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物联智能扭矩激增旋角监控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6156145 阅读:44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0-31 12:13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物联智能扭矩激增旋角监控装置,包括扳手本体、压力信号计算模块、坐标系计算模块;压力信号计算模块对反作用力进行数据计算以识别反作用力拐点并发出触发信号;坐标系计算模块接收压力信号计算模块发出的触发信号、并对扳手本体围绕坐标轴点的旋转角度进行记录和监控,并发出提示信号;本发明专利技术的激增旋角监控装置通过集成在扳手本体内的压力信号计算模块和坐标系计算模块,当该装置对紧固件进行紧固时,通过压力信号计算模块采集的反作用力情况获得力值激增点,并发出触发信号;通过坐标系计算模块采集扳手紧固时旋转角度,获得提示信号,通过对触发信号和提示信号的整合,能够有效控制紧固的准确度,降低对作业人员的技能要求。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物联智能扭矩激增旋角监控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工业制造
,尤其涉及一种物联智能扭矩激增旋角监控装置。
技术介绍
目前在工业制造行业领域内,产品质量管控手段开始应用物联网技术通过信息化数据采集及分析监控产品制造过程符合工艺制造流程以保证完工产品的品质标准提升,而产品的紧固效果也将是机械产品中极为重要的质量管控项目点,现有紧固方式及紧固标准除扭矩验证以外还在大量应用力矩激增点后再旋转指定角度作为紧固到位的依据。而力矩激增点旋转角度是由人手触感反作用力的变化来识别力矩激增位置,所以因作业人员的技能熟练程度和使用工具力臂的长短都会对激增点的识别造成较大影响,为最终影响产品品质。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通过物联网手段,使用电子设备与网络信息化相融合,使用智能设备解决作业人员的技能熟练程度和使用工具力臂的长短对确定矩激增点不准确的问题、通过物联信息实时相应的手段监控施工作业过程扭动角度以解决力矩激增点后旋转角度不便于确定和保障的问题、最终实现应用物联科技手段对工业制造过程中产品品质保障的智能化和信息化,降低作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物联智能扭矩激增旋角监控装置,其特征在于,该装置包括:/n扳手本体(1);/n集成于所述扳手本体(1)内的压力信号计算模块(2);以及/n与所述压力信号计算模块(2)通信连接的坐标系计算模块(3);/n所述压力信号计算模块(2)靠近扳手本体(1)的施力端以接收施力过程产生的反作用力、并对反作用力进行数据计算以识别反作用力拐点并发出触发信号;/n所述坐标系计算模块(3)接收所述压力信号计算模块(2)发出的触发信号、并对所述扳手本体(1)围绕坐标轴点的旋转角度进行记录和监控,并发出提示信号;/n该装置还包括:/n集成于所述扳手本体(1)内的控制和显示模块(4);/n所述压力信号计算模块(2...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物联智能扭矩激增旋角监控装置,其特征在于,该装置包括:
扳手本体(1);
集成于所述扳手本体(1)内的压力信号计算模块(2);以及
与所述压力信号计算模块(2)通信连接的坐标系计算模块(3);
所述压力信号计算模块(2)靠近扳手本体(1)的施力端以接收施力过程产生的反作用力、并对反作用力进行数据计算以识别反作用力拐点并发出触发信号;
所述坐标系计算模块(3)接收所述压力信号计算模块(2)发出的触发信号、并对所述扳手本体(1)围绕坐标轴点的旋转角度进行记录和监控,并发出提示信号;
该装置还包括:
集成于所述扳手本体(1)内的控制和显示模块(4);
所述压力信号计算模块(2)和所述坐标系计算模块(3)均与所述控制与显示模块(4)通信连接;
所述控制与显示模块(4)接收到所述触发信号和提示信号并发出提示警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物联智能扭矩激增旋角监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扳手本体(1)一端被配置为转换接头(101);
所述扳手本体(1)通过所述转换接头(101)安装扳头(102)或扭棘轮头;
所述扳手本体(1)通过所述扳头(102)或扭棘轮头与待紧固的紧固件匹配以紧固该紧固件;
所述扳手本体(1)通过所述扳头(102)或扭棘轮头与所述紧固件的配合获得紧固的反作用力和旋转角度。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物联智能扭矩激增旋角监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压力信号计算模块(2)集成于靠近所述转换接头(101)的位置。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物联智能扭矩激增旋角监控装置,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沈志超赵庆贺
申请(专利权)人:中车长春轨道客车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吉林;2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