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循环托盘的组装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6156578 阅读:30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0-31 12:16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循环托盘的组装方法,涉及物流运输技术领域,解决现有木托盘采用钉子钉合连接成型方式不利于木托盘的拆卸和重新组装使用的问题。循环托盘包括面板、连接件和支脚,连接件分别与面板、支脚可拆卸连接,组装方法为:1面板上设置安装孔;2将连接件插入面板安装孔内;3将面板翻转180°;4将支脚对准所述连接件施力使支脚与连接件连接,即完成组装。拆卸方法为:沿步骤4施力的反方向挤压支脚,使支脚完全脱离连接件,取下面板上的连接件。本发明专利技术改变了传统托盘的生产方式,将托盘由装订式改为装配式组装,工艺简单,提高生产效率;本发明专利技术支脚和连接件作为通用件,可实现托盘零件的回收组装,使托盘零件实现循环利用,节约资料。

An assembly method of circulating tray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循环托盘的组装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物流运输
,更具体的是涉及一种循环托盘的组装方法。
技术介绍
中国国家标准《物流术语》对托盘(pallet)的定义是:用于集装、堆放、搬运和运输的放置作为单元负荷的货物和制品的水平平台装置。作为与集装箱类似的一种集装设备,托盘现已广泛应用于生产、运输、仓储和流通等领域,被认为是20世纪物流产业中两大关键性创新之一。托盘作为物流运作过程中重要的装卸、储存和运输设备,与叉车配套使用在现代物流中发挥着巨大的作用。托盘给现代物流业带来的效益主要体现在:可以实现物品包装的单元化、规范化和标准化,保护物品,方便物流和商流。我国每年托盘市场流通保有量2.7亿片,其中木托盘占80%左右,木托盘仍以加工简单便利、成本低廉而占主导地位。繁荣的木托盘需求带来的是木材的严重消耗和废托盘的处理问题。目前木托盘最主要采用的是钉子钉合的连接成型方式,这种连接方式基本都是一次性的,需要破坏性拆卸,且拆卸困难,效率低。这种连接方式不利于木托盘的拆卸重新组装使用。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为了解决现有木托盘采用钉子钉合连接成型方式不利于木托盘的拆卸和重新组装使用的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循环托盘的组装方法。本专利技术为了实现上述目的具体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循环托盘的组装方法,所述循环托盘包括面板、连接件和支脚,所述连接件分别与面板、支脚可拆卸连接,所述组装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在所述面板上设置安装孔;(2)将所述连接件插入所述面板安装孔内;(3)将连接有所述连接件的所述面板翻转180°;(4)将所述支脚对准所述连接件施力使所述支脚与所述连接件相配合连接,完成所述循环托盘的组装。当所述面板为木质材料时,在所述面板上雕刻安装孔,所述安装孔与所述连接件相匹配。本专利技术将连接件通过安装孔插入面板内,连接件的一端卡接在面板安装孔内,连接件的另一端与支脚连接组成托盘,改变了传统托盘的生产方式,将托盘由装订式改为装配式组装,装配工艺简单,提高生产效率;相应地,本专利技术循环托盘的拆卸方法为组装方法的逆过程:沿步骤(4)施力的反方向挤压支脚,使支脚完全脱离连接件,取下面板上的连接件,即完成循环托盘的拆卸过程。拆卸后,将面板、连接件和支脚以零件方式发运,运输成本低;本专利技术支脚和连接件作为通用件,可实现托盘零件的回收组装,使托盘零件实现循环利用,节约资料。优选地,所述步骤(4)中,相邻所述支脚的施力方向相反。即相邻支脚的组装方向相反,使得循环托盘在使用中导致面板和支脚产生相对位移的力的方向相反,合力小,即托盘在使用中面板和支脚不易产生相对位移。优选地,所述连接件包括设有卡板、竖板和卡接件,所述竖板一端与卡板固定连接,所述竖板另一端与卡接件一体成型,所述卡接件端部间距大于安装孔的贯穿孔端部间距,所述支脚上设有与卡接件相匹配的卡位孔,所述卡接件与卡位孔可拆卸连接。面板为木质材料,连接件为塑料,先在面板上雕刻加工矩形卡板孔,再在卡板孔上雕刻贯穿孔。所述连接件为“π”型,所述竖板和卡接件均有两个,组装时,卡板位于安装孔的卡板孔处,由于两个卡接件两端外部间距大于两个贯穿孔两端部间距,挤压两个竖板使两个卡接件外端部间距小于或等于安装孔贯穿孔外端部间距,卡接件穿过贯穿孔,且卡接件与卡板分别位于面板两侧,连接件塑料弹性恢复部分形变,卡接件卡接于贯穿孔处,使得连接件与面板卡接牢固。卡板包括水平板和位于水平板两侧的倾斜板,所述倾斜板向安装孔内部倾斜,装配时所述倾斜板与面板先接触,水平板悬空,使得连接件的上表面为拱形,装配支脚时拱形结构产生弹性变形张力,张力垂直于面板,使得面板、支脚与连接件装配更牢固可靠。同时,塑料支脚对连接件的拱形上表面产生的向下的弹性变形张力,使得组装完成后卡板与面板上表面平整便于实际流通使用。优选地,所述卡接件的横截面为扇环形,所述卡位孔的横截面为与卡接件相匹配的扇环形,所述卡接件的扇环形内径小于卡位孔扇环形的内径,所述卡位孔为盲孔,所述卡位孔上端一侧与支脚上表面连通。卡接件从卡位孔的贯通处插入卡位孔,实现卡接件与卡位孔的可拆卸连接,卡位孔上端一侧与支脚上表面连通便于连接件在装配时移动。优选地,当所述支脚与所述连接件相配合时,所述卡接件扇环形的圆心与卡位孔扇环形的圆心重合。使得支脚与连接件的装配更牢固可靠。