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纳秒级功率脉冲发生电路
本技术涉及一种纳秒级功率脉冲发生电路。
技术介绍
目前,高功率纳秒级脉冲信号的产生采用功率脉冲信号源或使用高功率脉冲技术;功率脉冲信号源价格昂贵;高功率脉冲技术一般包括能量储存单元、高功率脉冲的形成单元、开关技术单元、脉冲功率装置单元,其线路结构复杂,实现困难,而且功耗大,体积笨重,不适合应用在半导体测试领域,更不便于大规模的推广和使用。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提供一种结构简单、成本低廉的纳秒级功率脉冲发生电路。本技术的具体技术方案如下:一种纳秒级功率脉冲发生电路,包括电源、三端稳压器、谐振器、多谐振荡器、功率三极管、第一电阻、第二电阻、第三电阻、第一电容、第二电容、第三电容、第四电容、二极管和信号输出口,所述电源分别与第一电容的一端、三端稳压器的输入端、第一电阻的一端连接;所述三端稳压器的输出端分别与谐振器的电源端、多谐振荡器的电源端、第三电容的一端连接;所述谐振器的电容一端与电容二端之间连接有第二电容,所述多谐振荡器的电容一端与电容二端之间连接有第四电容,所述多谐振荡器的电容二端与第三电阻的一端连接,所述谐振器的信号输出端连接于所述多谐振荡器的信号输入端;所述多谐振荡器的信号输出端通过第二电阻连接于所述功率三极管的基极;所述第一电阻的另一端分别与所述功率三极管的集电极、信号输出口、二极管的负极连接;所述第一电容的另一端、谐振器的地端、三端稳压器的地端、第三电容的另一端、多谐振荡器的地端、第三电阻的另一端、功率三极管的发射极、二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纳秒级功率脉冲发生电路,其特征在于:包括电源(1)、三端稳压器(2)、谐振器(3)、多谐振荡器(4)、功率三极管(5)、第一电阻(6)、第二电阻(7)、第三电阻(8)、第一电容(9)、第二电容(10)、第三电容(11)、第四电容(12)、二极管(13)和信号输出口(14),所述电源(1)分别与第一电容(9)的一端、三端稳压器(2)的输入端、第一电阻(6)的一端连接;所述三端稳压器(2)的输出端分别与谐振器(3)的电源端、多谐振荡器(4)的电源端、第三电容(11)的一端连接;所述谐振器(3)的电容一端与电容二端之间连接有第二电容(10),所述多谐振荡器(4)的电容一端与电容二端之间连接有第四电容(12),所述多谐振荡器(4)的电容二端与第三电阻(8)的一端连接,所述谐振器(3)的信号输出端连接于所述多谐振荡器(4)的信号输入端;所述多谐振荡器(4)的信号输出端通过第二电阻(7)连接于所述功率三极管(5)的基极;所述第一电阻(6)的另一端分别与所述功率三极管(5)的集电极、信号输出口(14)、二极管(13)的负极连接;所述第一电容(9)的另一端、谐振器(3)的地端、三端稳压器(2)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纳秒级功率脉冲发生电路,其特征在于:包括电源(1)、三端稳压器(2)、谐振器(3)、多谐振荡器(4)、功率三极管(5)、第一电阻(6)、第二电阻(7)、第三电阻(8)、第一电容(9)、第二电容(10)、第三电容(11)、第四电容(12)、二极管(13)和信号输出口(14),所述电源(1)分别与第一电容(9)的一端、三端稳压器(2)的输入端、第一电阻(6)的一端连接;所述三端稳压器(2)的输出端分别与谐振器(3)的电源端、多谐振荡器(4)的电源端、第三电容(11)的一端连接;所述谐振器(3)的电容一端与电容二端之间连接有第二电容(10),所述多谐振荡器(4)的电容一端与电容二端之间连接有第四电容(12),所述多谐振荡器(4)的电容二端与第三电阻(8)的一端连接,所述谐振器(3)的信号输出端连接于所述多谐振荡器(4)的信号输入端;所述多谐振荡器(4)的信号输出端通过第二电阻(7)连接于所述功率三极管(5)的基极;所述第一电阻(6)的另一端分别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应龙,
申请(专利权)人:天水天光半导体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甘肃;62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