抽拉式机壳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6153203 阅读:33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0-31 11:56
一种抽拉式机壳装置包含一底壳、一托盘与一卡榫装置。底壳具有一滑移通道、一固定孔与一第一卡扣部。滑移通道位于固定孔与第一卡扣部之间。托盘可滑移地位于滑移通道内。卡榫装置包含一手把部、一第二卡扣部与一扣件。手把部具有彼此相对的第一端部与第二端部。第一端部透过枢轴枢接至托盘的一端。第二卡扣部凸设于手把部的第一端部上,用以扣合至第一卡扣部上。扣件位于第二端部上,用以可移除地卡扣至固定孔上。当手把部转动使得扣件远离固定孔时,第二卡扣部随着手把部远离第一卡扣部。以上架构不仅维持特定的止挡强度,更不致提高组装难度,进而降低结构复杂度及其对应成本。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抽拉式机壳装置
本技术是有关于一种机壳装置,尤指一种抽拉式机壳装置。
技术介绍
一般而言,传统服务器单元具有一工作单元(例如接口卡或硬盘单元)。工作单元可拉出地位于一机壳上,并透过挡门机构而限位于机壳上,以保护工作单元非预期地脱离机壳,造成安全上的疑虑。然而,传统挡门机构需要有特定的机械结构,才能达成特定的止挡强度,不仅提高了组装难度,也提高了结构复杂度及其对应成本。故,如何研发出一种解决方案以改善上述所带来的缺失及不便,实乃相关业者目前刻不容缓的一重要课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提出一种抽拉式机壳装置,用以解决先前技术的问题。依据本技术的一实施方式,此抽拉式机壳装置包含一底壳、一托盘、一枢轴与一卡榫装置。底壳具有一滑移通道、一固定孔与一第一卡扣部。滑移通道位于固定孔与第一卡扣部之间。托盘可滑移地位于滑移通道内,用以承载一电子装置。卡榫装置包含一手把部、一第二卡扣部与一扣件。手把部具有彼此相对的第一端部与第二端部。第一端部透过枢轴枢接至托盘的一端。第二卡扣部凸设于手把部的第一端部上,用以扣合至第一卡扣部上。扣件位于第二端部上,用以可移除地卡扣至固定孔上。故,当手把部绕着枢轴转动,使得扣件远离固定孔时,第二卡扣部随着手把部而远离第一卡扣部。根据一或多个实施例,上述的抽拉式机壳装置还包含一集线件。集线件可伸缩地连接底壳与托盘的另端,用以收集及整理电子装置一端所安装的线材。故,当托盘沿滑移通道部分地抽出底壳时,托盘拉长集线件。根据一或多个实施例,在上述的抽拉式机壳装置中,底壳包含一连接座。连接座位于底壳的顶面,且位于滑移通道相对卡榫装置的一端。集线件包含二第一枢转柱、一第二枢转柱、一第一链条单体与一第二链条单体。第一链条单体透过其中一第一枢转柱可枢转地连接托盘的另端。第二链条单体透过另一第一枢转柱可枢转地连接连接座,且透过第二枢转柱可枢转地连接第一链条单体。第一链条单体与第二链条单体分别具有一中央通道,这些中央通道以供共同容纳上述线材。根据一或多个实施例,在上述的抽拉式机壳装置中,托盘包含一底板、二侧板与一第一引导柱。底板具有一第一线槽。第一线槽的长轴方向平行滑移通道的长轴方向。侧板位于底板的二相对侧,且朝一共同方向伸出,并与底板共同定义出一容置空间。第一引导柱固定于底板的顶面,且可滑移地位于第一线槽内。根据一或多个实施例,在上述的抽拉式机壳装置中,底壳包含一壳体、二隔板与一限位弹片。此些隔板位于壳体上,用以分隔出滑移通道。限位弹片位于其中一隔板背对滑移通道的一面。托盘还包含一第二线槽及一第二引导柱。第二线槽位于其中一侧板,第二线槽的长轴方向平行滑移通道的长轴方向,第二引导柱固定于所述侧板背对容置空间的一面,且可滑移地位于第二线槽内,用以抵靠并沿着限位弹片移动。根据一或多个实施例,在上述的抽拉式机壳装置中,限位弹片包含一入口斜面、一平贴段与一凹陷段。平贴段的一面直接接触所述侧板,位于入口斜面与凹陷段之间。故,当托盘沿滑移通道部分地抽出底壳时,第二引导柱从入口斜面顶起平贴段,经由平贴段与所述侧板之间进入凹陷段内。根据一或多个实施例,在上述的抽拉式机壳装置中,手把部具有一凹陷区。第二卡扣部朝背对凹陷区的方向延伸。根据一或多个实施例,在上述的抽拉式机壳装置中,托盘的此端具有多个出线口。出线口间隔配置,用以分配收纳电子装置另端所安装的缆线。根据一或多个实施例,在上述的抽拉式机壳装置中,扣件为一柱塞或插销。根据一或多个实施例,在上述的抽拉式机壳装置中,第二卡扣部为一凸舌,第一卡扣部为一开口。如此,透过以上各个实施例所述架构,不仅维持特定的止挡强度,更不致提高组装难度,进而降低结构复杂度及其对应成本。以上所述仅是用以阐述本技术所欲解决的问题、解决问题的技术手段、及其产生的功效等等,本技术的具体细节将在下文的实施方式及相关附图中详细介绍。附图说明为让本技术的上述和其他目的、特征、优点与实施例能更明显易懂,所附附图的说明如下:图1是本技术一实施方式的抽拉式机壳装置的立体图;图2是图1的抽拉式机壳装置的分解图;图3是图1的区域M的局部放大图;图4是图1的托盘被部分拉出的示意图;图5A至图5C是图4的第二引导柱对应限位弹片移动的使用操作图。