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提高石油采收率的超薄型二维纳米材料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161693 阅读:47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0-31 12:48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用于提高石油采收率的超薄型二维纳米材料,包括如下步骤:步骤1.将八水氧氯化锆3g和浓度为12mol/L浓磷酸反应;步骤2.将得到的胶状混合体系在100℃温度下回流24h,最后抽滤得到产物;步骤3.将离心分离得到的固体用去离子水反复清洗,直至pH为中性为止;步骤4.冷却后,离心分离,去除上层液体后,得到的固体洗涤后再次进行离心分离,重复操作数次,依次进行干燥和研磨,得到磷酸锆纳米粉体。以往的纳米材料,在驱替过程中,较易在岩心入口端发生聚集,造成堵塞。本发明专利技术的超薄型二维纳米材料具有更好的分散性,驱替过程中在岩心中不容易聚集,从而更有效地提高采收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提高石油采收率的超薄型二维纳米材料
本专利技术涉及功能纳米材料和油气田开发中的采油化学
,特别涉及一种用于提高石油采收率的超薄型二维纳米材料。
技术介绍
石油作为国民经济持续稳定发展的重要资源,其战略地位十分重要。据近几年掌握的统计资料可以分析得出:大多数中、高渗油田的开发都已或即将进入中后期阶段,其探明储量以及开发速度都在变缓,产量难以维持稳定;目前,探明石油储量中低渗透油藏储量占有比重较大,比例高达60%-70%,随着油田开发技术的进步与开发程度的提高,该比例还将逐年上升。因此,低渗透油藏将是今后石油资源开发的重点,将会占据越来越重要的地位。近几年来,随着纳米材料在油气田开发领域的拓展与试用,正日益受到重视。利用纳米材料配置成纳米流体作为驱油剂也成为一种新型的采油技术。纳米流体以水溶液为传递介质,在水中形成几百个到几十个甚至几个纳米的小颗粒,这种纳米颗粒具有很大的比表面积和表面能,从而降低油水界面张力,流体进入储层孔隙之后,能够使原油易于剥离,形成小油滴,并随着驱替液驱替出来。纳米流体驱油具备使用浓度较低、见效快、驱油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提高采收率的超薄型二维纳米材料,其特征在于,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n步骤1.将八水氧氯化锆和浓磷酸以摩尔比1:5-2:5的比例进行反应;/n步骤2.将得到的胶状混合体系在50-100℃温度下回流24h,最后抽滤得到产物;/n步骤3.将离心分离得到的固体用去离子水反复清洗,直至pH为中性为止;/n步骤4.冷却后,离心分离,去除上层液体后,得到的固体洗涤后再次进行离心分离,重复操作数次,依次进行干燥和研磨,得到磷酸锆纳米粉体;/n步骤5.将纳米磷酸锆通过超声装置分散在水中,形成纳米磷酸锆分散液;/n步骤6.在纳米磷酸锆分散液中加入四丁基氢氧化铵溶液并超声,形成超薄型二维纳米材料分散液...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提高采收率的超薄型二维纳米材料,其特征在于,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1.将八水氧氯化锆和浓磷酸以摩尔比1:5-2:5的比例进行反应;
步骤2.将得到的胶状混合体系在50-100℃温度下回流24h,最后抽滤得到产物;
步骤3.将离心分离得到的固体用去离子水反复清洗,直至pH为中性为止;
步骤4.冷却后,离心分离,去除上层液体后,得到的固体洗涤后再次进行离心分离,重复操作数次,依次进行干燥和研磨,得到磷酸锆纳米粉体;
步骤5.将纳米磷酸锆通过超声装置分散在水中,形成纳米磷酸锆分散液;
步骤6.在纳米磷酸锆分散液中加入四丁基氢氧化铵溶液并超声,形成超薄型二维纳米材料分散液。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提高采收率的超薄型二维纳米材料,其特征在于,步骤3中,离心分离速度为4000-5000r/min;离心分离时间为3-9min。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用于提高采收率的超薄型二维纳米材料,其特征在于,步骤3中,离心分离速度为5000r/min;离心分离时间5min。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洪青松韩利娟施雷庭许亮徐巧巧
申请(专利权)人:西南石油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四川;5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