与炉罩为垂直升降结构,即一个炉台结构对应一个炉罩结构,对炉台进行装载热处理时,需要对炉罩进行升起,装载完毕后再对炉罩进行落下,实现一次热处理过程。对炉台的切换装载过程时间较长,单个炉台的加工效率低。(2)炉台结构的保温性能一般,炉台的本体结构强度较低炉台边缘的装炉强度低,炉台不坚固易变形和翘曲;无法对炉台结构进行快速装配、拆卸更换、清洗。(3)罩式炉的升降结构一般采用专用吊具、升降叉、液压油缸进行升降过程。因罩式炉一般结构庞大,加热罩具有较大质量,升降行程较长,需要罩式炉炉罩的升降装置具有较强的稳定性,保证炉罩的升降过程稳定,其中,采用液压油缸进行升降的装置中,虽结构形式简单、易于安装,但液压油缸与炉罩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升降移动热处理罩式炉,其特征在于,包括炉台(1)、炉衬(2)、加热元件(3)、外壳支撑结构(4)、轨道(5)、电机底架(6)、驱动电机(7)、滚轮(8)和升降装置(9);/n所述炉台(1)的数量为两个,呈横向间隔设置;所述炉衬(2)设置于所述炉台(1)的上方,所述炉衬(2)包括底炉板(2-1)、侧炉板(2-2)和顶炉板(2-3),底炉板(2-1)、侧炉板(2-2)、顶炉板(2-3)呈平叠设置,炉衬(2)内预制设有预埋件(10);所述加热元件(3)通过刚玉瓷钉包裹悬挂于侧炉板(2-2)的内壁和顶炉板(2-3)的内壁;所述外壳支撑结构(4)包裹设置于所述炉衬(2)的外壁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升降移动热处理罩式炉,其特征在于,包括炉台(1)、炉衬(2)、加热元件(3)、外壳支撑结构(4)、轨道(5)、电机底架(6)、驱动电机(7)、滚轮(8)和升降装置(9);
所述炉台(1)的数量为两个,呈横向间隔设置;所述炉衬(2)设置于所述炉台(1)的上方,所述炉衬(2)包括底炉板(2-1)、侧炉板(2-2)和顶炉板(2-3),底炉板(2-1)、侧炉板(2-2)、顶炉板(2-3)呈平叠设置,炉衬(2)内预制设有预埋件(10);所述加热元件(3)通过刚玉瓷钉包裹悬挂于侧炉板(2-2)的内壁和顶炉板(2-3)的内壁;所述外壳支撑结构(4)包裹设置于所述炉衬(2)的外壁,并通过螺母配合预埋件(10)与所述内衬结构固定设置;所述轨道(5)设置于所述炉台(1)的两侧,呈平行对称设置,每侧所述轨道(5)的底面通过螺栓与地面实现固定;所述电机底架(6)同向设置于所述轨道(5)的顶面,所述滚轮(8)嵌入设置于所述电机底架(6)内的两端,并通过转轴与所述电机底架(6)实现转动;所述驱动电机(7)设置于每侧所述电机底架(6)的一侧,并与所述滚轮(8)实现同轴转动;所述升降装置(9)设置于所述电机底架(6)的顶面两侧,所述升降装置(9)的底端通过螺栓与所述电机底架(6)实现固定,所述升降装置(9)的顶端通过螺栓与所述外壳支撑结构(4)实现固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升降移动热处理罩式炉,其特征在于,所述炉台(1)包括框架(1-1)、边框(1-2)、底架(1-3)、支架网(1-4)、硅藻土(1-5)、支撑夹(1-6)、底层重质砖(1-7)、顶层重质砖(1-8)、底耐火层砖(1-9)、侧耐火层砖(1-10)、立耐火层砖(1-11)、夹持耐火层砖(1-12)、面耐火层砖(1-13)、耐热炉钢板(1-14);所述框架(1-1)呈长方体结构,所述框架(1-1)的顶边周向呈向外翻折状结构,形成框架翻边(1-1-1);所述边框(1-2)周向设置于所述炉台(1)的外侧壁,所述边框(1-2)与所述框架(1-1)焊接固定;所述边框(1-2)的截面呈“L”型结构,所述边框(1-2)的宽度大于所述框架翻边(1-1-1)的宽度;所述底架(1-3)设置于框架(1-1)的底面,呈横向平行设置;所述支架网(1-4)的顶面设有支架腿(1-4-1),所述支架腿(1-4-1)贴合于所述框架(1-1)的内底面,实现支架网(1-4)设置于框架(1-1)内;所述硅藻土(1-5)填充于所述框架(1-1)的内底面,并没过于所述支架网(1-4)的顶面;所述支撑夹(1-6)设置