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抗菌防霉聚丙烯组合物和聚丙烯薄膜及其制备方法
本专利技术属于抗菌材料及其制品领域,更具体地,涉及一种抗菌防霉聚丙烯组合物,一种抗菌防霉聚丙烯薄膜,一种抗菌防霉聚丙烯薄膜的制备方法,以及采用该制备方法制得的抗菌防霉聚丙烯薄膜。
技术介绍
双向拉伸聚丙烯(BOPP)薄膜是一类非常重要的塑料薄膜材料,其具有优异的力学性能和光学性能,以及质轻、无毒、无臭、防潮、价格低廉等优点,作为包装材料和功能性薄膜材料,在服装食品、医药卫生、石油化工、电子电器、航天航空、生物科技等领域均得到了广泛的应用。高品质的BOPP薄膜应具有良好的外观。其生产的主要过程是将高分子聚丙烯的熔体通过狭长机头制成片材或厚膜后,在双向拉伸设备机器的拉伸机内,通过设定合适工艺条件如温度及速度,同时纵横向拉伸或先纵向再横向拉伸,最后通过适合的工序比如热处理或冷却或其他特殊的加工工艺(如表面张力处理等)制成的薄膜。在用于电子包装薄膜领域时对BOPP薄膜收缩率有较高要求,希望在横向和纵向两个方向的热收缩率较低。由于气温的原因,不同月份生产的BOPP薄膜在热收缩率方面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抗菌防霉聚丙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该抗菌防霉聚丙烯组合物含有高熔体强度聚丙烯基础树脂、胍盐复合抗菌剂、防霉剂和助剂,所述助剂含有抗氧剂,其中,以高熔体强度聚丙烯基础树脂的含量为100重量份计,所述胍盐复合抗菌剂的含量为0.05-2.0重量份,所述防霉剂的含量为0.01-5.0重量份,所述抗氧剂的含量为0.01-10重量份。/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抗菌防霉聚丙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该抗菌防霉聚丙烯组合物含有高熔体强度聚丙烯基础树脂、胍盐复合抗菌剂、防霉剂和助剂,所述助剂含有抗氧剂,其中,以高熔体强度聚丙烯基础树脂的含量为100重量份计,所述胍盐复合抗菌剂的含量为0.05-2.0重量份,所述防霉剂的含量为0.01-5.0重量份,所述抗氧剂的含量为0.01-10重量份。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抗菌防霉聚丙烯组合物,其中,以高熔体强度聚丙烯基础树脂的含量为100重量份计,所述胍盐复合抗菌剂的含量为0.05-1.5重量份,所述防霉剂的含量为0.01-0.5重量份,所述抗氧剂的含量为0.01-5重量份。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抗菌防霉聚丙烯组合物,其中,所述高熔体强度聚丙烯基础树脂在190℃、2.16kg负荷下的熔融指数MFR为1-10g/10min,分子量分布Mw/Mn为6-20,分子量大于500万级分的含量大于或等于0.8wt%,Mz+1/Mn大于或等于70;
优选地,所述高熔体强度聚丙烯基础树脂在190℃、2.16kg负荷下的熔融指数MFR为1.6-6g/10min,分子量分布Mw/Mn=9-16,分子量大于500万级分的含量大于或等于1.0wt%,Mz+1Mn大于或等于80,分子量小于5万级分的含量为15-40wt%。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抗菌防霉聚丙烯组合物,其中,所述高熔体强度聚丙烯基础树脂采用如下方法制备得到:在两个以上串联操作的反应器中,进行两阶段以上丙烯均聚合反应,其中,
第一阶段:在Ziegler-Natta催化剂存在下,50-100℃的聚合温度下,氢气含量小于或等于300ppmV,或无氢气条件下,进行丙烯的均聚合反应,所得聚合物的MFR控制为0.01-0.3g/10min,所述Ziegler-Natta催化剂是以下组分的反应产物:(1)一种以镁、钛、卤素和内给电子体为主要组分的固体催化剂组分,(2)一种有机铝组分,(3)第一外给电子体组分;其中组分(1)与组分(2)之间的比例以铝/钛重量比计为:10∶1-500∶1;有机铝与第一外给电子体组分问的重量比为10∶1-150∶1;
第二阶段:在第一阶段反应生成物的基础上,氢气存在下,加入第二外给电子体组分继续进行丙烯的均聚合反应,最终聚合物的MFR控制为1-10g/10min;补入第二外给电子体组分的量按第一阶段加入的有机铝组分的量确定,有机铝组分与第二外给电子体组分间的重量比为1∶1-50∶1。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抗菌防霉聚丙烯组合物,其中,所述胍盐复合抗菌剂含有胍盐聚合物、锌盐和/或铜盐、抗迁移剂、纳米级粉末橡胶以及分散剂,其中,以胍盐聚合物的含量为100重量份计,所述锌盐和/或铜盐的含量为0.01-40重量份,所述抗迁移剂的含量为0.1-10重量份,所述纳米级粉末橡胶的含量为0.5-100重量份,所述分散剂的含量为0.1-10重量份;
优选地,以胍盐聚合物的含量为100重量份计,所述锌盐和/或铜盐的含量为5-25重量份,所述抗迁移剂的含量为0.5-5重量份,所述纳米级粉末橡胶的含量为4.5-50重量份,所述分散剂的含量为0.5-5重量份。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抗菌防霉聚丙烯组合物,其中,所述胍盐聚合物选自聚六亚甲基(双)胍的无机酸盐和/或有机酸盐、聚氧乙烯基胍中的至少一种;
优选选自聚六亚甲基(双)胍盐酸盐、聚六亚甲基(双)胍磷酸盐、聚六亚甲基(双)胍乙酸盐、聚六亚甲基(双)胍丙酸盐、聚六亚甲基(双)胍硬脂酸盐、聚六亚甲基(双)...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郭鹏,李杰,吕明福,徐耀辉,张琦,张师军,初立秋,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北京化工研究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北京;1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