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邓先畜专利>正文

一种越障型消防灭火侦察机器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151968 阅读:37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0-31 11:54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越障型消防灭火侦察机器人,其结构包括主体、越障装置、灭火装置,所述主体两端均设有所述越障装置,所述灭火装置设于所述主体顶部,所述灭火装置由水枪、增压泵、进水管,所述水枪设于所述主体顶端前侧,所述进水管安装于所述主体后端底侧,所述进水管与所述水枪通过水管连通,所述水管置于所述主体内,所述增压泵设于所述水管上,所述主体上方设有防砸框,所述主体顶端后侧设有摄像头,所述主体内设有无线接收器和无线发送器,本装置设计新颖,可靠性强,代替消防指战员进入易燃易爆、有毒、缺氧、浓烟等危险灾害事故现场实施有效的灭火救援、化学检测和火场侦察。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越障型消防灭火侦察机器人
本专利技术是一种越障型消防灭火侦察机器人,属于消防设备

技术介绍
随着社会经济的迅猛发展,建筑和企业生产的特殊性,导致化学危险品和放射性物质泄漏以及燃烧、爆炸、坍塌的事故隐患增加,事故发生的概率也相应提高。一旦发生灾害事故,消防员面对高温、黑暗、有毒和浓烟等危害环境时,若没有相应的设备贸然冲进现场,不仅不能完成任务,还会徒增人员伤亡,防爆消防侦察机器人作为特种机器人的一种,在灭火和抢险救援中愈加发挥举足轻重的作用。各种大型石油化工企业、隧道、地铁等不断增多,油品燃气、毒气泄漏爆炸、隧道、地铁坍塌等灾害隐患不断增加。此类灾害具有突发性强、处置过程复杂、危害巨大、防治困难等特点,已成顽疾。防爆消防侦察机器人能代替消防救援人员进入易燃易爆、有毒、缺氧、浓烟等危险灾害事故现场进行数据采集、处理、反馈,有效地解决消防人员在上述场所面临的人身安全、数据信息采集不足等问题。但传统的消防机器人不具备保护装置,但消防机器人进入灾害现场内部时,由于建筑的高度高于消防机器人,而火灾容易导致顶部的东西掉落,消防机器人在行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越障型消防灭火侦察机器人,其结构包括主体(1)、越障装置(2)、灭火装置(3),其特征在于:所述主体(1)两端均设有所述越障装置(2),所述灭火装置(3)设于所述主体(1)顶部,所述灭火装置(3)由水枪(301)、增压泵(302)、进水管(303),所述水枪(301)设于所述主体(1)顶端前侧,所述进水管(303)安装于所述主体(1)后端底侧,所述进水管(303)与所述水枪(301)通过水管连通,所述水管置于所述主体(1)内,所述增压泵(302)设于所述水管上,所述主体(1)上方设有防砸框(4),所述主体(1)顶端后侧设有摄像头(5)。/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越障型消防灭火侦察机器人,其结构包括主体(1)、越障装置(2)、灭火装置(3),其特征在于:所述主体(1)两端均设有所述越障装置(2),所述灭火装置(3)设于所述主体(1)顶部,所述灭火装置(3)由水枪(301)、增压泵(302)、进水管(303),所述水枪(301)设于所述主体(1)顶端前侧,所述进水管(303)安装于所述主体(1)后端底侧,所述进水管(303)与所述水枪(301)通过水管连通,所述水管置于所述主体(1)内,所述增压泵(302)设于所述水管上,所述主体(1)上方设有防砸框(4),所述主体(1)顶端后侧设有摄像头(5)。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越障型消防灭火侦察机器人,其特征在于:所述越障装置(2)由三个驱动轮(201)、第一支架(202)、第二支架(203)、第三支架(204)、第四支架(205)、电机(206)、履带(207)、张紧轮(208)组成,所述第一支架(202)左侧顶端和底端均设有驱动轮(201),所述第一支架(202)右端与所述第二支架(203)左端转动连接,所述第一支架(202)和所述第二支架(203)连接处通过支柱与所述主体(1)连接,所述第二支架(203)左端与所述第三支架(204)右端连接,所述第二支架(203)和所述第三支架(204)连接处通过支柱与所述主体(1)连接,所述第二支架(203)和所述第三支架(204)连接处两侧均设有第五支架(209),两侧所述第五支架(209)顶端之间连接有第一减震器(210),两个所述第五支架(209)底端设有滚轮(211),所述第三支架(204)左端与所述第四支架(205)右端转动连接,所述电机(206)设于所述主体(1)内,所述电机(206)输出轴贯穿所述主体(1)侧壁并与所述所述第三支架(204)和所述第四支架(205)...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邓先畜
申请(专利权)人:邓先畜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四川;5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