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绿色高性能混凝土及其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6160265 阅读:30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0-31 12:38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混凝土领域,尤其是一种绿色高性能混凝土及其制备方法,其包含水泥、煤灰、骨料、高岭土、赤泥、电石渣、减水剂与水。其制备方法为:步骤一:将水泥、粉煤灰与减水剂混合,混合均匀后平均分为2‑4份,步骤二:向步骤一中制得的一份混合物质中依次加入骨料、高岭土、赤泥与电石渣,搅拌均匀,制得混合料,步骤三:将水加入步骤一中制得的剩下的混合物质,搅拌1‑2min,然后分3‑5次将混合料加入混合物质中,再搅拌5‑6min,使各物质混合均匀,制得所需混凝土,其具有抗压强度与抗折强度较好的优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绿色高性能混凝土及其制备方法
本申请涉及混凝土的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绿色高性能混凝土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混凝土指以水泥为主要胶凝材料,将水、砂、碎石等按适当比例配合,经过均匀搅拌、密实成型及养护硬化而成的人造石材。随着科技的发展,混凝土的种类增多,包括水泥混凝土、石膏混凝土、沥青混凝土、聚合物混凝土、轻质混凝土与绿色混凝土,其中,绿色混凝土是将建筑废固作为骨料,填入混凝土中,可以有效解决建筑固废过多无法处理的问题,同时也可以节约天然砂石的用量,较为绿色环保。但是上述的绿色混凝土中,其抗压强度与抗折强度较普通混凝土来说较低,所以目前亟需一种绿色高性能混凝土,其具有较好的抗压强度与抗折强度。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专利技术的第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绿色高性能混凝土,其具有抗压强度与抗折强度较好的优点。本专利技术的第二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绿色高性能混凝土的制备方法,其用于制备上述绿色高性能混凝土的优点。为实现上述第一个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绿色高性能混凝土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绿色高性能混凝土,其特征在于:包含以下重量份的组分:/n200-240份水泥;/n50-60份粉煤灰;/n40-60份骨料;/n50-70份高岭土;/n20-40份赤泥;/n30-100份电石渣;/n5-10份减水剂;/n40-50份水。/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绿色高性能混凝土,其特征在于:包含以下重量份的组分:
200-240份水泥;
50-60份粉煤灰;
40-60份骨料;
50-70份高岭土;
20-40份赤泥;
30-100份电石渣;
5-10份减水剂;
40-50份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绿色高性能混凝土,其特征在于:所述赤泥与电石渣的重量比范围为1:(1-3)。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绿色高性能混凝土,其特征在于:所述电石渣为改性电石渣,其是通过下述方法制得:
步骤一:将电石渣灼烧,升高温度至300-500℃,灼烧2-3h,冷却至室温;
步骤二:将上述电石渣浸没在水中,静置1-2d,加入重量份数为电石渣的0.5-1.2%的十二烷基磺酸钠,超声处理5-10min,离心、干燥,得到改性电石渣。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绿色高性能混凝土,其特征在于:所述高岭土为改性高岭土,其是通过下述方法制得:
步骤一:将玄武岩纤维与硅酸铝纤维按照重量比为1:(1-1.5)的比例浸泡在去离子水中,煮沸,并保持沸腾10-20min,冷却至室温;
步骤二:将高岭土倒入混合液体中,使高岭土浸没在去离子水中,其中,玄武岩纤维的重量为高岭土重量的3-5%,搅拌10-20min;
步骤三:离心、分离,干燥后得到混合物,将混合物加热至200-350℃,加热时间为2-4h,自然冷却,...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徐凡冯汉峰赵飞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深建混凝土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