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太阳能组件的连接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152114 阅读:28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0-31 11:5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太阳能组件的连接结构,包括连接壳,所述连接壳内设有两个太阳能组件,所述连接壳体内设有连接槽,所述连接槽内相对的侧壁上均设有置物槽,所述置物槽内设有夹紧机构,所述连接壳内侧壁上对称设有两个安装槽,所述安装槽内设有固定杆,所述安装槽内底端固定连接有限位块,所述固定杆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固定把手,所述固定杆的另一端延伸至限位块内并与限位块之间转动连接,所述固定杆上螺纹套设有固定板,所述连接壳的内侧壁上设有与安装槽相连通的开口。该太阳能组件的连接结构在对两个太阳能组件连接时稳定性好,避免了太阳能组件连接时松脱,提高了太阳能组件连接的稳定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太阳能组件的连接结构
本技术涉及太阳能组件相关
,具体为一种太阳能组件的连接结构。
技术介绍
太阳能电池组件是由高效单晶/多晶太阳能电池片、低铁超白绒面钢化玻璃、封装材料(EVA、POE等)、功能背板,互联条,汇流条,接线盒以及铝合金边框组成。使用寿命可达15-25年,单体太阳电池不能直接做电源使用。作电源必须将若干单体电池串、并联连接和严密封装成组件。太阳能电池组件(也叫太阳能电池板、光伏组件)是太阳能发电系统中的核心部分,也是太阳能发电系统中最重要的部分。其作用是将太阳能转化为电能,或送往蓄电池中存储起来,或推动负载工作。太阳能电池组件的质量和成本将直接决定整个系统的质量和成本。现有的太阳能组件在两个太阳能组件连接时连接的稳定性差,导致连接后易松脱,影响组件连接后的使用安全性。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太阳能组件的连接结构,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现有太阳能组件在两个太阳能组件连接时连接的稳定性差,导致连接后易松脱,影响组件连接后的使用安全性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太阳能组件的连接结构,包括连接壳(1),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壳(1)内设有两个太阳能组件(2),所述连接壳(1)体内设有连接槽(11),所述连接槽(11)内相对的侧壁上均设有置物槽,所述置物槽内设有夹紧机构,所述连接壳(1)内侧壁上对称设有两个安装槽,所述安装槽内设有固定杆(9),所述安装槽内底端固定连接有限位块(3),所述固定杆(9)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固定把手(7),所述固定杆(9)的另一端延伸至限位块(3)内并与限位块(3)之间转动连接,所述固定杆(9)上螺纹套设有固定板(6),所述连接壳(1)的内侧壁上设有与安装槽相连通的开口,所述固定板(6)贯穿开口并位于太阳能组件(2)的上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太阳能组件的连接结构,包括连接壳(1),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壳(1)内设有两个太阳能组件(2),所述连接壳(1)体内设有连接槽(11),所述连接槽(11)内相对的侧壁上均设有置物槽,所述置物槽内设有夹紧机构,所述连接壳(1)内侧壁上对称设有两个安装槽,所述安装槽内设有固定杆(9),所述安装槽内底端固定连接有限位块(3),所述固定杆(9)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固定把手(7),所述固定杆(9)的另一端延伸至限位块(3)内并与限位块(3)之间转动连接,所述固定杆(9)上螺纹套设有固定板(6),所述连接壳(1)的内侧壁上设有与安装槽相连通的开口,所述固定板(6)贯穿开口并位于太阳能组件(2)的上方。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太阳能组件的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夹紧机构包括支撑柱(12)、移动块(13)、移动杆(14)、第二弹簧(15)与夹紧板(16),所述支撑柱(12)固定在置物槽内侧壁上,所述支撑柱(12)为中空结构,所述移动块(13)位于支撑柱(12)内,所述移动杆(14)的一端与移动块(13...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磊朱姚培陈桂宝唐磊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泗阳荣马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