于所述支架网(1-4)的顶面,并与所述支架网(1-4)夹持固定;所述底层重质砖(1-7)纵向铺设于所述支架网(1-4)的顶面,并通过支撑夹(1-6)实现限位固定,所述底层重质砖(1-7)之间缝隙通过硅藻土(1-5)填充;所述顶层重质砖(1-8)横向铺设于所述底层重质砖(1-7)的顶面,所述顶层重质砖(1-8)之间缝隙通过硅藻土(1-5)填充;所述底耐火层砖(1-9)周向设置于所述顶层重质砖(1-8)的顶面;所述侧耐火层砖(1-10)的截面呈倒“L”形结构,所述侧耐火层砖(1-10)周向设置于所述框架(1-1)的内壁,所述侧耐火层砖(1-10)搁置于所述底耐火层砖(1-9)的顶面,且侧耐火层砖(1-10)的侧面贴合于所述框架翻边(1-1-1)上;所述立耐火层砖(1-11)设置于所述底耐火层砖(1-9)的顶面;所述夹持耐火层砖(1-12)设置于所述底耐火层砖(1-9)的侧边,并放置于所述顶层重质砖(1-8)的顶面;所述面耐火层砖(1-13)设置于每两个所述夹持耐火层砖(1-12)之间;所述耐热炉钢板(1-14)设置于所述夹持耐火层砖(1-12)的顶面。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升降移动热处理罩式炉,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夹(1-6)的底端呈圆柱状结构,所述支撑架的底端呈“十”字形凹槽状结构,形成支撑夹底槽(1-6-1),所述支撑夹底槽(1-6-1)与所述支架网(1-4)嵌合固定;所述支撑夹(1-6)的顶面呈圆盘状结构,形成支撑夹固定盘(1-6-2),所述支撑夹固定盘(1-6-2)的顶面设有间隔板(1-6-3),所述间隔板(1-6-3)的截面呈“十”字形,所述间隔板(1-6-3)与所述支撑夹固定盘(1-6-2)垂直固定设置;每个所述底层重质砖(1-7)的一角嵌入隔板板的一角,并搁置于所述支撑夹固定盘(1-6-2)上。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升降移动热处理罩式炉,其特征在于,所述耐热炉钢板(1-14)呈矩形板状结构,所述耐热炉钢板(1-14)的底面两侧呈凹槽状结构,形成耐热炉钢板底槽(1-14-1);所述耐热炉钢板(1-14)的顶面设有耐热炉钢板通孔(1-14-2),所述耐热炉钢板(1-14)呈两排横向阵列设置,每个所述耐热炉钢板(1-14)与所述耐热炉钢板底槽(1-14-1)贯通。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升降移动热处理罩式炉,其特征在于,所述预埋件(10)包括预埋螺栓(10-1)、预埋片(10-2)和预埋爪(10-3),所述预埋螺栓(10-1)垂直设置于所述预埋片(10-2)的一端,通过焊接与所述预埋片(10-2)呈一体式结构;所述预埋爪(10-3)设置于所述预埋片(10-2)的一侧,呈两端对称设置,并通过焊接与所述预埋片(10-2)呈一体式结构;每个所述预埋爪(10-3)与所述预埋片(10-2)呈斜向设置,每个所述预埋爪(10-3)呈波纹状结构,所述预埋爪(10-3)的顶端呈弯钩状。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升降移动热处理罩式炉,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支撑结构(4)包括下檐板(4-1)、侧底杆(4-2)、炉底板(4-3)、支脚架(4-4)、上檐板(4-5)、侧立杆(4-6)、侧撑架(4-7)、顶板(4-8)、顶横梁(4-9)、顶纵梁(4-10)、升降固定板(4-11)、桥架杆(4-12);所述下檐板(4-1)设置于所述炉衬(2)的外壁底侧;所述侧底杆(4-2)设置于所述下檐板(4-1)的一侧底端,通过焊接与所述下檐板(4-1)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海军,
申请(专利权)人:丹阳市恒泰电炉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