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黏度指数改进剂、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技术

技术编号:26161835 阅读:26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0-31 12:49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黏度指数改进剂、其制备方法和应用。该黏度指数改进剂包括:二元乙丙共聚物,具有110000~350000范围内的重均分子量和1.8~3.0范围内的分子量分布;以及溶剂,包括矿物基础油、合成基础油、再生油或植物油中的任一种或它们的任意组合。应用本发明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从而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的黏度指数改进剂在稠化能力、剪切稳定性和运动粘度方面不足的问题,从而能够满足更高端润滑油黏度指数改进剂对于SH/T 0622‑2007 T‑615的技术标准的使用要求。此外,本发明专利技术的黏度指数改进剂可以通过简单的制备方法制造,因此具有能耗小,生产周期短的优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黏度指数改进剂、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本专利技术涉及黏度指数改进剂的制备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包含二元乙丙共聚物的黏度指数改进剂、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技术介绍
现代内燃机油发展的方向之一是多级油,以适应宽温度使用范围对粘度的要求。这意味着黏度指数改进剂是越来越受到重视的添加剂。乙丙共聚物(OCP)是一种性能价格比较好的黏度指数改进剂,常用于内燃机油的配方中。乙丙共聚物是由许多具有相同链节结构、但具有不同链长即不同分子量的同系物所组成的高分子聚合物。黏度指数改进剂之所以能够提高油品的粘度指数,改进粘温性能,目前普遍认为的机理是:黏度指数改进剂高分子线圈在高温下伸展,在低温下收缩,使得这种线圈在高温下的增粘能力较大,低温下的增粘能力较小,从而保持油品的低温粘度不超过某一最大值,高温粘度不低于某一最小值,从而缩小因温度变化而给成品油带来的粘度变化幅度。目前,国内黏度指数改进剂的主要产品仅能够达到SH/T0622-2007T-615技术标准中的T-612到T-614的水平,能够达到T-615水平的黏度指数改进剂是将二元乙丙胶的干胶通过不同工艺生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黏度指数改进剂,其特征在于,包括:/n二元乙丙共聚物,具有110000~350000范围内的重均分子量和1.8~3.0范围内的分子量分布;/n溶剂,包括矿物基础油、合成基础油、再生油或植物油中的任一种或它们的任意组合。/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黏度指数改进剂,其特征在于,包括:
二元乙丙共聚物,具有110000~350000范围内的重均分子量和1.8~3.0范围内的分子量分布;
溶剂,包括矿物基础油、合成基础油、再生油或植物油中的任一种或它们的任意组合。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黏度指数改进剂,其特征在于,基于所述二元乙丙共聚物的总重量,所述二元乙丙共聚物中乙烯单元的量在35%~65%的范围内,优选所述二元乙丙共聚物中乙烯单元的量在45%~65%的范围内。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黏度指数改进剂,其特征在于,基于所述黏度指数改进剂的总重量,所述二元乙丙共聚物的量在5wt%~15wt%的范围内,优选所述二元乙丙共聚物的量在6wt%~12.5wt%的范围内。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黏度指数改进剂,其特征在于,所述溶剂是矿物基础油、合成基础油、再生油和植物基础油中的任一种或它们的任意组合,优选所述溶剂的固含量为5%~15%,进一步优选6%~12.5%。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黏度指数改进剂,其特征在于,所述黏度指数改进剂具有根据SH/T0622-2007T-615技术标准测得的大于等于550mm2/s的运动粘度、小于等于20的剪切稳定性指数以及大于等于4.0mm2/s的稠化能力。


6.一种黏度指数改进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S1,对二元乙丙共聚物原料进行降解,得到第一产物,其中所述第一产物是具有110000~...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雨富孙聚华郭杨邹向阳崔华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