【符号说明】10:抽拉式机壳装置100:底壳110:壳体111:顶面120:隔板121:第一卡扣部130:凸耳131:固定孔140:滑移通道150:连接座160:限位弹片161:入口斜面162:平贴段163:凹陷段164:片体165:斜面200:托盘210:底板211:顶面212:第一线槽220:侧板221:第二线槽230:前盖231:出线口240:第一引导柱250:第二引导柱260:容置空间300:卡榫装置310:手把部311:第一端部312:第二端部313:枢接部314:安装部315:凹陷区320:第二卡扣部330:扣件331:螺柱332:旋钮333:外管400:集线件410:第一枢转柱420:第二枢转柱430:第一链条单体440:第二链条单体450:中央通道G:间隔M:区域P:枢轴X、Y、Z:方向具体实施方式以下将以附图揭露本技术的多个实施方式,为明确说明起见,许多实务上的细节将在以下叙述中一并说明。然而,熟悉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当了解到,在本技术部分实施方式中,这些实务上的细节并非必要的,因此不应用以限制本技术。此外,为简化附图起见,一些已知惯用的结构与元件在附图中将以简单示意的方式绘示。另外,为了便于读者观看,附图中各元件的尺寸并非依实际比例绘示。图1是本技术一实施方式的抽拉式机壳装置10的立体图。图2是图1的抽拉式机壳装置10的分解图。图3是图1的区域M的局部放大图。如图1与图2所示,此抽拉式机壳装置10包含一底壳100、一托盘200与一卡榫装置300。底壳100具有一滑移通道140、一固定孔131与一第一卡扣部121。滑移通道140位于固定孔131与第一卡扣部121之间。托盘200可滑移地位于滑移通道140内,用以承载一电子装置(例如通讯接口卡或硬盘单元,图中未示)。卡榫装置300包含一手把部310、一第二卡扣部320与一扣件330。手把部310具有彼此相对的第一端部311与第二端部312。第一端部311透过一枢轴P枢接至托盘200的一端。第二卡扣部320凸设于手把部310的第一端部311上,用以扣合至第一卡扣部121上。扣件330位于第二端部312上,用以可移除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抽拉式机壳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n一枢轴;/n一底壳,具有一滑移通道、一固定孔与一第一卡扣部,该滑移通道位于该固定孔与该第一卡扣部之间;/n一托盘,可滑移地位于该滑移通道内,用以承载一电子装置;以及/n一卡榫装置,包含:/n一手把部,具有彼此相对的一第一端部与一第二端部,该第一端部透过该枢轴枢接至该托盘的一端;/n一第二卡扣部,凸设于该手把部的该第一端部上,用以扣合至该第一卡扣部上;以及/n一扣件,位于该第二端部上,用以可移除地卡扣至该固定孔上,/n其中当该手把部绕着该枢轴转动,使得该扣件远离该固定孔时,该第二卡扣部随着该手把部而远离该第一卡扣部。/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抽拉式机壳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一枢轴;
一底壳,具有一滑移通道、一固定孔与一第一卡扣部,该滑移通道位于该固定孔与该第一卡扣部之间;
一托盘,可滑移地位于该滑移通道内,用以承载一电子装置;以及
一卡榫装置,包含:
一手把部,具有彼此相对的一第一端部与一第二端部,该第一端部透过该枢轴枢接至该托盘的一端;
一第二卡扣部,凸设于该手把部的该第一端部上,用以扣合至该第一卡扣部上;以及
一扣件,位于该第二端部上,用以可移除地卡扣至该固定孔上,
其中当该手把部绕着该枢轴转动,使得该扣件远离该固定孔时,该第二卡扣部随着该手把部而远离该第一卡扣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抽拉式机壳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含:
一集线件,可伸缩地连接该底壳与该托盘的另端,用以收集及整理该电子装置一端所安装的线材,
其中当该托盘沿该滑移通道部分地抽出该底壳时,该托盘拉长该集线件。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抽拉式机壳装置,其特征在于,该底壳包含一连接座,该连接座位于该底壳的一顶面,且位于该滑移通道相对该卡榫装置的一端;以及
该集线件包含二第一枢转柱、一第二枢转柱、一第一链条单体与一第二链条单体,该第一链条单体透过所述二第一枢转柱其中之一可枢转地连接该托盘的该另端,该第二链条单体透过另一所述第一枢转柱可枢转地连接该连接座,且透过该第二枢转柱可枢转地连接该第一链条单体,
其中该第一链条单体与该第二链条单体分别具有一中央通道,所述中央通道以供共同容纳该线材。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抽拉式机壳装置,其特征在于,该托盘包含:
一底板,具有一第一线槽,该第一线槽的长轴方向...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游承翰
申请(专利权)人:勤诚兴业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中国台湾;7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