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处理含杂质副产盐酸的全解析工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159634 阅读:25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0-31 12:34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处理含杂质副产盐酸的全解析工艺,包括如下步骤:S10第一解析工艺;S20负压脱水工艺;S30杂质去除工艺;S40第二解析工艺;S50共沸剂提浓工艺。本发明专利技术的一种处理含杂质副产盐酸的全解析工艺,设置两个解析工艺,并配置了负压脱水工艺以及共沸剂提浓工艺,两解析工艺组合后可以根据环境条件的影响单独使用也可以配合使用,配合使用时可以有效克服不能采用常规全解析处理的某些含杂质副产盐酸的缺陷及常规全解析处理高能耗的缺陷,配合使用过程中可实现余热回收,处理同样数量的副产盐酸采用本发明专利技术的全解析工艺与现有技术相比节能15~35%。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处理含杂质副产盐酸的全解析工艺
本专利技术涉及盐酸权解析
,具体涉及一种处理含杂质副产盐酸的全解析工艺。
技术介绍
盐酸是在农药、医药、染料、有机合成等工业中最常见的副产物,由于副产盐酸含有一定量的杂质,限制了其使用范围,不但价格低而且销售困难,而稀盐酸的销售更加困难。有效的精制和利用这些副产盐酸不但关系到企业的经济效益,也关系到环境保护等问题。目前,应用比较成熟的盐酸全解析工艺主要有以下三种:1)硫酸法:由于硫酸腐蚀性强、运输、仓储、设备运行要求难度均较大,投资及运行成本相对于氯化钙法均无显著优势,因此硫酸法工业实际应用案例很少;2)氯化钙(或氯化镁)法:该工艺方法应用是最广的,其优点是能耗与其他方法相比适中,投资也最低,操作得到的酸性废水浓度适中;其缺点是仍然使用了破共沸剂,虽然没有硫酸那么麻烦,但氯化钙也会由于被解析稀盐酸中的杂质污染需要更换或补充,形成一定的废弃物,另外在寒冷地区由于氯化钙浓溶液容易结晶堵管,不太适用。3)差压法:投资相对略大,应用面相对少一些。其优点是不加入另一种物质,利用盐酸在不同压力下的共沸点差异来实现对HCL和水的分离,无次生废弃物,不会由于天气寒冷、保温措施不当、操作失误、事故处置不及时等原因造成生产问题,运行控制正常时酸性废水的浓度更低;其缺点是能耗高,蒸汽消耗即使采用一些节能措施至少也是氯化钙法的1.5倍以上。在实际应用中,用户会根据自身情形做出一些选择,选择其中一种。甲基有机硅合成氯甲烷副产盐酸、甲烷氯化物合成副产盐酸、环氧氯丙烷合成副产盐酸、氯乙烷合成副产盐酸等均含有少量低级醇、低沸点有机物或经高温易聚合的高分子有机物、无机盐、重金属等杂质,国内这些行业的副产盐酸量均以数十万吨计,需要进行氯化氢与水的全分离,能耗巨大,如何设计一种盐酸全解析方法,能耗既要远小于上述常规全解析方式,又要使杂质不影响系统的稳定运行显得非常重要。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处理含杂质副产盐酸的全解析工艺,设置两个解析工艺,并配置了负压脱水工艺、杂质去除工艺以及共沸剂提浓工艺,两解析工艺组合后可以根据环境条件的影响单独使用也可以配合使用,配合使用过程中低压蒸汽闪蒸罐的二次蒸汽、所述共沸剂提浓装置的饱和二次蒸汽、所述第一节能再沸器的蒸汽冷凝液等均可实现余热回收,处理同样数量的副产盐酸采用本专利技术的全解析工艺与现有技术相比节能15~35%。为了实现以上目的,本专利技术采取的一种技术方案是:一种处理含杂质副产盐酸的全解析工艺,包括如下步骤:S10第一解析工艺,含杂质的副产盐酸泵送至换热器预热后进入第一解析塔的塔顶,所述含杂质的副产盐酸在所述第一解析塔内与第一解析塔再沸装置产生的混合蒸汽进行传质与传热产生第一混合气体以及稀酸,所述第一混合气体从所述第一解析塔的塔顶逸出通过第一解析塔冷凝器以及第一除雾器后获得干燥的氯化氢气体;S20负压脱水工艺,从所述第一解析塔的塔釜输出的稀酸输出至所述第一稀酸缓冲罐并全部泵送至负压脱水装置,从所述负压脱水塔的塔釜输出的稀盐酸一部分随所述含杂质的副产盐酸一起返回至所述第一解析塔;S30杂质去除工艺,从所述负压脱水塔的塔釜输出的另一部分稀盐酸输出至杂质处理装置除油、吸附悬浮物以及膜浓缩除杂后进入所述第二解析装置,其中所述第二解析装置采用破共沸剂溶液;S40第二解析工艺,从所述杂质处理装置输出的稀酸经预热器预热后在第二解析塔内进行传质、传热产生第二混合气体以及稀酸,所述第二混合气体从所述第二解析塔的塔顶逸出通过第二解析塔冷凝器以及第二除雾器后获得干燥的氯化氢气体;以及S50共沸剂提浓工艺,从所述第二解析塔的塔釜输出的稀酸经共沸剂提浓装置提浓后返回至所述第二解析塔。