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便于新能源汽车维修的机械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156220 阅读:46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0-31 12:14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便于新能源汽车维修的机械设备,其包括:底板;躺板,所述躺板固定连接于所述底板上端;靠背板,所述靠背板布置于所述底板上端,所述靠背板与所述躺板转动连接,并且通过靠背调节机构与所述底板连接;滚轮,四个所述滚轮连接于所述底板下端;防护栏,所述防护栏通过升降机构连接于所述底板侧端。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控制靠背板角度调节,同时实现设备的固定,并提供防护措施,操作方便,增强维修操作性,提高作业效率,提升安全性和舒适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便于新能源汽车维修的机械设备
本专利技术涉及汽车维修领域,具体地说,涉及一种便于新能源汽车维修的机械设备。
技术介绍
新能源汽车是指采用非常规的车用燃料作为动力来源(或使用常规的车用燃料、采用新型车载动力装置),综合车辆的动力控制和驱动方面的先进技术,形成的技术原理先进、具有新技术、新结构的汽车;随着新能源汽车的使用量和需求量的增加,人们对于汽车的保养和维修质量的要求和标准也越来越高,新能源汽车维修主要采用躺板车设备,维修人员躺在躺板车上进入车底查看并进行维修,维修人员采用平躺姿势,操作性不好,同时在工作人员维修时设备易产生移动,影响维修操作,具有一定危险性。
技术实现思路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便于新能源汽车维修的机械设备,在到达维修位置后,对靠背板角度进行调节,同时实现设备的固定,并提供防护措施,操作方便,增强维修操作性,提高作业效率,提升安全性和舒适度;其包括:底板;躺板,所述躺板固定连接于所述底板上端;靠背板,所述靠背板布置于所述底板上端,所述靠背板与所述躺板转动连接,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便于新能源汽车维修的机械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n底板(1);/n躺板(2),所述躺板(2)固定连接于所述底板(1)上端;/n靠背板(3),所述靠背板(3)布置于所述底板(1)上端,所述靠背板(3)与所述躺板(2)转动连接,并且通过靠背调节机构(6)与所述底板(1)连接;/n滚轮(4),四个所述滚轮(4)连接于所述底板(1)下端;/n防护栏(5),所述防护栏(5)通过升降机构(7)连接于所述底板(1)侧端。/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便于新能源汽车维修的机械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
底板(1);
躺板(2),所述躺板(2)固定连接于所述底板(1)上端;
靠背板(3),所述靠背板(3)布置于所述底板(1)上端,所述靠背板(3)与所述躺板(2)转动连接,并且通过靠背调节机构(6)与所述底板(1)连接;
滚轮(4),四个所述滚轮(4)连接于所述底板(1)下端;
防护栏(5),所述防护栏(5)通过升降机构(7)连接于所述底板(1)侧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便于新能源汽车维修的机械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靠背调节机构(6)包括:
电机箱(61),所述电机箱(61)连接于所述底板(1)下端;
第一转轴(62),两个所述第一转轴(62)一端与所述电机箱(61)输出端连接,其中一个所述第一转轴(62)另一端与所述升降机构(7)连接;
第一齿轮(63),所述第一齿轮(63)固定连接于所述第一转轴(62)上;
齿条座(64),所述齿条座(64)滑动连接于所述底板(1)下端,并且其与所述第一齿轮(63)啮合;
第一连接杆(65),所述第一连接杆(65)一端与所述齿条座(64)连接,靠近所述靠背板(3)布置,所述第一连接杆(65)另一端与第二连接杆(67)转动连接;
第一连接座(66),所述第一连接座(66)固定连接于所述底板(1)下端,并与所述第一连接杆(65)滑动连接;
第二连接杆(67),所述第二连接杆(67)一端与所述第一连接杆(65)连接,所述第二连接杆(67)另一端与所述靠背板(3)转动连接;
第二齿轮(68),所述第二齿轮(68)固定连接于其中一个所述第一转轴(62)上,并且与所述第一齿轮(63)平行布置;
第二转轴(69),所述第二转轴(69)与所述第一转轴(62)平行布置,所述第二转轴(69)一端与所述电机箱(61)转动连接;
第三齿轮(610),所述第三齿轮(610)固定连接在所述第二转轴(69)上,并且其与所述第二齿轮(68)啮合;
第一皮带轮(611),所述第一皮带轮(611)固定连接于所述第二转轴(69)上,并且与所述第三齿轮(610)平行布置;
第二连接座(612),所述第二连接座(612)与所述第二转轴(69)另一端转动连接;
皮带(613),所述皮带(613)套设在所述第一皮带轮(611)上,并且与滚轮锁止机构(8)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便于新能源汽车维修的机械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升降机构(7)包括:
第一壳体(71),所述第一壳体(71)连接于所述底板(1)下端,
第一锥齿轮(72),所述第一锥齿轮(72)布置于所述第一壳体(71)内部,并且连接于所述第一转轴(62)一端,所述第一转轴(62)穿设所述第一壳体(71)设置;
第三转轴(73),所述第三转轴(73)连接与所述第一壳体(71)内,并且垂直所述第一转轴(62)设置;
第二锥齿轮(74),所述第二锥齿轮(74)连接于所述三转轴(73)上,并且与所述第一锥齿轮(72)啮合;
第四齿轮(75),所述第四齿轮(75)连接于所述第三转轴(73)一端,并且与所述第二锥齿轮(74)平行布置;
第五齿轮(76),所述第四齿轮(76)连接于所述第三转轴(73)另一端,并且与所述第二锥齿轮(74)平行布置;
第三连接座(77),所述第三连接座(77)连接于所述底板(1)侧端,所述第三连接座(77)与所述防护栏(5)滑动连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邵志敏于湛贡恩忠王新涛肖伟勇苏祥铭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职业技术学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