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长颈瓶升降转位装置,它包括基座,基座顶部第一凹槽内安装有一固定轴,固定轴设有一空心定位柱,定位柱沿着轴身方向四面凹槽内安装一定位盖,定位盖能沿着凹槽作升降动作,定位柱内部沿轴长方向四面各套设有一橡胶伸缩套,每个橡胶伸缩套一端抵于定位盖底部,另一端抵于定位柱底部,定位盖左右两侧固定有用来夹持长颈瓶颈部的夹持机构,夹持机构随着定位盖沿着凹槽作升降动作,夹持机构包括四个支撑臂,支撑臂支架沿长度方向套设有可充气橡胶套,当橡胶套充气鼓起后,位于相邻两根支架之间的长颈瓶颈部受两侧橡胶套挤压而夹持。本发明专利技术能批量夹持长颈瓶,且将长颈瓶进行升降传动,实现长颈瓶自动批量传输。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长颈瓶升降转位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机械制造
,具体地是一种长颈瓶升降转位装置。
技术介绍
酒类或饮料类瓶子在加工过程中,无论是生产还是检验工序中都需要把成品或瑕疵品集中搬运处理,而人工搬运需要先将瓶子逐个放入包装箱内,然后再通过搬运车整箱搬运转移。因此人工逐个转移瓶子非常不方便,因此本专利技术实现了一种能批量夹持长颈瓶并转移的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长颈瓶升降转位装置,其能批量夹持长颈瓶,且将长颈瓶进行升降传动,实现长颈瓶自动批量传输。本专利技术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它包括基座,基座顶部设有第一凹槽,第一凹槽内安装有一固定轴,固定轴设有一空心定位柱,定位柱通过定位座固定于基座上,定位柱沿着轴身方向四面均开有一凹槽,每个凹槽内安装一定位盖,定位盖能沿着凹槽作升降动作,定位柱内部沿轴长方向四面各套设有一橡胶伸缩套,每个橡胶伸缩套一端抵于定位盖底部,另一端抵于定位柱底部,位于橡胶伸缩套内部的定位柱轴身上均开有出气口,而位于橡胶套伸缩套外部的定位柱轴身上均开有第一进气口,第一进气口与气泵连接,定位盖左右两侧固定有用来夹持长颈瓶颈部的夹持机构,夹持机构随着定位盖沿着凹槽作升降动作,夹持机构包括水平设置的左支撑臂、右支撑臂、前支撑臂及后支撑臂,四个支撑臂位于定位柱四周侧且垂直于定位柱轴向,每个支撑臂上设有两根以上且相互平行的支架,每根支架沿长度方向套设有可充气橡胶套,当橡胶套充气鼓起后,位于相邻两根支架之间的长颈瓶颈部受两侧支架上的橡胶套挤压而夹持。优选地,两两支架之间连接有加强筋,加强筋沿着支架长度方向等距分布。优选地,定位座包括上定位座与下定位座,下定位座固定于基座第一凹槽内,上定位座通过紧固件固定于下定位座,固定轴与下定位座之间设有轴承,定位柱底部固定于上定位座,上定位座套设于固定轴上。优选地,下定位座底部设有叶片,叶片上设有第二进气口,第二进气口与气泵连接,实现气泵驱动叶片旋转,叶片带动下定位座与固定轴旋转。优选地,橡胶套上设有第二进气口,第二进气口与气泵连接,橡胶套通过气泵实现充气与排气。本专利技术是一种长颈瓶升降转位装置,其优点如下:高压气体从第一进气口进入橡胶伸缩套内部,橡胶伸缩套膨胀或收缩,从而推动定位盖作升降动作,夹持机构随定位盖作升降动作,因此实现了夹持机构作升降动作,而定位柱四周的四个橡胶伸缩套均各自连接气泵,即各自控制,互不干涉,因此工作效率与灵活性大幅提高,其中支架数量多个且两两相互平行设置,每个支架均套设有橡胶套,长颈瓶放置于两两支架之间,橡胶套充气膨胀后夹持长颈瓶颈部位置,从而实现长颈瓶批量升降移位,本专利技术特别是针对玻璃长颈瓶,由于玻璃材质质脆易碎,因此本专利技术中用来夹持的橡胶套则能避免直接与玻璃刚性挤压。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全剖视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中夹持机构俯视图。其中,1、基座,2、第一凹槽,3、固定轴,4、夹持机构,41、左支撑臂,42、右支撑臂,43、支架,44、橡胶套,45、加强筋,46、第三进气口,47、前支撑臂,48、后支撑臂,5、定位柱,6、定位座,61、上定位座,62、下定位座,7、定位盖,8、轴承,9、叶片,91、第二进气口,10、长颈瓶,11、橡胶伸缩套,12、出气口,13、第一进气口。具体实施方式下面详细描述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专利技术,而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制。在本专利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轴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专利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制。在本专利技术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专利技术中的具体含义。