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现模块化可渗透反应墙的方法及吨袋技术

技术编号:26154701 阅读:55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0-31 12:05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一种实现模块化可渗透反应墙的方法及吨袋,方法包括:挖掘深度达到不透水层以下的地下槽孔;在地下槽孔中安置由混凝土预制而成的外框装置,外框装置包括带有供水流出的预设渗流孔的多个框体单元;利用专用吊具将呈袋状且外部带有横向加固带的多个吨袋分别安置在外框装置的多个框体单元中,吨袋内装有用于去除地下水中污染物组分的反应介质;其中,利用吨袋的自变形作用,使吨袋的横向加固带与框体单元的内表面紧密接触,以便阻断框体单元与吨袋之间的过水通道,形成地下水通过预设渗流孔流动的模块化可渗透反应墙。本发明专利技术方法,可实现在复杂地层条件或较深部位地下水可渗透反应墙的构建,各装置可重复使用,处理环保,成本低。

The method and ton bag of realizing modular permeable reaction wall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实现模块化可渗透反应墙的方法及吨袋
本专利技术涉及环境治理的地下水和土壤污染修复治理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实现模块化可渗透反应墙的方法及其吨袋。
技术介绍
地下水可渗透反应墙是一种实现地下水和土壤污染修复治理的原位处理系统,具体来说土壤中地下水经过可渗透反应墙后,地下水中的重金属或有机物与反应墙内修复介质产生降解、沉淀和吸附等一系列的物理或化学或生物作用,实现对地下水的修复,以达到一定排放指标,是一种利用自然或人工制造的地下水水力梯度来实现的原位修复方法。目前公开可见的关于地下水可渗透反应墙的做法都是集中在地表浅层地下水的处理,无法实现复杂地质条件、受污染地下水或土壤较深的修复情况;而且,通用的地下水渗透反应墙,都会出现地下水反应墙的修复功能钝化,修复效率变差的实际问题,这种情况下,必然存在污染治理不彻底的问题;此外,渗透反应墙更换反应介质基本上需要重新安装反应墙系统,常用大开挖方式,很难对修复介质进行规范处理,这就存在二次污染的问题,且这一缺点很大程度制约了地下水可渗透反应墙的推广和使用。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就是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提供一种实现模块化可渗透反应墙的方法及其吨袋,该方法可实现在复杂地层条件或较深部位地下水渗透反应墙的构建,且采用的吨袋能实现水下叠放,可重复使用且容易更换,处理更环保,成本低。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一方面提供一种实现模块化可渗透反应墙的方法,包括:在水下挖掘深度达到不透水层以下的地下槽孔;在地下槽孔中安置由混凝土预制而成的外框装置,所述外框装置包括带有供水流出的预设渗流孔的多个框体单元;利用专用吊具将呈袋状且外部带有横向加固带的多个吨袋分别安置在外框装置的多个框体单元中,所述吨袋内装有用于去除地下水中污染物组分的反应介质;其中,利用吨袋的自变形作用,使吨袋的横向加固带与框体单元的内表面紧密接触,以便阻断框体单元与吨袋之间的过水通道,形成地下水通过预设渗流孔流动的模块化可渗透反应墙。其中,利用专用吊具将吨袋安置在框体单元中时,包括使专用吊具快速定位与连接吨袋的方法。其中,使专用吊具快速定位与连接吨袋包括:将专用吊具吊至吨袋上方并逐渐下放,以便专用吊具底部接近吨袋上部;在专用吊具底部接近吨袋上部的过程中,利用安装在专用吊具下部的位置检测元件检测专用吊具相对吨袋的位置信息,并将检测到的位置信息发送给控制系统;控制系统接收所述位置信息后对其进行处理,若处理结果表明专用吊具相对吨袋的位置符合预设位置要求时,将专用吊具与吨袋连接。其中,将专用吊具与吨袋连接包括:将专用吊具底部的底靴插入在吨袋上部的中心吊孔中;旋转专用吊具,以便底靴上的导引锁口旋入到吨袋中心吊孔周边的卡柱上,将专用吊具与吨袋连接在一起;移动专用吊具,以利用专用吊具将吨袋安置在框体单元中。其中,专用吊具与吨袋连接后,还包括使吨袋快速定位框体单元的方法,以将吨袋快速安置在框体单元中。其中,所述吨袋快速定位框体单元包括:将吨袋吊至框体单元上方并逐渐下放,以便吨袋底部接近框体单元上部;在吨袋底部接近框体单元上部的过程中,利用安装在吨袋下部的位置检测元件检测吨袋相对框体单元的位置信息,并将检测到的位置信息发送给控制系统;控制系统接收所述位置信息后对其进行处理,若处理结果表明吨袋相对框体单元的位置符合预设位置要求时,将吨袋下放到框体单元中。优选的,所述吨袋包括:由纺织布或无纺布制作而成的袋体;设置在袋体上且沿袋体纵向延伸的纵向加固带;设置在袋体上部的进料口,通过进料口朝袋体内装填所述反应介质;设置在袋体上部中心处以便于专用吊具吊装吨袋的吊装套件;其中,所述横向加固带设置在袋体上且沿袋体横向环绕袋体。优选的,所述吊装套件包括:安置在袋体上且由其上部中心处插入到袋体内部的中空钢管;与钢管顶部平齐且与钢管外壁固定连接的环状板;固定安装在环状板四周的用于固定连接吨袋的多个吊带卸扣;设置在钢管内壁且位于其上部的卡柱。其中,所述框体单元为由混凝土、多个横向钢筋和多个竖向钢筋浇注形成的至少侧面封闭的单元,单元内部具有沿水平方向平行布置的多个框格,所述吨袋安置在框格内。