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伊东平专利>正文

筷子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1581 阅读:249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是一种日常生活中就食用的筷子。筷体上套有一个内径与筷体直径相匹配的软质套筒,套筒的一端开口,另一端封闭。筷体与套筒可以分离及组合,套筒可以更换,这样可以克服病菌通过筷子的传播,这种筷子卫生方便,容易加工制造,与一次性木质筷子相比,成本较低,并可节约大量木材。(*该技术在2001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本技术是一种日常生活中就食用的筷子。目前家庭、餐馆等常用的普通筷子,如用木材、竹子、塑料或金属等制成的筷子,由于许多就食者的交替使用,极易造成多种病菌的传播,使用这种筷子,容易感染疾病。因此这种筷子很不卫生。常用的一次性木质筷子,成本较高,需要消耗大量木材。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筷子,在避免增加木材用量的同时,它能克服病菌通过筷子的传播。上述目的是这样实现的在筷体上套有一个内径与筷体直径相匹配的软质套筒,套筒的内壁与筷体表面之间呈弱性紧帖状态,套筒的一端开口,另一端封闭,封闭端的底面内侧与筷体下端底面接触。这里所说弱性紧帖状态是指当在就食中使用筷子时,由于筷体与套筒之间紧帖,有足够的压力,使得套筒不会松动或脱落,当用力抽拉筷体时,由于这种紧帖较弱,是弱性的,所以可以使套筒与筷体完全分离;也就是说,一方面筷体与套筒之间有足够的压力,另一方面该压力所能产生的摩擦力较弱,起码要弱到可以手动克服。使用筷子时,可以将新的套筒套在筷体上,用完后可以将套筒去掉,再用筷子时,可以套上另外一对新的套筒。由于筷体与套筒可以分离及组合,套筒可以更换,因此这种筷子可以克服病菌通过筷子的传播。这种筷子卫生方便,结构简单,容易加工制造,与一次性木质筷子相比,成本较低,并可节约大量木材。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详细描述。附附图说明图1是依据本技术提供的筷子的组合状态示意图。附图2是附图1所示筷子的套筒与筷体分离状态的示意图。如附图1和附图2所示,筷体可大约分为上部1、中部2和下部3三个部分。软质套筒4的内径与筷体直径相匹配,筷体的垂直截面可以是圆形、多边形或椭圆形等,套筒内壁与筷体表面之间呈弱性紧帖,套筒一端封闭,另一端开口,封闭端5的底面内侧与筷体下端底面接触。开口端6套至筷体的中部。套筒的长度为筷体长度的35-65%。筷体的套有套筒的部分较未套套筒的部分细,半径的差值与套筒4的厚度一致。套筒4的开口端6可以套至筷体上部、中部或下部,套筒长度可以是筷体长度的25-85%,也可以更短或更长一些,套筒越短,使用越方便,同时也节约材料,套筒越长,则更卫生。套筒4可采用有一定弹性的软质材料制成。如可采用无毒橡胶、乳胶,也可以采用经过消毒的塑料制成。用橡胶或乳胶比用塑料的效果更好,因为塑料本身具有毒性。套筒的封闭端5的底面厚度可大于套筒的侧面厚度,这样便于加工制造,同时外观较挺直,而且易于套置组合。套筒的侧面厚度为0.2-1毫米,封闭端底面厚度为0.5-3毫米。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筷子,筷体可大约分为上部1、中部2和下部3三个部分,其特征在于:筷体上套有一个内径与筷体直径相匹配的软质套筒4,套筒内壁与筷体表面之间呈弱性紧贴状态,套筒的一端开口,另一端封闭,封闭端5底面内侧与筷体下端底面接触。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1.一种筷子,筷体可大约分为上部1、中部2和下部3三个部分,其特征在于筷体上套有一个内径与筷体直径相匹配的软质套筒4,套筒内壁与筷体表面之间呈弱性紧贴状态,套筒的一端开口,另一端封闭,封闭端5底面内侧与筷体下端底面接触。2.按权利要求1所述的筷子,其特征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伊东平苏如谦
申请(专利权)人:伊东平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41[中国|河南]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