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郑宜生专利>正文

一种垃圾漏斗及其使用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6158937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0-31 12:3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垃圾漏斗及其使用方法,涉及日常生活用具技术领域,包括顶部、主体、底部;所述顶部位于所述主体的上部,所述底部位于主体的下部;所述顶部由圆环面和担架组成,主体由圆锥面和嵌在主体外壁上的凸起楔子组成,凸起楔子包括嵌在主体外壁上部的大凸起楔子和嵌在主体外壁下部的小凸起楔子;底部由圆环和小凸起楔子组成;对于多种不同口径规格的塑料袋、无提手类塑料袋和有提手类塑料袋有不同的使用方法。本发明专利技术的益处:可以套上塑料袋独立使用,也可以架在垃圾桶、垃圾篓、塑料桶上配合使用;节约降塑环保,利用小塑料袋代替专用垃圾袋,提升了小塑料袋的二次利用率,节省家庭开支、节约了资源并达到降塑环保目的。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垃圾漏斗及其使用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日常生活用具
,具体涉及一种垃圾漏斗及其使用方法。
技术介绍
2020年1月19日,国家发布了新版“限塑”令,要求到2022年底,一次性塑料制品的消费量明显减少。常用的塑料袋多为聚乙烯薄膜制成,该薄膜无毒,故可用于盛装食品,还有一种薄膜为聚氯乙烯制成,聚氯乙烯本身也无毒性,但根据薄膜的用途所加入的添加剂往往是对人体有害的物质,具有一定的毒性,根据人们日常使用习惯,塑料袋分为有提手塑料袋和无提手塑料袋;塑料袋给生活带来了方便,购物、买菜时会带回不少塑料袋,这些袋子因已装过东西可能被搞脏了,直接扔掉又可惜,所以二次使用时多用于装垃圾;但是这些袋子多数较小,不能全套在垃圾桶口上使用,当半套在垃圾桶上使用时,塑料袋会滑入垃圾桶中或因塑料袋口小致使垃圾掉出来,使用起来有点不便利。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就在于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而提供一种垃圾漏斗及其使用方法,此垃圾漏斗可以匹配不同口径、各种有无提手或者可以二次使用的塑料袋,提升了小塑料袋的二次利用率,节省家庭开支、节约了资源并达到降塑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垃圾漏斗,其特征在于:包括顶部、主体、底部;所述顶部位于所述主体的上部,所述底部位于主体的下部;所述顶部由圆环面(1)和担架(3)组成,所述主体由圆锥面(2)和嵌在主体外壁上的凸起楔子(4)组成,所述凸起楔子(4)包括嵌在主体外壁上部的大凸起楔子(402)和嵌在主体外壁下部的小凸起楔子(401);底部由圆环(5)和小凸起楔子(401)组成。/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垃圾漏斗,其特征在于:包括顶部、主体、底部;所述顶部位于所述主体的上部,所述底部位于主体的下部;所述顶部由圆环面(1)和担架(3)组成,所述主体由圆锥面(2)和嵌在主体外壁上的凸起楔子(4)组成,所述凸起楔子(4)包括嵌在主体外壁上部的大凸起楔子(402)和嵌在主体外壁下部的小凸起楔子(401);底部由圆环(5)和小凸起楔子(401)组成。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垃圾漏斗,其特征在于:所述顶部设有中间镂空水平圆环面,其作用是方便将垃圾漏斗架在垃圾桶、垃圾篓或塑料桶上使用。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垃圾漏斗,其特征在于:所述担架呈横“L”型,其作用是扩大顶部架在垃圾桶、垃圾篓上的口径,使垃圾漏斗可以匹配不同口径的垃圾桶;并可以用来挂有提手塑料袋的提手,横“L”型设计可防止塑料袋提手滑出。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垃圾漏斗,其特征在于:所述圆锥面(2)设为上口大下口小的呈漏斗状,其作用一是方便收集垃圾,垃圾从上大口投入,自动滑入下小口出来,进入套嵌在下口方的塑料袋中;二是外壁口径自下往上,逐渐增大,达到不断撑开塑料袋口目的,方便无提手塑料袋最终卡在大凸起楔子(402)上。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垃圾漏斗,其特征在于:所述大凸起楔子(402)呈“◤”型,其作用一是用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郑宜生
申请(专利权)人:郑宜生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西;36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