在本专利技术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上”或“下”可以是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或第一和第二特征通过中间媒介间接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可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或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可以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或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实施例一,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长颈瓶升降转位装置,如图1所示,它包括基座1,基座1顶部设有第一凹槽2,第一凹槽2内安装有一固定轴3,固定轴3设有一空心定位柱5,定位柱5通过定位座6固定于基座1上,定位柱5沿着轴身方向四面均开有一凹槽,每个凹槽内安装一定位盖7,定位盖7能沿着凹槽作升降动作,定位柱5内部沿轴长方向四面各套设有一橡胶伸缩套11,每个橡胶伸缩套11一端抵于定位盖7底部,另一端抵于定位柱5内底部,位于橡胶伸缩套11内部的定位柱5轴身上均开有出气口12,而位于橡胶伸缩套11外部的定位柱5轴身上均开有第一进气口13,第一进气口13分别与气泵连接,每个气泵输出端输出的高压气体通过第一进气口13进入橡胶伸缩套11,橡胶伸缩套11实现周期性膨胀或收缩,从而推动定位盖7升降,定位盖7左右两侧固定有用来夹持长颈瓶10颈部的夹持机构4,夹持机构4随着定位盖7沿着凹槽作升降动作,同时固定轴3带动定位盖7及夹持机构4旋转,夹持机构4包括水平设置的左支撑臂41、右支撑臂42、前支撑臂47及后支撑臂48,左支撑臂41、右支撑臂42、前支撑臂47及后支撑臂48分别位于定位柱5四周侧且垂直于定位柱5轴向,每个支撑臂上均设有两根以上且相互平行的支架43,每根支架43沿长度方向套设有可充气橡胶套44,当橡胶套44充气鼓起后,位于相邻两根支架43之间的长颈瓶10颈部受两侧支架43上的橡胶套44挤压而夹持,因此实现夹持的长颈瓶10升降移位。左支撑臂41、右支撑臂42、前支撑臂47及后支撑臂48均通过紧固件固定于定位盖7顶部两侧。定位座6包括上定位座61与下定位座62,下定位座62固定于基座1第一凹槽2内,上定位座61通过紧固件固定于下定位座62,固定轴3与下定位座62之间设有轴承8,定位柱5底部固定于上定位座61,上定位座61套设于固定轴3上。下定位座62底部设有叶片9,叶片9根部固定于下定位座62,叶片9上设有第二进气口91,第二进气口91与气泵连接,气泵驱动叶片9旋转,叶片9带动下定位座62与固定轴3旋转,同时带动定位柱5旋转,最后定位柱5带动定位盖7旋转,左支撑臂41与右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长颈瓶升降转位装置,其特征在于,它包括基座,基座顶部设有第一凹槽,第一凹槽内安装有一固定轴,固定轴设有一空心定位柱,定位柱通过定位座固定于基座上,定位柱沿着轴身方向四面均开有一凹槽,每个凹槽内安装一定位盖,定位盖能沿着凹槽作升降动作,定位柱内部沿轴长方向四面各套设有一橡胶伸缩套,每个橡胶伸缩套一端抵于定位盖底部,另一端抵于定位柱底部,位于橡胶伸缩套内部的定位柱轴身上均开有出气口,而位于橡胶套伸缩套外部的定位柱轴身上均开有第一进气口,第一进气口与气泵连接,定位盖左右两侧固定有用来夹持长颈瓶颈部的夹持机构,夹持机构随着定位盖沿着凹槽作升降动作,夹持机构包括水平设置的左支撑臂、右支撑臂、前支撑臂及后支撑臂,四个支撑臂位于定位柱四周侧且垂直于定位柱轴向,每个支撑臂上设有两根以上且相互平行的支架,每根支架沿长度方向套设有可充气橡胶套,当橡胶套充气鼓起后,位于相邻两根支架之间的长颈瓶颈部受两侧支架上的橡胶套挤压而夹持。/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长颈瓶升降转位装置,其特征在于,它包括基座,基座顶部设有第一凹槽,第一凹槽内安装有一固定轴,固定轴设有一空心定位柱,定位柱通过定位座固定于基座上,定位柱沿着轴身方向四面均开有一凹槽,每个凹槽内安装一定位盖,定位盖能沿着凹槽作升降动作,定位柱内部沿轴长方向四面各套设有一橡胶伸缩套,每个橡胶伸缩套一端抵于定位盖底部,另一端抵于定位柱底部,位于橡胶伸缩套内部的定位柱轴身上均开有出气口,而位于橡胶套伸缩套外部的定位柱轴身上均开有第一进气口,第一进气口与气泵连接,定位盖左右两侧固定有用来夹持长颈瓶颈部的夹持机构,夹持机构随着定位盖沿着凹槽作升降动作,夹持机构包括水平设置的左支撑臂、右支撑臂、前支撑臂及后支撑臂,四个支撑臂位于定位柱四周侧且垂直于定位柱轴向,每个支撑臂上设有两根以上且相互平行的支架,每根支架沿长度方向套设有可充气橡胶套,当橡胶套充气鼓起后,位于相邻两根支架之间的长颈瓶颈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陆昱森,
申请(专利权)人:宁波市鄞州风名工业产品设计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浙江;33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