进一步地,所述含杂质的副产盐酸含有的杂质包括短链有机硅氧烷、易于被多孔物质吸附的有机物、易被各类树脂吸附分离的杂质、易被RO耐酸膜浓缩分离的有机大分子或硫酸根或重金属离子,所述S30杂质去除工艺包括相分离、活性炭吸附、分子筛吸附、树脂吸附、RO膜浓缩分离中的至少一种。进一步地,从所述负压脱水塔的塔釜输出的部分稀盐酸随所述含杂质的副产盐酸一起泵送至所述换热器经所述第一解析塔解析;从所述负压脱水塔的塔釜输出的另一部分稀盐酸经所述杂质处理装置除杂后输出至所述第二解析塔。进一步地,所述第一解析塔冷凝器包括一级冷凝器、二级冷凝器以及三级冷凝器,所述第一除雾器包括一级除雾器以及二级除雾器,所述第一混合气体依次通过所述一级冷凝器、所述二级冷凝器、所述一级除雾器、所述三级冷凝器以及所述二级除雾器后输出干燥的氯化氢气体,所述一级冷凝器、所述二级冷凝器、所述三级冷凝器、所述一级除雾器以及所述二级除雾器的底部通过管道与所述第一解析塔的顶部连通;所述第二解析塔冷凝器包括四级冷凝器、五级冷凝器以及六级冷凝器,所述第二除雾器包括三级除雾器以及四级除雾器,所述第二混合气体依次通过所述四级冷凝器、所述五级冷凝器、所述三级除雾器、所述六级冷凝器以及所述四级除雾器后输出干燥的氯化氢气体,所述四级冷凝器、所述五级冷凝器、所述三级除雾器、所述六级冷凝器以及所述四级除雾器的底部通过管道与所述第二解析塔的顶部连通。进一步地,所述共沸剂提浓装置的饱和二次蒸汽输出至所述负压脱水塔的第二节能再沸器;所述第一解析装置的低压蒸汽闪蒸罐的二次蒸汽输出至所述负压脱水塔的第一节能再沸器以及所述共沸剂提浓装置;所述第一节能再沸器的蒸汽冷凝液通过所述换热器的一级换热器输出至冷凝水系统;所述换热器还包括二级换热器,所述低温蒸汽闪蒸罐内的蒸汽冷凝液通过所述二级换热器输出至冷凝系统,所述含杂质的副产盐酸经所述一级换热器以及所述二级换热器预热后温度达到90~120℃。进一步地,所述破共沸剂为氯化钙、氯化镁、硫酸、氯化亚铁中的一种。进一步地,所述步骤S50在所述提浓塔内产生的二次蒸汽经所述洗涤段以及所述提浓塔的顶部二次蒸汽冷凝液回流进行传质、传热后,二次蒸汽再进入所述第二节能再沸器进行余热二次利用。进一步地,所述第一解析塔运行压力范围为0.1~1.0MPa(G),所述负压脱水塔的运行压力范围为-0.01~-0.1Mpa(G),所述第一解析塔内排出盐酸的浓度为15~21%,所述负压脱水塔内排出盐酸的浓度为21~22%。进一步地,所述第一解析塔、所述第二解析塔以及所述负压脱水塔的填料为多孔石墨拉西环、多孔石墨球形填料、多孔陶瓷填料、四氟纤维填料、四氟规整填料中的至少一种;所述第一解析塔、所述第二解析塔的主筒体采用高强度纤维复合增强石墨制造,主筒体与钢制连接法兰的连接采用高强度纤维复合石墨一体化,所述高强度纤维包括玻璃纤维、玄武岩纤维、芳纶纤维、炭纤维、碳化硅纤维、氮化硅纤维中至少一种;所述负压脱水塔采用钢复合类搪瓷组分涂层,所述涂层组分材料包括二氧化硅、氧化铝、氧化锆、粘结剂、聚酰胺树脂、聚亚酰胺树脂、聚四氟类树脂、硅氮树脂、聚醚类树脂中的一种或几种,采用热喷涂的制造工艺进行加工;所用的粘结剂基材种类包括呋喃树脂、酚醛树脂、硅树脂、环氧树脂、硅碳树脂、硅氮树脂中至少一种。...