其中,所述多个框体单元沿地下槽孔的长度延伸方向依次安置,通过在左右相邻的两框体单元之间安置的止水装置,将多个框体单元连接形成连续型模块化可渗透反应墙。或者,所述多个框体单元沿地下槽孔的宽度方向前后安置,通过在前后相邻的两框体单元之间安置的止水装置,将多个框体单元连接形成导门式模块化可渗透反应墙。或者,所述多个框体单元沿地下槽孔的长度、宽度方向依次安置,通过在相邻的两框体单元之间安置的止水装置,将多个框体单元连接形成大流量导门式模块化可渗透反应墙。其中,所述外框装置包括用于与所述地下槽孔底部接触的封底框体单元,其为由混凝土、多个横向钢筋、多个纵向钢筋和多个竖向钢筋浇注形成的侧面与底部封闭的框节。进一步的,所述外框装置还包括用于与所述封底框体单元的上部固定连接的标准框体单元,其为由混凝土、多个横向钢筋、多个纵向钢筋和多个竖向钢筋浇注形成的侧面封闭的框节。优选的,所述封底框体单元与所述标准框体单元间设有便于两者对接的对位结构。其中,所述止水装置具有止水固定部和从止水固定部朝外倾斜延伸且带有弧形面的凸体部,所述弧形面作为迎接污染水体来流的迎水面,且止水固定部与两相邻框体单元的第一框体单元的表面固定连接,凸体部末端与两相邻框体单元的第二框体单元的表面紧密接触。其中,所述止水装置包括由弹性材料制成的一个或多个止水单元。其中,所述凸体部由其与所述止水固定部的连接处相对止水固定部朝外呈弧形延伸。其中,所述凸体部包括相对止水固定部朝外呈弧形延伸的第一弧形面和第二弧形面。优选的,第二弧形面的曲率半径大于第一弧形面的曲率半径。其中,所述止水装置包括一个止水单元,或者包括同向组合的两个或多于两个的止水单元,或者,包括对向组合的一组或多组止水单元,每组止水单元包括两个止水单元。其中,所述止水单元凸体部的第一弧形面作为所述迎水面,或者,所述止水单元凸体部的第二弧形面作为所述迎水面。其中,所述凸体部第一弧形面的靠近止水固定部处设置有止水变形孔。进一步的,止水变形孔内安置可变形的第一变形元件,以便第一变形元件变形后挤压止水单元,使止水单元过盈安置在相邻两个框体单元之间以阻断过水通道。其中,所述凸体部第二弧形面的靠近末端处设置有沿其径向朝外突出的尾脊。其中,对向组合的两个止水单元的第一弧形面之间围成容纳腔。进一步的,容纳腔内安置可变形的第二变形元件,以便第二变形元件变形后挤压止水单元,使止水单元过盈安置在相邻两个框体单元之间以阻断过水通道。此外,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一种模块化可渗透反应墙的吨袋,其包括:呈袋状且可自变形的袋体,用于安置在模块化可渗透反应墙预制的外框装置的框体单元内,其内部用于盛装可去除地下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实现模块化可渗透反应墙的方法,包括:/n挖掘深度达到不透水层以下的地下槽孔;/n在地下槽孔中安置由混凝土预制而成的外框装置,所述外框装置包括带有供水流出的预设渗流孔的多个框体单元;/n利用专用吊具将呈袋状且外部带有横向加固带的多个吨袋分别安置在外框装置的多个框体单元中,所述吨袋内装有用于去除地下水中污染物组分的反应介质;/n其中,利用吨袋的自变形作用,使吨袋的横向加固带与框体单元的内表面紧密接触,以便阻断框体单元与吨袋之间的过水通道,形成地下水通过预设渗流孔流动的模块化可渗透反应墙。/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实现模块化可渗透反应墙的方法,包括:
挖掘深度达到不透水层以下的地下槽孔;
在地下槽孔中安置由混凝土预制而成的外框装置,所述外框装置包括带有供水流出的预设渗流孔的多个框体单元;
利用专用吊具将呈袋状且外部带有横向加固带的多个吨袋分别安置在外框装置的多个框体单元中,所述吨袋内装有用于去除地下水中污染物组分的反应介质;
其中,利用吨袋的自变形作用,使吨袋的横向加固带与框体单元的内表面紧密接触,以便阻断框体单元与吨袋之间的过水通道,形成地下水通过预设渗流孔流动的模块化可渗透反应墙。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利用专用吊具将吨袋安置在框体单元中时,包括使专用吊具快速定位与连接吨袋的方法。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使专用吊具快速定位与连接吨袋包括:
将专用吊具吊至吨袋上方并逐渐下放,以便专用吊具底部接近吨袋上部;
在专用吊具底部接近吨袋上部的过程中,利用安装在专用吊具下部的位置检测元件检测专用吊具相对吨袋的位置信息,并将检测到的位置信息发送给控制系统;
控制系统接收所述位置信息后对其进行处理,若处理结果表明专用吊具相对吨袋的位置符合预设位置要求时,将专用吊具与吨袋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将专用吊具与吨袋连接包括:
将专用吊具底部的底靴插入在吨袋上部的中心吊孔中;
旋转专用吊具,以便底靴上的导引锁口旋入到吨袋中心吊孔周边的卡柱上,将专用吊具与吨袋连接在一起;
移动专用吊具,以利用专用吊具将吨袋安置在框体单元中。


5.根据权利要求2-4任一项所述的方法,专用吊具与吨袋连接后,还包括使吨袋快速定位框体单元...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徐方才孙亮杨晓蓉江志安李云松赵明华苗志斌胡微刘健赵克欣叶玉麟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水电基础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天津;1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