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建筑垃圾分类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建筑垃圾分类设备领域,具体为一种建筑垃圾分类装置。
技术介绍
建筑垃圾是指建设、施工单位或个人队各类建筑物、构筑物、管网等进行建设、铺设或拆除、修缮过程中所产生得渣土、弃土、弃料、余泥及其他废弃物,目前,我国建筑垃圾的数量已占到城市垃圾总量的30%-40%。以500-600吨/万平方米的标准推算,到2020年,我国还将新增建筑面积约300亿平方米,新产生的建筑垃圾将是一个令人震撼的数字。然而,绝大部分建筑垃圾未经任何处理,便被施工单位运往郊外或乡村,露天堆放或填埋,耗用大量的征用土地费、垃圾清运费等建设经费,同时,清运和堆放过程中的遗撒和粉尘、灰砂飞扬等问题又造成了严重的环境污染。目前在对建筑垃圾进行处理时,通常是对建筑垃圾进行粉碎处理,并未对粉碎过后的垃圾进行分类处理,尤其是对于建筑垃圾中含有的铁质金属未进行回收,容易造成金属污染,回收利用率低,造成资源的浪费,在进行对建筑垃圾粉碎后经过过滤网过滤时,过滤面积往往只能局限于部分区域,会造成过滤网的堵塞,影响过滤效率,因此亟需一种建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建筑垃圾分类装置,包括底板(1)和壳体(2),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1)的底面固定连接有万向轮(11),底板(1)的左右两表面开设有矩形槽一(12),两个所述矩形槽一(12)的内部固定连接有弹簧一(13),且弹簧一(13)的数量为六个,底板(1)上表面的右部固定连接有推杆(14),所述壳体(2)内部的上部分设置有破碎滚轮,壳体(2)的上表面开设有进料口(21),壳体(2)前表面的下部开设有矩形通口(22),壳体(2)右表面的中部开设有圆形槽一(23),壳体(2)右表面的中部开设有圆形槽二(24),壳体(2)后表面的中部开设有矩形槽二(28),壳体(2)内壁的左右侧均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建筑垃圾分类装置,包括底板(1)和壳体(2),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1)的底面固定连接有万向轮(11),底板(1)的左右两表面开设有矩形槽一(12),两个所述矩形槽一(12)的内部固定连接有弹簧一(13),且弹簧一(13)的数量为六个,底板(1)上表面的右部固定连接有推杆(14),所述壳体(2)内部的上部分设置有破碎滚轮,壳体(2)的上表面开设有进料口(21),壳体(2)前表面的下部开设有矩形通口(22),壳体(2)右表面的中部开设有圆形槽一(23),壳体(2)右表面的中部开设有圆形槽二(24),壳体(2)后表面的中部开设有矩形槽二(28),壳体(2)内壁的左右侧均开设有矩形槽三(27),壳体(2)内壁的左右两侧均开设有矩形槽四(25),两个所述矩形槽四(25)内均固定连接有弹簧二(26),壳体(2)右表面的中部固定连接有一个支撑板(6),支撑板(6)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电机支撑架(61),支撑板(6)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支撑杆(62),所述壳体(2)的内部设置有一个除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除铁装置包括轴承(4)、矩形块一(7)和收集箱一(8);
所述壳体(2)的内部设置有一个过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滤装置包括过滤网框架(5)、电机(3)和收集箱二(9)。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建筑垃圾分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轴承一(4)设置在圆形槽二(24)内,轴承一(4)的右端套接连接有一个转动轴一(41),轴承一(4)的左端固定连接有圆柱(42),所述圆柱(42)的侧表面固定连接有一个刮片(43)。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建筑垃圾分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矩形块一(7)设置在壳体(2)内,矩形块一(7)的后表面与壳体(2)内壁的后面固定连接,矩形块一(7)的前表面固定连接有磁铁块(71),所述刮片(43)与磁铁块一(71)刚好接触。
4.根据权利...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