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王友林专利>正文

带卫生护套的筷子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1530 阅读:203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是一种带卫生护套的筷子。其由卫生护套及筷子组成,以目前木筷、竹筷为基础,在取食端到手持端的方向上,约一半设计为一定锥度,在锥度的外面套上一个同样锥度的一次性卫生护套,为防止卫生护套脱落,可在其大头端作一定开口,并在开口处粘结一个小橡皮环。卫生护套安装到位时,橡皮环靠其自身收缩力将卫生护套的大端一部份卡入筷子锥形末端的环形槽内,这样卫生护套就不易脱落。用餐完毕后,取下卫生护套,晾或晒干后集中起来回收,筷子作常规消毒漂洗便可重复使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中的卫生护套的材料及制造工艺与一次性纸杯的材料及制造工艺相同。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安装简单,安全卫生,节约森林资源,能有效地预防如乙肝等传染性疾病。(*该技术在2014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是一种带卫生护套的筷子
技术介绍
筷子作为人们生活的一种工具,由于方便适用而成为人们进餐时不可或缺的好伙伴。其中的木筷、竹筷轻巧与便宜,更是受到广范的欢迎,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一次性木筷、竹筷更是大行其道,似乎有愈演愈烈之势!的确一次性卫生筷卫生,而且还能预防如乙肝等传染性疾病,人们接受它似乎理所当然。然而,我国是十几亿人口的大国,据统计,一立方米木材能生产28000双一次性筷子,假如一天中十个人有一人使用一次性筷子,将耗掉近5万立方米木材,一年则耗去2千万立米木材,如此巨大的数据,给本来就贫乏的森林资源雪上加霜。砂尘暴、土地砂化、干旱缺水等早已敲响了砍伐木材过度的警钟!
技术实现思路
能否有一种既不浪费森林资源,又卫生的进餐工具?为此,本技术提出了这样的解决方案以目前的木筷、竹筷为基础,在取食端到手持端的方向上,约一半设计为一定锥度,在锥度的外面套上一个同样锥度的一次性卫生护套,为防止卫生护套脱落,可在其大头端作一定开口,并在开口处粘结一个小橡皮环。当卫生护套安装到位时,橡皮环靠其自身收缩力将卫生护套的大端一部份卡入筷子锥度末端的环形槽内,这样卫生护套就不易脱落。经本人观察实验得知,一次性纸杯的厚度在0.13mm左右,且装入茶水后约5个小时左右才被浸透,因此,本技术中的卫生护套的材料及制造工艺可采用与一次性纸杯相同的材料及制造工艺。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安装简单,安全卫生,节约森林资源,能有效地预防如乙肝等传染性疾病。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进一步说明。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主视图(局部剖)。图2是I局部放大。图3是II局部放大。如图1~3所示,筷子(1)在取食端到手持端的方向约一半设计为一定锥度,在锥度的末端开一个环形的圆弧槽。为保证卫生护套(3)的易安装性,将其做成与筷子(1)相同的锥度;为防止卫生护套(3)脱落,在其锥度的大头端适当开口,并在开口位置上粘结一个小橡皮环(2)。平时一次性的卫生护套(3)置于安全卫生的环境中,进餐时,手持筷子(1)手持端,就着盛放卫生护套(3)的袋或盒,并将筷子(1)带锥度的一端置于卫生护套(3)里,直到小橡皮环(2)卡入筷子(1)环形的圆弧槽里。这样在人手不与卫生护套(3)接触的情况下就很方便地将其牢固地安装在筷子(1)上。接下来,想吃什么,由你指挥筷子便是!用餐完毕后,取下卫生护套(3),晾或晒干后集中起来收置,待到一定数量时拿去废纸收购站卖了,这样一次性的卫生护套(3)回收再生后又可作为其它产品的原材料。至于筷子(1)只作常规消毒漂洗便可重复相当长一段时间使用下去。具体实施方式筷子(1)与目前的筷子大小一样,材料采用树木或竹子,并从取食端起约一半的长度做成一定锥度,锥度的末端开一个环形的圆弧槽;一次性的卫生护套(3)厚度在0.13mm左右,其材料及制造工艺与一次性纸杯相同。本技术结构简单、设计合理,不需增加任何新设备及新材料便能实施。其节约木材资源,符合环保理念,能有效地预防如乙肝等传染性疾病,是一次性卫生筷理想的换代产品!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带卫生护套的筷子,其由卫生护套及筷子组成,其特征在于筷子在取食端到手持端的方向上,约一半设计为一定锥度,在锥度末端有一个环形的圆弧槽,供卫生护套定位紧固用。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带卫生护套的筷子,其由卫生护套及筷子组成,其特征在于筷子在取食端到手持端的方向上,约一半设计为一定锥度,在锥度末端有一个环形的圆弧槽,供卫生护套定位紧固用。2.按权利要求1所述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友林
申请(专利权)人:王友林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53[中国|云南]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