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乙烯树脂组合物、聚乙烯树脂粒料、聚乙烯发泡珠粒及其制备方法和成型体技术

技术编号:26161306 阅读:40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0-31 12:45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发泡聚乙烯领域,具体涉及聚乙烯树脂组合物、制备聚乙烯树脂粒料的方法和聚乙烯发泡珠粒及其成型体。该组合物含有100重量份聚乙烯基础树脂,0.1‑0.3重量份抗氧剂,0.25‑10重量份混合烯烃‑马来酸酐共聚微球,其中,混合烯烃‑马来酸酐共聚微球的粒径为0.05‑2μm。由本发明专利技术所述的组合物通过本发明专利技术所述方法制得的发泡珠粒具有更致密均匀的泡孔结构,孔径均匀,形貌完整无破裂,并且具有较低的密度。此外,该发泡珠粒为非交联结构,从而可以回收利用,不造成二次污染,符合循环经济的要求。由本发明专利技术所述发泡珠粒制得的成型具有更高的压缩强度和更好的耐热氧老化性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聚乙烯树脂组合物、聚乙烯树脂粒料、聚乙烯发泡珠粒及其制备方法和成型体
本专利技术涉及发泡聚乙烯领域,具体涉及聚乙烯树脂组合物、聚乙烯树脂粒料、聚乙烯发泡珠粒及其制备方法以及聚乙烯发泡珠粒成型体。
技术介绍
当今,聚乙烯发泡制品通常使用挤出发泡技术进行大规模工业化生产。与传统挤出发泡法相比,反应釜浸渍法制备聚乙烯发泡制品时,不会出现挤出法作用于聚乙烯熔体的螺杆挤压高剪切作用,聚合物链的缠结保证熔体具有足够的强度。在泡孔增长过程中,孔壁的双向拉伸不易发生破裂;同时,发泡过程中PE晶体没有完全熔融,这些残留的晶体起到了物理交联点的作用,更容易地实现了高发泡倍率、高闭孔率的发泡聚乙烯(EPE)。这样,在反应釜浸渍法中,聚乙烯不需要添加过氧化物或者交联剂进行改性处理,原有的熔体强度即可满足发泡要求。与交联发泡聚乙烯相比,反应釜浸渍法得到的发泡聚乙烯没有交联结构存在,可以循环利用,对环境的副作用小。此外,珠粒产品可以通过模塑成型得到各种形状的制品,大大扩展了聚乙烯发泡材料的应用领域。利用反应釜浸渍法得到EPE发泡珠粒具有多个熔融峰,其中低温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聚乙烯树脂组合物,该组合物含有100重量份聚乙烯基础树脂,0.1-0.3重量份抗氧剂,0.25-10重量份混合烯烃-马来酸酐共聚微球;/n其中,混合烯烃-马来酸酐共聚微球的粒径为0.05-2μm。/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聚乙烯树脂组合物,该组合物含有100重量份聚乙烯基础树脂,0.1-0.3重量份抗氧剂,0.25-10重量份混合烯烃-马来酸酐共聚微球;
其中,混合烯烃-马来酸酐共聚微球的粒径为0.05-2μm。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组合物,其中,所述混合烯烃-马来酸酐共聚微球中,马来酸酐结构单元的含量为48-55摩尔%。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组合物,其中,所述混合烯烃-马来酸酐共聚微球是在氮气、引发剂和有机溶剂存在下,由混合碳四与马来酸酐通过共聚反应制得的共聚物。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组合物,其中,所述混合碳四与马来酸酐的重量比为(0.2-3):1;优选为(0.8-3):1;
优选地,所述引发剂的用量为马来酸酐的0.05-30摩尔%;
优选地,所述共聚反应的条件包括:共聚反应温度为50-100℃,优选为70-90℃;共聚反应压力为0.2-2MPa,优选为0.5-1MPa;共聚反应时间为5-10h。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组合物,其中,所述聚乙烯基础树脂含有组分A、组分B和组分C;
所述组分A为乙烯-α烯烃共聚的线性低密度聚乙烯,所述组分A在190℃和2.16kg载荷下测得的熔融指数MIA为0.01-2g/10min,所述组分A的密度ρA为0.880-0.936g/cm3;
所述组分B为乙烯-α烯烃共聚的线性低密度聚乙烯,所述组分B在190℃和2.16kg载荷下测得的熔融指数MIB为2.1-14.9g/10min,所述组分B的密度ρB为0.910-0.930g/cm3;
所述组分C为乙烯-α烯烃共聚的线性低密度聚乙烯,所述组分C在190℃和2.16kg载荷下测得的熔融指数MIC为15-150g/10min,所述组分C的密度ρC为0.880-0.930g/cm3;
优选地,所述组分A的密度ρA为0.910-0.930g/cm3,所述组分B的密度ρB为0.913-0.928...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郭鹏徐耀辉吕明福解娜张师军徐萌高达利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北京化工研究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