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人工结构超声换能器以及超声装置
本申请涉及超声
,特别涉及一种人工结构超声换能器和超声装置。
技术介绍
超声是一种机械波,其是由物体(声源)振动产生,并通过压缩和膨胀媒质进行传播。医学超声通常是指频率在20kHz到100MHz区间内的声波。超声除了具有波的一般属性,还有一个重要特点,其在水、肌肉等人体组织内的衰减很小,可以抵达较深的人体组织。医学超声波与人体组织相互作用,主要应用了声波与物质相互作用的基本物理特性。超声具有波动效应、力学效应和热效应等三大声学效应,这些效应在生物医学中有着重要的应用或重大潜力。传统的超声基于波动效应,已经发展成为具有成像诊断主要技术手段。波动效应可用于B超、彩超、造影等在临床具有十分广泛应用的超声成像诊断技术。聚焦超声换能器能直接产生所需要的聚焦声场,称为主动式声波聚焦。常见的换能器声波聚焦方式有凹球面自聚焦、平面阵列换能器和凹面阵列换能器。人工结构也可以实现声波调控,是因为声波遇到物体(人工结构)发生一系列波动效应,并通过反射、折射、衍射、干涉等多种相互作用,产生不同的声波效果 ...
【技术保护点】
1.人工结构超声换能器,其特征在于,包括依次连接的压电材料层、匹配层和聚焦透镜,所述聚焦透镜用于对声波进行聚焦,且所述聚焦透镜的材料为声学软材料。/n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1.人工结构超声换能器,其特征在于,包括依次连接的压电材料层、匹配层和聚焦透镜,所述聚焦透镜用于对声波进行聚焦,且所述聚焦透镜的材料为声学软材料。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人工结构超声换能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聚焦透镜于远离所述匹配层的表面上形成中心环部和多个第一环部,所述第一环部与所述中心环部相间隔,各所述第一环部同心且相间隔设置,所述第一环部的内侧形成同心且相互间隔的多个第二环部;所述第二环部相对于所述中心环部和所述第一环部突出或凹陷。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人工结构超声换能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聚焦透镜于朝向所述匹配层的表面上形成中心环部和多个第一环部,所述第一环部与所述中心环部相间隔,各所述第一环部同心且相间隔设置,所述第一环部的内侧形成同心且相互间隔的多个第二环部;所述第二环部相对于所述中心环部和所述第一环部突出或凹陷。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人工结构超声换能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环部相对于所述中心环部和所述第一环部突出,所述匹配层的朝向所述聚焦透镜的表面上形成多个同心且相间隔的配合环,所述配合环对应插入所述中心环部和所述第一环部内;
或者,所述第二环部相对于所述中心环部和所述第一环部凹陷,所述匹配层的朝向所述聚焦透镜的表面上形成多个同心且相间隔的配合环,所述配合环对应插入所述第二环部内。
5.根据权利要求2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人工结构超声换能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中心环部、第一环部和第二环部的宽度由如下公式确定:
技术研发人员:蔡飞燕,夏向向,李永川,郑海荣,周慧,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