优选地,所述卡接件扇环形的圆心角为220°-240°。使得支脚与连接件在装配完成之后不易滑脱,进一步使支脚与连接件装配牢固可靠。优选地,所述卡位孔包括相连通的竖槽和扇环形槽,所述竖槽上端与支脚上表面连通,所述扇环形槽的横截面为扇环形,所述竖槽与竖板相匹配,所述扇环形槽与卡接件相匹配。装配完成时,所述连接件的竖板上部穿过面板安装孔,所述连接件的竖板下部卡接于竖槽内。优选地,所述卡接件包括中部卡接件和位于中部卡接件两端的端部卡接件,所述中部卡接件的半径相等,所述端部卡接件的半径从端部卡接件与中部卡接件的连接处向端部逐渐增大,即端部卡接件呈喇叭形。相应地,所述卡位孔包括中部卡位孔和位于中部卡位孔两端的端部卡位孔,所述中部卡位孔的半径相等,所述端部卡位孔的半径从端部卡位孔与中部卡位孔的连接处向端部卡位孔逐渐增大,即端部卡位孔呈喇叭形。这样设置对步骤(4)中连接件的卡接件插入支脚的卡位孔中起到导向作用。优选地,所述步骤(4)中,将支脚的卡位孔对准连接件的卡接件施力挤压支脚,使卡位孔与卡接件卡接。优选地,所述支脚包括多个支撑块和多个支撑条,多个所述支撑块由支撑条一体连接组成支脚,每个所述支撑块上均设有与卡接件相匹配的卡位孔,所述支撑条上表面为拱形方便叉车和液压车进叉。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如下:1.本专利技术将连接件通过安装孔插入面板内,连接件的一端卡接在面板安装孔内,连接件的另一端与支脚连接组成托盘,改变了传统托盘的生产方式,将托盘由装订式改为装配式组装,组装工艺简单,提高生产效率;相应地,本专利技术循环托盘的拆卸方法为组装方法的逆过程:沿步骤(4)施力的反方向挤压支脚,使支脚完全脱离连接件,取下面板上的连接件,即完成循环托盘的拆卸过程。拆卸后,将面板、连接件和支脚以零件方式发运,运输成本低;本专利技术支脚和连接件作为通用件,可实现托盘零件的回收组装,使托盘零件实现循环利用,节约资料。2.本专利技术步骤(4)中将支脚的卡位孔对准连接件的卡接件施力挤压支脚时,由于卡接件的扇环形内径小于卡位孔扇环形的内径使卡接件与卡位孔过盈配合,支脚与连接件连接更牢固可靠。3.本专利技术步骤(4)中,相邻所述支脚的施力方向相反。即相邻支脚的组装方向相反,使得循环托盘在使用中导致面板和支脚产生相对位移的力的方向相反,合力小,即托盘在使用中面板和支脚不易产生相对位移。4.本专利技术当所述支脚与所述连接件相配合时,所述卡接件扇环形的圆心与卡位孔扇环形的圆心重合,使得支脚与连接件的装配更牢固可靠;卡接件扇环形的圆心角为220°-240°,使得支脚与连接件在组装完成之后不易滑脱,进一步使支脚与连接件组装牢固可靠。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面板设置安装孔后的结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循环托盘的组装方法,所述循环托盘包括面板、连接件和支脚,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件分别与面板、支脚可拆卸连接,所述组装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在所述面板上设置安装孔;(2)将所述连接件插入所述面板安装孔内;(3)将连接有所述连接件的所述面板翻转180°;(4)将所述支脚对准所述连接件施力使所述支脚与所述连接件相配合连接,完成所述循环托盘的组装。/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循环托盘的组装方法,所述循环托盘包括面板、连接件和支脚,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件分别与面板、支脚可拆卸连接,所述组装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在所述面板上设置安装孔;(2)将所述连接件插入所述面板安装孔内;(3)将连接有所述连接件的所述面板翻转180°;(4)将所述支脚对准所述连接件施力使所述支脚与所述连接件相配合连接,完成所述循环托盘的组装。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循环托盘的组装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4)中,相邻所述支脚的施力方向相反。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循环托盘的组装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件包括设有卡板、竖板和卡接件,所述竖板一端与卡板固定连接,所述竖板另一端与卡接件一体成型,所述卡接件端部间距大于安装孔的贯穿孔端部间距,所述支脚上设有与卡接件相匹配的卡位孔,所述卡接件与卡位孔可拆卸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循环托盘的组装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卡接件的横截面为扇环形,所述卡位孔的横截面为与卡接件相匹配的扇环形,所述卡接件的扇环形内径小于卡位孔扇环形的内径,所述卡位孔为盲孔,所述卡位孔上端一侧与支脚上表面连通。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循环托盘的组装方法,其特征在于,当所述支脚与所述连接件相配合时,所述卡接件扇环形的圆心与卡位孔扇...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强
申请(专利权)人:四川盘流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四川;5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