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微生物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微生物接种装置,包括工作台,工作台的上表面左右两侧设有支撑柱,支撑柱的中部设有限位板,限位板的中部设有注射头,所述工作台的下表面中部设有气缸,气缸的活塞杆固定连接升降板的上表面中部,升降板的上表面左右两侧设有导向杆,导向杆的上端固定连接托盘,托盘的上表面左右两侧固定连接固定支架的下部,所述注射头的中部滑动连接限位板,注射头的上部设有挡边,挡边的左侧设有螺母,螺母的中部螺纹连接限位丝杆。本发明专利技术适用于一种微生物接种装置,本装置通过设置了限位丝杆用于控制注射头的上下移动高度,从而实现了注射头内部容积的调节,也就使得接种的微生物的容量实现个性化的控制。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微生物接种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微生物
,具体是一种微生物接种装置。
技术介绍
微生物包括:细菌、病毒、真菌以及一些小型的原生生物、显微藻类等在内的一大类生物群体,它个体微小,与人类关系密切。涵盖了有益跟有害的众多种类,广泛涉及食品、医药、工农业、环保、体育等诸多领域。在我国教科书中,将微生物划分为以下8大类:细菌、病毒、真菌、放线菌、立克次氏体、支原体、衣原体、螺旋体。有些微生物是肉眼可以看见的,像属于真菌的蘑菇、灵芝、香菇等。还有微生物是一类由核酸和蛋白质等少数几种成分组成的“非细胞生物”。接种是微生物学术语和食用菌栽培学术语。接种是食用菌生产中的关键环节之一,也叫做播种。中国专利(公告号:CN210237617U)公开了一种微生物接种装置,包括安装在罩筒内的多个接种针,所述罩筒由上罩体、下罩体组成,且上罩体、下罩体之间相互卡合固定,所述上罩体上安装有卡合机构,且接种针安装在卡合机构上,每个所述接种针上均卡合有一个按压杆,且按压杆的上端贯穿上罩体并延伸至上罩体的上方,每个所述按压杆的下端均固定安装有一个连接板,且连接板与上罩体之间固定安装有弹簧,所述下罩体上开设有多个通孔二,且通孔二与接种针一一对应,所述通孔二的通孔直径大于接种针的宽度。优点在于:该装置再进行多次接种时可快速完成接种操作,缩短多次接种所花费的时间,提高多次接种的操作速度,接种操作更为简便,但是该装置每次只能接种一种微生物,在做对比试验时,该装置使用较为不便,因此需要对该装置进行改进。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微生物接种装置,解决了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微生物接种装置,包括工作台,工作台的上表面左右两侧设有支撑柱,支撑柱的中部设有限位板,限位板的中部设有注射头,所述工作台的下表面中部设有气缸,气缸的活塞杆固定连接升降板的上表面中部,升降板的上表面左右两侧设有导向杆,导向杆的上端固定连接托盘,托盘的上表面左右两侧固定连接固定支架的下部,所述注射头的中部滑动连接限位板,注射头的上部设有挡边,挡边的左侧设有螺母,螺母的中部螺纹连接限位丝杆,所述注射头的后侧下部设有进料口,注射头的下端设有注射口,所述注射头的中部滑动连接活塞的侧边,活塞的上表面中部固定连接顶杆的下端,顶杆的上端固定连接顶板的下表面中部,顶杆的左右两端固定连接支撑柱的上端。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限位板的中部设有三个所述注射头。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限位丝杆的上端设有转轮。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进料口的后端设有连接管。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注射头的下部设有限位环。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固定支架的截面为U型,所述固定支架的上部设有与注射头配合的让位口。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托盘为圆环形,托盘的中部设有放置环,放置环的下部内径小于上部内径。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导向杆的中部滑动连接工作台的左右两侧。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工作台的下表面左右两侧设有支撑腿。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活塞的外侧设有O型圈。本专利技术具有以下有益之处:本专利技术适用于一种微生物接种装置,本装置通过设置了限位丝杆用于控制注射头的上下移动高度,从而实现了注射头内部容积的调节,也就使得接种的微生物的容量实现个性化的控制,整个装置的控制较为简单,调节好限位丝杆之后,只需要将培养皿放在装置内部,启动气缸即可,整个装置操作简单,工作效率高,适合用于批量生产中。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是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一种微生物接种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一种微生物接种装置的主视图。