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处理含杂质副产盐酸的全解析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nS10第一解析工艺,含杂质的副产盐酸泵送至换热器预热后进入第一解析塔的塔顶,所述含杂质的副产盐酸在所述第一解析塔内与第一解析塔再沸装置产生的混合蒸汽进行传质与传热产生第一混合气体以及稀酸,所述第一混合气体从所述第一解析塔的塔顶逸出通过第一解析塔冷凝器以及第一除雾器后获得干燥的氯化氢气体;/nS20负压脱水工艺,从所述第一解析塔的塔釜输出的稀酸输出至所述第一稀酸缓冲罐并全部泵送至负压脱水装置,从所述负压脱水塔的塔釜输出的稀盐酸一部分随所述含杂质的副产盐酸一起返回至所述第一解析塔;/nS30杂质去除工艺,从所述负压脱水塔的塔釜输出的另一部分稀盐酸输出至杂质处理装置除油、吸附悬浮物以及膜浓缩除杂后进入所述第二解析装置,其中所述第二解析装置采用破共沸剂溶液;/nS40第二解析工艺,从所述杂质处理装置输出的稀酸经预热器预热后在第二解析塔内进行传质、传热产生第二混合气体以及稀酸,所述第二混合气体从所述第二解析塔的塔顶逸出通过第二解析塔冷凝器以及第二除雾器后获得干燥的氯化氢气体;以及/nS50共沸剂提浓工艺,从所述第二解析塔的塔釜输出的稀酸经共沸剂提浓装置提浓后返回至所述第二解析塔。/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处理含杂质副产盐酸的全解析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S10第一解析工艺,含杂质的副产盐酸泵送至换热器预热后进入第一解析塔的塔顶,所述含杂质的副产盐酸在所述第一解析塔内与第一解析塔再沸装置产生的混合蒸汽进行传质与传热产生第一混合气体以及稀酸,所述第一混合气体从所述第一解析塔的塔顶逸出通过第一解析塔冷凝器以及第一除雾器后获得干燥的氯化氢气体;
S20负压脱水工艺,从所述第一解析塔的塔釜输出的稀酸输出至所述第一稀酸缓冲罐并全部泵送至负压脱水装置,从所述负压脱水塔的塔釜输出的稀盐酸一部分随所述含杂质的副产盐酸一起返回至所述第一解析塔;
S30杂质去除工艺,从所述负压脱水塔的塔釜输出的另一部分稀盐酸输出至杂质处理装置除油、吸附悬浮物以及膜浓缩除杂后进入所述第二解析装置,其中所述第二解析装置采用破共沸剂溶液;
S40第二解析工艺,从所述杂质处理装置输出的稀酸经预热器预热后在第二解析塔内进行传质、传热产生第二混合气体以及稀酸,所述第二混合气体从所述第二解析塔的塔顶逸出通过第二解析塔冷凝器以及第二除雾器后获得干燥的氯化氢气体;以及
S50共沸剂提浓工艺,从所述第二解析塔的塔釜输出的稀酸经共沸剂提浓装置提浓后返回至所述第二解析塔。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处理含杂质副产盐酸的全解析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含杂质的副产盐酸含有的杂质包括短链有机硅氧烷、易于被多孔物质吸附的有机物、易被各类树脂吸附分离的杂质、易被RO耐酸膜浓缩分离的有机大分子或硫酸根或重金属离子,所述S30杂质去除工艺包括相分离、活性炭吸附、分子筛吸附、树脂吸附、RO膜浓缩分离中的至少一种。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处理含杂质副产盐酸的全解析工艺,其特征在于,从所述负压脱水塔的塔釜输出的部分稀盐酸随所述含杂质的副产盐酸一起泵送至所述换热器经所述第一解析塔解析;从所述负压脱水塔的塔釜输出的另一部分稀盐酸经所述杂质处理装置除杂后输出至所述第二解析塔。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处理含杂质副产盐酸的全解析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解析塔冷凝器包括一级冷凝器、二级冷凝器以及三级冷凝器,所述第一除雾器包括一级除雾器以及二级除雾器,所述第一混合气体依次通过所述一级冷凝器、所述二级冷凝器、所述一级除雾器、所述三级冷凝器以及所述二级除雾器后输出干燥的氯化氢气体,所述一级冷凝器、所述二级冷凝器、所述三级冷凝器、所述一级除雾器以及所述二级除雾器的底部通过管道与所述第一解析塔的顶部连通;
所述第二解析塔冷凝器包括四级冷凝器、五级冷凝器以及六级冷凝器,所述第二除雾器包括三级除雾器以及四级除雾器,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严加高姚松年潘成军
申请(专利权)人:南通山剑防腐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