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湘潭大学专利>正文

一种基于MOF材料的近红外荧光探针的制备和应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161714 阅读:62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0-31 12:48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了一种基于MOF材料的近红外荧光探针的制备和应用。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以阿霉素,2‑(4‑二乙氨基‑2‑羟基苯甲酰基)苯甲酸,费舍尔氏醛,二水合乙酸锌,咪唑‑2‑甲醛等为原料合成该荧光探针的制备方法;该荧光探针是一种基于MOF材料的近红外荧光探针;其一,该荧光探针合成方法简单,采用ZIF‑90纳米材料和近红外染料,合成了对肿瘤微环境响应的通过近红外荧光监测可控药物释放系统;其二,该荧光探针与ATP作用迅速,响应时间在200s以内;其三,由于癌细胞内ATP浓度高于周围正常组织,荧光探针对ATP相对理想的选择性,能很好的让探针在癌细胞内富集,成为提高癌症的治疗效果的前提;最后,由于探针具备优异的药物负载特性,大大提高了对癌症的治疗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基于MOF材料的近红外荧光探针的制备和应用
本专利技术属于荧光探针
,具体涉及基于MOF材料的近红外荧光探针的制备和应用。
技术介绍
癌症,是一种严重危及人类生命健康的恶性肿瘤,其致死率和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面对如此严峻的考验,已有许多科研工作者展开了对癌症治疗的研究。目前临床治疗手段是以手术治疗和化学药物治疗为主,协同放射治疗,最大程度上提高了患者的生存率。(LianX.Z.,HuangY.Y.,ZhuY.Y.,FangY.,ZhaoR.,JosephE.,LiJ.L.,ZhouH.C.Angew.Chem.2018,130,5827–5832;WuM.X.,YangY.W.Adv.Mater.2017,29,1606134.)不可否认,放化疗在临床上有着极高的癌症治疗效率,但是仍然存在着明显的毒副作用,术后患者往往伴随脱发、免疫力低下等后遗症。而且由于癌细胞的生长、增殖、扩散无法控制,经常侵入周围正常组织或经由循环系统转移至体内其它器官,因此传统的治疗手段很难实现癌症的准确诊断和有效治疗。(ChenY.Y.,ZhongH.,Wa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基于MOF材料的近红外荧光探针的制备和应用,其结构是由纳米级别的金属有机骨架ZIF-90以及其内部包裹近红外荧光染料RhI和阿霉素构成。/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MOF材料的近红外荧光探针的制备和应用,其结构是由纳米级别的金属有机骨架ZIF-90以及其内部包裹近红外荧光染料RhI和阿霉素构成。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MOF材料的近红外荧光探针的制备,其特征在于,反应步骤如下:
在10mL离心管中,将200当量的咪唑-2-甲醛与1当量的近红外荧光染料RhI和1当量的阿霉素溶于1~5mLDMF中;然后,将100当量的二水合...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春艳陈茜茜
申请(专利权)人:湘潭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湖南;4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