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烟气中酸性气体脱除系统及方法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6153068 阅读:39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0-31 11:56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烟气中酸性气体脱除系统及方法,将燃煤烟气中的酸性气体成分一体化脱除,通过设置降温塔对于烟气进行脱水降温,将脱除的废水集中回收处理,实现废水零排放,通过设置高温烟气冷却器与空气换热,降低烟气温度的同时,回收高温烟气热量,用中温空气进行对干燥塔中的干燥剂进行加热脱水再生,并对吸附塔中的吸附剂进行加热再生,高温烟气热量充分回收利用,通过设置冷量回收器,回收吸附塔顶出来低温烟气的冷量,用于冷却液再次降温,在低温工况下设置吸附塔,一次性吸附烟气中的酸性气体,初始投资小,节省占地,不存在二次污染。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烟气中酸性气体脱除系统及方法
本专利技术属于烟气污染物净化
,具体涉及一种烟气中酸性气体脱除系统及方法。
技术介绍
煤炭采用直接燃烧的利用方式将会产生大量的酸性废气污染物,比如,烟尘、SO2、NOx等,严重影响了生态环境的平衡和人们的身体健康。NOx主要成分是NO,也含有少量NO2。目前,主流的烟气净化技术是采用SCR脱硝、ESP电除尘和FGD湿法脱硫的组合进行脱硫脱硝和除尘。传统的烟气脱硫和脱硝采用分别处理的方法,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设备庞大、技术复杂、成本过高,给火电厂的发展造成了非常大的影响。例如FGD湿法脱硫技术占地面积大,需要大量的石灰石作为辅助吸收剂,设备内壁易腐蚀和结垢,维护难度大。SCR脱硝技术初始投资成本高,需要持续消耗氨或尿素作为还原剂,且SCR催化剂易中毒失效,处理难度大,运行成本高昂。因此,探究新型高效的烟气脱硫脱硝技术成为了国内外研究者的关注重点。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烟气中酸性气体脱除系统及方法,以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本专利技术可同时脱除燃煤烟气中的酸性气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烟气中酸性气体脱除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高温烟气冷却器(1)、1#风机(2)、除尘器(3)、降温塔(4)、冷却循环泵(5)、冷却器(6)、冷量回收器(7)、干燥塔、冷冻机组(10)、深冷冷却器(11)、吸附塔和2#风机(14);/n所述高温烟气冷却器(1)的烟气入口连接至电厂空预器高温烟气出口,高温烟气冷却器(1)的烟气出口连接至除尘器(3),除尘器(3)的出口连接至降温塔(4)的下段,降温塔(4)顶部的烟气出口连接至干燥塔的底部,降温塔(4)下部的冷却液出口通过冷却循环泵(5)连接至冷却器(6)的冷却液入口,冷却器(6)的冷却液出口连接至冷量回收器(7)的冷却液入口,冷量回收器(7)...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烟气中酸性气体脱除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高温烟气冷却器(1)、1#风机(2)、除尘器(3)、降温塔(4)、冷却循环泵(5)、冷却器(6)、冷量回收器(7)、干燥塔、冷冻机组(10)、深冷冷却器(11)、吸附塔和2#风机(14);
所述高温烟气冷却器(1)的烟气入口连接至电厂空预器高温烟气出口,高温烟气冷却器(1)的烟气出口连接至除尘器(3),除尘器(3)的出口连接至降温塔(4)的下段,降温塔(4)顶部的烟气出口连接至干燥塔的底部,降温塔(4)下部的冷却液出口通过冷却循环泵(5)连接至冷却器(6)的冷却液入口,冷却器(6)的冷却液出口连接至冷量回收器(7)的冷却液入口,冷量回收器(7)的冷却液出口连接至降温塔(4)的上部;
所述干燥塔顶部的干烟气出口连接至深冷冷却器(11)的烟气入口,深冷冷却器(11)的烟气出口连接至吸附塔的底部,吸附塔顶部的出口连接至冷量回收器(7)的烟气入口,冷量回收器(7)的烟气出口通过2#风机(14)连接至烟囱;
所述深冷冷却器(11)的冷却液入口连接至冷却机组(10)的出口连接,深冷冷却器(11)的冷却液出口与冷却机组(10)的入口连接;
所述高温烟气冷却器(1)空气端入口与1#风机(2)连接,高温烟气冷却器(1)空气端出口分别连接至烟囱、干燥塔的上端以及吸附塔的上端,干燥塔下端空气出口连接至大气排空,吸附塔下端再生气出口连接至下游提纯回收工段。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烟气中酸性气体脱除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降温塔(4)中冷却液为水。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烟气中酸性气体脱除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干燥塔内设置有分子筛或硅胶。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烟气中酸性气体脱除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吸附塔内设置有活性炭。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烟气中酸性气体脱除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干燥塔设置有两个,分别为1#干燥塔(8)和2#干燥塔(9),降温塔(4)顶部的烟气出口分别连接至1#干燥塔(8)和2#干燥塔(9)的底部;1#干燥塔(8)和2#干燥塔(9)顶部的干烟气出口均连接至深冷冷却器(11)的烟气入口;高温...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尚航汪世清牛红伟刘练波郜时旺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华能集团清洁能源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西安热工研究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