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何秋锦专利>正文

一种施工电梯防坠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6159436 阅读:40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0-31 12:33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施工电梯防坠装置,有效的解决了施工电梯紧急制动装置容易失灵、制动力有限的问题;解决的技术方案包括导轨架和电梯厢,电梯厢可沿导轨架移动,导轨架的前侧固定有一个竖向的齿条,导轨架的前侧偏左位置固定有一个截面为矩形的竖向的立柱,电梯厢后壁上固定有一个矩形套,矩形套套设在立柱上且与立柱间隙配合,电梯厢失重时可产生一个微小偏转从而使矩形套锁紧在立柱上进行制动;本发明专利技术在电梯坠落时能实现自锁,并且电梯厢自重越大,锁紧力越大,能够对电梯厢有效制动,工作可靠,避免坠落事故的发生,大大减小人员设备的伤亡损失。

An anti falling device for construction elevator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施工电梯防坠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建筑领域,具体是一种施工电梯防坠装置。
技术介绍
施工电梯是高层建筑施工必不可少的物料人员提升设备,电梯厢坠落是最严重危害最大的电梯事故,因此电梯上均设置有紧急制动装置,在电梯失重下坠时紧急制动装置启动对电梯进行制动;目前的紧急制动装置一般为夹紧式或卡紧式,这种装置容易失灵,制动力有限,制动性能不可靠,特别对于大载重量的电梯,其事故率更高,这就造成电梯坠落事故依然时常发生,例如2020年4月潮州市施工电梯坠落造成7名人员受伤,2012年武汉“东湖景园”施工电梯坠落造成19人遇难,均是由于电梯紧急制动装置失效,此类事故比比皆是。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上述情况,为克服现有技术之缺陷,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施工电梯防坠装置,有效的解决了施工电梯紧急制动装置容易失灵、制动力有限的问题。其解决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施工电梯防坠装置,包括竖向的矩形钢结构的导轨架和电梯厢,导轨架四个棱边处为竖向的圆管,电梯厢的后壁设有两组左右间隔布置的连接组件,连接组件包括一个四分之三圆弧状的壳体,壳体的内壁圆周均布三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施工电梯防坠装置,包括竖向的矩形钢结构的导轨架(1)和电梯厢(2),其特征在于,导轨架(1)四个棱边处为竖向的圆管(3),电梯厢(2)的后壁设有两组左右间隔布置的连接组件,连接组件包括一个四分之三圆弧状的壳体(4),壳体(4)的内壁圆周均布三个滑轮(5),两组连接组件的壳体(4)及滑轮(5)抱紧在前侧的两根圆管(3)上,从而实现电梯厢(2)与导轨架(1)的连接;电梯厢(2)的后壁上固定有一个水平的左横轴(6)和一个水平的右横轴(7),左横轴(6)的后端可转动地安装在左侧的壳体(4)上,右侧的壳体(4)的前侧面上开有一个弧形槽(8),右横轴(7)的后端伸入弧形槽(8)内,从而使电梯厢(2...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施工电梯防坠装置,包括竖向的矩形钢结构的导轨架(1)和电梯厢(2),其特征在于,导轨架(1)四个棱边处为竖向的圆管(3),电梯厢(2)的后壁设有两组左右间隔布置的连接组件,连接组件包括一个四分之三圆弧状的壳体(4),壳体(4)的内壁圆周均布三个滑轮(5),两组连接组件的壳体(4)及滑轮(5)抱紧在前侧的两根圆管(3)上,从而实现电梯厢(2)与导轨架(1)的连接;电梯厢(2)的后壁上固定有一个水平的左横轴(6)和一个水平的右横轴(7),左横轴(6)的后端可转动地安装在左侧的壳体(4)上,右侧的壳体(4)的前侧面上开有一个弧形槽(8),右横轴(7)的后端伸入弧形槽(8)内,从而使电梯厢(2)可绕左横轴(6)转动;右侧的壳体(4)内开有一个水平的第一盲孔(9),第一盲孔(9)内安装有第一滑块(10),第一滑块(10)的左端与第一盲孔(9)的孔底之间安装有第一压簧(11),第一滑块(10)的右端可伸入弧形槽(8)内承托在右横轴(7)的下方;导轨架(1)的前侧固定有一个竖向的齿条(12),电梯厢(2)的后壁安装有与齿条(12)啮合的第一齿轮(13)和第二齿轮(14),第一齿轮(13)连接有驱动电机(15),第二齿轮(14)同轴固定有一个转盘(16),转盘(16)上开有径向的第二盲孔(17),第二盲孔(17)内安装有第二滑块(18),第二滑块(18)与第二盲孔(17)底部之间安装有拉簧(19),转盘(16)外同轴安装有一个卷线盘(20),卷线盘(20)可相对转盘(16)转动,卷线盘(20)与第一滑块(10)左端之间连接有第一拉绳(21),卷线盘(20)的内壁设有锯齿槽(22),转盘(16)超速转动时,第二滑块(18)在离心力的作用下可伸入锯齿槽(22)内,从而可带动卷线盘(20)转动;导轨架(1)的前侧偏左位置固定有一个截面为矩形的竖向的立柱(23),电梯厢(2)后壁上固定有一个矩形套(24),矩形套(24)套设在立柱(23)上且与立柱(23)间隙配合。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何秋锦
申请(专利权)人:何秋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河南;4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