图3为一种微生物接种装置的右视图。图4为一种微生物接种装置中放置环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一种微生物接种装置中注射头的剖视图。图中:1、支撑腿;2、升降板;3、导向杆;4、气缸;5、工作台;6、支撑柱;7、托盘;8、放置环;9、固定支架;10、让位口;11、限位板;12、注射头;13、顶杆;14、顶板;15、进料口;16、连接管;17、注射口;18、限位环;19、O型圈;20、活塞;21、限位丝杆;22、挡边;23、转轮;24、螺母。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实施例一请参阅图1-5,一种微生物接种装置,包括工作台5,工作台5的下表面左右两侧设有支撑腿1,工作台5的上表面左右两侧设有支撑柱6,支撑柱6的中部设有限位板11,限位板11的中部设有注射头12,限位板11的中部设有三个所述注射头12,所述工作台5的下表面中部设有气缸4,气缸4的活塞20杆固定连接升降板2的上表面中部,升降板2的上表面左右两侧设有导向杆3,导向杆3的中部滑动连接工作台5的左右两侧,导向杆3的上端固定连接托盘7,托盘7的上表面左右两侧固定连接固定支架9的下部,托盘7为圆环形,托盘7的中部设有放置环8,放置环8的下部内径小于上部内径,通过将直径逐渐减小的设置,使得培养皿放在放置环8内部后,培养皿可以直接在放置环8中实现对中的效果,并且由于后期取出培养皿时,托盘7会下降,在下降的过程中培养皿的底部会与工作台5的上表面接触,从而通过工作台5将培养皿从放置环8中推出,从而让操作人员更加方便的在放置环8中取放培养皿。所述注射头12的中部滑动连接限位板11,注射头12的上部设有挡边22,挡边22的左侧设有螺母24,螺母24的中部螺纹连接限位丝杆21,限位丝杆21的上端设有转轮23,所述注射头12的后侧下部设有进料口15,进料口15的后端设有连接管16,连接管16的自由端可以连接存放有微生物原液的原料仓中,并且进料口15的内部设置有单向阀,使得微生物只能通过原料仓进入到注射头12的内部,无法从注射头12中流回原料仓,为了后续的进料步骤实现,注射头12的下端设有注射口17,所述注射头12的中部滑动连接活塞20的侧边,活塞20的上表面中部固定连接顶杆13的下端,顶杆13的上端固定连接顶板14的下表面中部,顶杆13的左右两端固定连接支撑柱6的上端,注射头12的下部设有限位环18,固定支架9的截面为U型,所述固定支架9的上部设有与注射头12配合的让位口10,注射口17的直径小于让位口10,注射头12的外径大于让位口,因此当固定支架9与注射头12底部接触时,注射口17会插入让位口10中,注射头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微生物接种装置,包括工作台(5),工作台(5)的上表面左右两侧设有支撑柱(6),支撑柱(6)的中部设有限位板(11),限位板(11)的中部设有注射头(12),其特征在于,所述工作台(5)的下表面中部设有气缸(4),气缸(4)的活塞(20)杆固定连接升降板(2)的上表面中部,升降板(2)的上表面左右两侧设有导向杆(3),导向杆(3)的上端固定连接托盘(7),托盘(7)的上表面左右两侧固定连接固定支架(9)的下部,所述注射头(12)的中部滑动连接限位板(11),注射头(12)的上部设有挡边(22),挡边(22)的左侧设有螺母(24),螺母(24)的中部螺纹连接限位丝杆(21),所述注射头(12)的后侧下部设有进料口(15),注射头(12)的下端设有注射口(17),所述注射头(12)的中部滑动连接活塞(20)的侧边,活塞(20)的上表面中部固定连接顶杆(13)的下端,顶杆(13)的上端固定连接顶板(14)的下表面中部,顶杆(13)的左右两端固定连接支撑柱(6)的上端。/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微生物接种装置,包括工作台(5),工作台(5)的上表面左右两侧设有支撑柱(6),支撑柱(6)的中部设有限位板(11),限位板(11)的中部设有注射头(12),其特征在于,所述工作台(5)的下表面中部设有气缸(4),气缸(4)的活塞(20)杆固定连接升降板(2)的上表面中部,升降板(2)的上表面左右两侧设有导向杆(3),导向杆(3)的上端固定连接托盘(7),托盘(7)的上表面左右两侧固定连接固定支架(9)的下部,所述注射头(12)的中部滑动连接限位板(11),注射头(12)的上部设有挡边(22),挡边(22)的左侧设有螺母(24),螺母(24)的中部螺纹连接限位丝杆(21),所述注射头(12)的后侧下部设有进料口(15),注射头(12)的下端设有注射口(17),所述注射头(12)的中部滑动连接活塞(20)的侧边,活塞(20)的上表面中部固定连接顶杆(13)的下端,顶杆(13)的上端固定连接顶板(14)的下表面中部,顶杆(13)的左右两端固定连接支撑柱(6)的上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微生物接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板(11)的中部设有三个所述注射头(12)。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滨璐,薛璐,
申请(专利权)人:青岛市纤维纺织品监督检验研究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山东;37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