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再生稻专用缓控释配方肥及其侧深精准施肥方法组成比例

技术编号:26160544 阅读:81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0-31 12:40
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水稻种植领域,公开了一种再生稻专用缓控释配方肥及其侧深精准施肥方法。本发明专利技术的再生稻专用缓控释配方肥中按照N:P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再生稻专用缓控释配方肥及其侧深精准施肥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水稻种植领域,具体是涉及一种再生稻专用缓控释配方肥及其侧深精准施肥方法。
技术介绍
再生稻是指头季水稻收获后,利用稻茬上存活的休眠芽,采用适宜肥水管理技术和一定的栽培管理措施使之萌发为再生蘖,进而抽穗、开花、结实,再收获一季水稻的种植模式。即头季水稻收割后,利用稻桩重新发芽、成苗、成穗,再收第二茬的水稻。其特点是在头季稻成熟之后,大约留15~20cm稻桩,加以施肥和管理,让其再长出第二茬稻子。水稻成熟时稻株上的一些腋芽通常会存在,头季收割之后它们得到保留,在原有根系的基础上,这批腋芽再次生长、抽穗,大约2个月的生长发育再次成熟收获。历史上,往往将再生稻视为一种自生、自长,有则收、无则丢的“意外”收获物,没有将其列为正规的栽培技术加以研究。由于栽培再生稻具有很多优点,例如成本低、效益高,生育期短,米质安全,稻米光泽好,腹白小,品质及食味均比头季稻好。上世纪八九十年代,我国南方适宜地区开始大面积种植再生稻。然而,再生稻技术要求相对较高,其中水源和施肥是影响再生稻产量的重要因素。<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再生稻专用缓控释配方肥,其特征在于,所述再生稻专用缓控释配方肥中按照N:P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再生稻专用缓控释配方肥,其特征在于,所述再生稻专用缓控释配方肥中按照N:P2O5:K2O=18-22:8-10:16-18的比例配制氮肥、磷肥和钾肥;其中,所述N肥中不包膜氮肥、释放期30d的包膜氮肥、释放期60d的包膜氮肥、释放期90d的包膜氮肥与释放期120d的包膜氮肥质量比为30-40:25-35:15-20:15-20:0-1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再生稻专用缓控释配方肥,其特征在于,所述包膜氮肥为树脂包膜尿素或硫包膜尿素。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再生稻专用缓控释配方肥,其特征在于,所述N肥中不包膜氮肥、释放期30d的包膜氮肥、释放期60d的包膜氮肥、释放期90d的包膜氮肥与释放期120d的包膜氮肥质量比为40:30:15:15:0,或者为30:30:15:15:10。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再生稻专用缓控释配方肥,其特征在于,所述磷肥为磷酸二氢钾、磷酸钾、过磷酸钙中的一种或多种;所述钾肥为氯化钾、硫酸钾中的一种或多种。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再生稻专用缓控释配方肥,其特征在于,所述肥料为2-5mm的颗粒肥料。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再生稻专用缓控释配方肥,其特征在于,所述再生稻专用缓控释配方肥中按照N:P2O5:K2O=22:8:18的比...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祖章夏文建刘增兵刘秀梅张文学孙刚唐先干袁福生刘光荣王萍张丽芳
申请(专利权)人:江西省农业科学院土壤肥料与资源环境研究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西;36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