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多孔塑料非均相催化剂载体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技术

技术编号:26153909 阅读:45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0-31 12:00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多孔塑料非均相催化剂载体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所述催化剂载体为药片样圆柱结构其制备方法和用途。本发明专利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制备的催化剂提升了非均相催化剂载体的强度和负载量,制备工艺简便且制备过程中并未引入对于环境不友好的溶剂,环保效果更佳,具有良好的工业化生产潜力。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多孔塑料非均相催化剂载体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本专利技术涉及非均相催化剂负载
,具体涉及一种多孔塑料非均相催化剂载体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技术介绍
非均相催化在化学品生产中至关重要。非均相催化剂通常是通过将纳米级活性催化剂(通常是贵金属)沉积到多孔无机载体(例如TiO2,Al2O3和分子筛)上来制备的。但是非均相催化剂存在以下几个缺点:一是非均相催化剂的活性和选择性往往不如均相催化剂,主要是活性位分散度下降以及存在扩散阻力,同时固载化导致活性中心微化学环境发生变化;二是虽然非均相催化剂在气相反应中非常成功,但对于溶液相反应并不理想。许多无机催化剂载体(例如Al2O3)具有很高的硬度,但当它们是多孔形状时,往往易碎且机械稳定性不佳,无法承受溶液中的不断搅拌和碰撞。因此,对于溶液相化学反应,非均相催化剂(例如,Pd/C,Pt/Al2O3)多以细粉的形式提供,或者即使本来是块状催化剂但在溶液中搅拌过程中会破碎成细粉。这会导致许多问题,例如难以通过过滤回收催化剂,重金属浸出,以及在处理催化剂细颗粒时操作危险。特别是金属浸出问题,是制药化学中一个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多孔塑料非均相催化剂载体,其特征在于,其为多孔的固体块状结构;优选的,所述多孔塑料非均相催化剂载体为药片样圆柱结构、球形结构或立方体结构;进一步优选的,所述固体块状结构是药片样圆柱结构,其孔容为0.3~0.6ml/g,且其总孔隙面积为20~25m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多孔塑料非均相催化剂载体,其特征在于,其为多孔的固体块状结构;优选的,所述多孔塑料非均相催化剂载体为药片样圆柱结构、球形结构或立方体结构;进一步优选的,所述固体块状结构是药片样圆柱结构,其孔容为0.3~0.6ml/g,且其总孔隙面积为20~25m2/g,其平均孔径为70~80nm,其在0.5~1psi下的体积密度0.5~1.0g/ml,其孔隙率为20~30%;更优选的,所述的药片样圆柱结构多孔塑料非均相催化剂载体规格为:内径5.1~9mm且高2.5~4mm。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孔塑料非均相催化剂载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多孔塑料为超高分子量多孔聚乙烯、超高分子量多孔聚丙烯、超高分子量聚四氟乙烯、超高分子量聚偏四氟乙烯中的任一种或几种。


3.一种权利要求1~2任一项所述多孔塑料非均相催化剂载体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将上述多孔塑料粉末加入到圆柱状不锈钢磨具中,在常压下加热至140~155℃,然后迅速降温至室温,退模后即得;优选的,所述多孔塑料粉末的直径为5~100μm,其分子量大于100万;优选的,所述圆柱状不锈钢磨具的内径为5.1~9mm,高为2.5~4mm。


4.一种权利要求1~2任一项所述多孔塑料非均相催化剂载体的应用,其特征在于,将其用于负载非均相催化剂,形成多孔聚合物催化剂。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应用的具体操作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首先将所述非均相催化剂研磨成粉末,然后将所述非均相催化剂粉末悬浮于有机溶剂中,然后边搅拌边加入上述多孔塑料非均相催化剂载体,充分搅拌使非均相催化剂充分负载至所述载体,然后取出负载后的催化剂载体再在干净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胥波齐义舟李婷婷齐培州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组波智能仪器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