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电梯保护方法、装置及系统
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涉及电梯技术,尤其涉及一种电梯保护方法、装置及系统。
技术介绍
目前机器人乘梯的需求也日益增多,但由于轿厢内部环境狭隘,并且存在玻璃,镜面,不锈钢等多种材质的轿壁,使机器人在轿厢内,利用自身的毫米波、激光雷达、摄像头等识别传感器,均容易受到影响而导致机器人撞到轿壁损坏的发生。对于汽车电梯而言,也存在同样的问题,当汽车进入轿厢时,由于轿厢的狭窄会使汽车的雷达出现检测不准的问题,故乘车人也难以判断汽车与轿壁的距离。对于货运电梯而言,由于经常需要搬运大件的物品,在搬运时,常常会被货物遮挡,很难确定物品与轿壁的距离,故容易导致货物撞坏或者轿壁损坏的行为。可见,现有技术中存在因为无法准确确定物体在电梯内的位置而损坏电梯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电梯保护方法、装置及系统,以准确识别在电梯中的位置,从而避免对电梯造成损坏。第一方面,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电梯保护方法,包括:获取电梯中预设位置处的检测设备采集的所述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电梯保护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n获取电梯中预设位置处的检测设备采集的所述电梯内的图像;/n基于所述图像确定所述电梯中的物体与所述电梯的轿厢内壁的距离;/n基于所述距离控制设置于所述轿厢内壁的灯带按照预设方式改变发光颜色,以通过所述灯带的颜色变化对用户进行距离提醒。/n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1.一种电梯保护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获取电梯中预设位置处的检测设备采集的所述电梯内的图像;
基于所述图像确定所述电梯中的物体与所述电梯的轿厢内壁的距离;
基于所述距离控制设置于所述轿厢内壁的灯带按照预设方式改变发光颜色,以通过所述灯带的颜色变化对用户进行距离提醒。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梯保护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基于所述图像确定所述电梯中的物体与所述电梯的轿厢内壁的距离,包括:
识别所述电梯中的物体在所述图像中的第一成像所占用的图像单元数量和/或所述物体在所述图像中的第一成像的亮度,其中,所述图像单元为预设数量的像素单元;
将所述第一成像所占用的图像单元数量与预存的灯带成像所占用的图像单元数量进行比较,得到第一图像单元数量差;和/或,将所述第一成像的亮度与预设的亮度阈值进行比较,得到成像亮度差,其中,所述灯带成像为设置于所述电梯的轿厢内壁的灯带在对应图像中的成像;
基于所述第一图像单元数量差和/或所述成像亮度差确定所述电梯中的物体与所述轿厢内壁的距离。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梯保护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基于所述图像确定所述电梯中的物体与电梯的轿厢内壁的距离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
判断进入所述电梯的物体是否为大件物体;
若确定所述物体为大件物体,则执行所述基于所述图像确定所述电梯中的物体与电梯的轿厢内壁的距离的步骤;否则,不对所述电梯中的物体与电梯的轿厢内壁的距离进行判断。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梯保护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判断进入所述电梯的物体是否为大件物体,包括:
识别进入所述电梯的物体在所述图像中的第二成像所占用的图像单元的数量,其中,所述图像单元为预设数量的像素单元;
基于所述第二成像所占用的图像单元的数量确定所述第二成像所占用的像素面积;
确定所述第二成像所占用的像素面积与预存的初始图像的有效像素面积的比值,其中,所述初始图像的有效像素面积为电梯门完全打开且没有物体时所对应的图像的空白区域的像素面积;
若所述比值大于或等于预设的面积比阈值,则确定进入所述电梯的物体为大件物体;否则,确定进入所述电梯的物体为小件物体。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梯保护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判断进入所述电梯中的物体是否为大件物体,包括:
获取所述电梯的光幕中被进入所述轿厢的物体遮挡的光点的数量,以及对应所述光点被遮挡的时长;
若被遮挡的光点的数量大于或等于预设的数量阈值,且对应所述光点被遮挡的时长大于或等于预设的时间阈值,则确定进入所述电梯的物体为大件物体。
技术研发人员:赖敏桂,陈刚,刘真,唐其伟,
申请(专利权)人:日立楼宇技术广州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