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天津大学专利>正文

海上移动平台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158383 阅读:35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0-31 12:27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海上移动平台,包括:海底锚固基础,设置在所述海底锚固基础上部的浮动工作台以及连接所述海底锚固基础和所述浮动工作台的多个拉索。所述海上移动平台具有三种工作形式,分别是固连式,半浮式和全潜式。本发明专利技术所述海上移动平台的海底锚固基础和浮动工作台根据需要分别制造、同时移动,在预定海域通过拉索连接成为一个整体,可根据不同海域水深及海况进行坐底、全潜、漂浮、移位等作业,机动灵活、适应性和实用性强,建造方便,满足岛屿、海边偏远地区、以及海上设施等的生活生产等的多种需求,具有很的好社会效益。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海上移动平台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海上工作平台,尤其涉及一种海上移动平台,属于海上基础设施制造建设

技术介绍
地球上小型岛屿占据了岛屿总量的绝大多数。小型岛屿本身可利用的能源及淡水资源极其有限,而海上远距离的电力传输或淡水运输不经济且不安全,这就给海岛的开发利用和建设改造提出了极大的挑战。现有技术中,已出现利用海上移动工作平台,搭载着常规发电设备甚至是核电站、以及海水淡化设备等,为小型岛屿、以及海边偏远地区的居民、企业、海上作业平台等提供能源、淡水以及其他资源的供应,保障他们的生活和生产。目前正在研究的海上移动工作平台主要有驳船式、全潜坐底式、漂浮式以及人工岛礁式,但已建成并投入使用的,目前只有俄罗斯的“罗蒙诺索夫院士”号驳船式浮动核电站。上述海上移动工作平台具有以下优缺点:驳船式工作平台具有机动灵活的特点,但对于恶劣海况的适应性却有一定的不足;全潜坐底式工作平台的优点是可避免海啸、台风等恶劣海况的影响,但不具备自身移位的功能,需借助大型海工船舶对其进行相应的移动和安装就位,灵活性不强;漂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海上移动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平台包括:海底锚固基础(100),设置在所述海底锚固基础(100)上部的浮动工作台(200)以及连接所述海底锚固基础(100)和所述浮动工作台(200)的多个拉索(131);/n其中,所述海底锚固基础(100)包括:环形的基础箱体(110),限位装置(120),和多个拉索收放装置(130);所述基础箱体(110)中间开设有孔(150);所述限位装置(120)与所述基础箱体(110)同轴的设置在所述基础箱体(110)的顶部,用于将所述浮动工作台(200)与海底锚固基础(100)连接限位;所述拉索收放装置(130)均匀设置在所述基础箱体的外周侧壁上;/n所...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海上移动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平台包括:海底锚固基础(100),设置在所述海底锚固基础(100)上部的浮动工作台(200)以及连接所述海底锚固基础(100)和所述浮动工作台(200)的多个拉索(131);
其中,所述海底锚固基础(100)包括:环形的基础箱体(110),限位装置(120),和多个拉索收放装置(130);所述基础箱体(110)中间开设有孔(150);所述限位装置(120)与所述基础箱体(110)同轴的设置在所述基础箱体(110)的顶部,用于将所述浮动工作台(200)与海底锚固基础(100)连接限位;所述拉索收放装置(130)均匀设置在所述基础箱体的外周侧壁上;
所述浮动工作台(200)包括:工作台本体(210),周向的设置在所述工作台本体(210)的外周且具有向外凸起的尖角的破冰锥环(220),设置在所述工作台本体(210)底部的平台底舱(240),设置在所述平台底舱(240)底部的平台裙板(230),以及设置在所述工作台本体(210)的外周且与所述拉索收放装置(130)对应的拉索连接机构;
所述平台底舱(240)与所述限位装置(120)匹配,其高度不小于所述限位装置(120)的垂直高度;
其中,所述工作台本体(210)为具有双侧壁、双顶壁结构的中空圆柱体,包括用于安装设备的设备主舱,所述设备主舱设置在所述工作台本体的中部,用于调整所述浮动工作台(200)的浮态和稳性的压载水舱,所述压载水舱设置在所述工作台本体的下部;
所述平台裙板(230)与所述海底锚固基础(100)中基础箱体(110)的孔(150)适配,用于插入所述基础箱体的孔留出的海床上。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海上移动平台,其特征在于:
所述海底锚固基础(100)的基础箱体(110)包括环形底板(111)和与所述环形底板同轴设置的环形顶板(112),外环壁板(113)的顶部与所述环形顶板(112)的外周连接,其底部与所述环形底板(111)的外周连接,与所述外环壁板(113)同心的设置一内环壁板(114),所述内环壁板(114)的顶部与所述环形顶板(112)的内缘连接,其底部与所述环形底板(111)的内缘连接;所述基础箱体(110)内设置有沿其圆周中心向外放射设置的多个分隔舱板(115),用于在所述基础箱体(110)的内部形成多个基础舱室,未被限位装置(120)遮挡的所述环形顶板上设置有通孔用于安装水/气进出阀;
所述限位装置(120)包括环形限位内翼板(121)和环形限位外翼板(122),所述环形限位内翼板(121)的上缘与所述环形限位外翼板(122)的上缘连接组成纵向截面为人字形凸起的锥环,所述环形限位内翼板(121)的下缘与所述环形限位外翼板(122)的下缘分别连接在环形顶板(112)上。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海上移动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海底锚固基础(100)还包括基础拉环(140),用于将所述海底锚固基础(100)嵌入海床中;所述基础拉环(140)可拆卸的设置在外环壁板(113)底部,从所述外环壁板底部延伸一连接部用于连接所述外环壁板与基础拉环,所述连接部上设有销孔,所述基础拉环由两个半圆形环体组成,所述两个半圆形环体的两端分别通过销轴铰接在销孔上。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海上移动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海底锚固基础(100)中的基础箱体(110)和/或限位装置(120)的材料选自钢、钢筋混凝土或钢混组合结构中的任意一种或其组合。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海上移动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破冰锥环(220)的纵截面为三角形,且能够在工作台本体(210)的外周上下移动。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海上移动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平台裙板(230)包括多个筋板(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郭耀华丁红岩张浦阳乐丛欢
申请(专利权)人:天津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天津;1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