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经颅磁刺激重复定位头盔及其使用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6151738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0-31 11:53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经颅磁刺激重复定位头盔及其使用方法,包括头盔本体、定位支架、刺激线圈和控制系统,所述头盔本体包括头盔外壳和头盔内衬,所述头盔外壳的内侧顶部通过连接座与定位支架转动连接,所述定位支架的架体上活动连接有滑座,所述定位支架通过滑座与刺激线圈活动连接,所述刺激线圈为弧面结构,所述刺激线圈安装在所述头盔外壳与头盔内衬之间的空隙中,所述刺激线圈的内侧安装有光学定位模块,所述光学定位模块与控制系统电连接。本发明专利技术采用一体式设计,外观简洁,操作简便易用,佩戴简单,无需专业操作,可以给患者自动重复定位以往的治疗位置。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经颅磁刺激重复定位头盔及其使用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医疗器械
,尤其涉及一种经颅磁刺激重复定位头盔及其使用方法。
技术介绍
经颅磁刺激技术是一种利用脉冲磁场作用于中枢神经系统(主要是大脑),改变皮层神经细胞的膜电位,使之产生感应电流,影响脑内代谢和神经电活动,从而引起一系列生理生化反应的磁刺激技术,TMS具有无创、无痛、安全的特点,可用于刺激脑神经、神经根及外周神经。目前广泛用在神经科学、脑科学研究领域和临床疾病的诊断和治疗。目前,经颅磁刺激技术得到了广泛的使用,国内的经颅磁刺激技术达到世界先进水平,在癫痫病、神经心理科(抑郁症、精分症)、康复科、儿科(脑瘫等)等各个方面都得到了应用。这些基于经颅磁刺激的治疗研究都离不开经颅磁刺激定位方法。由于TMS治疗通常需要长时间,按疗程治疗,纯粹靠经验和记忆的方式来定位的靶点无法保证每次治疗的精准性。患者每次治疗的靶点位置都不一样是普遍情况,如果不能保证治疗的靶点精准性,TMS治疗的疗效就会大打折扣。因而找到一种方法来保证靶点的精准是很有必要的。目前的经颅磁刺激产品存在着需要专业人员操作,操作繁琐,并且每次的治疗都需要专业人员重新寻找治疗位置,而且需要专业人员手持磁刺激线圈对患者进行治疗操作,存在着可操作性差,治疗位置偏差较大等缺点。为了解决次刺激重复定位问题,目前有采用光学摄像头导航配合机械臂方案来实现重复定位跟踪问题,但价格昂贵,不利于广泛推广使用。本产品是一款经颅磁刺激重复定位头盔,结构简单易维护,成本远远低于机械臂加光学导航方案。经颅磁刺激重复定位头盔可以用于辅助磁刺激仪对治疗位点进行辅助重复定位,让治疗过程中刺激脉冲准确作用于刺激位点,从而保证对相关精神类疾病的治疗效果。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经颅磁刺激重复定位头盔及其使用方法,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遇到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经颅磁刺激重复定位头盔,包括头盔本体、定位支架、刺激线圈和控制系统,所述定位支架安装在头盔本体的外侧,所述定位支架的架体上活动连接有滑座,所述定位支架通过滑座与刺激线圈活动连接,所述刺激线圈为弧面结构,所述刺激线圈安装在所述头盔本体内,所述刺激线圈的内侧安装有光学定位模块,所述光学定位模块与控制系统电连接,所述控制系统内部设有用于存储历史定位数据的存储单元,所述存储单元与所述光学定位模块信号连接,所述光学定位模块调取所述存储单元中的定位数据并结合所述控制系统将所述刺激线圈调整至该定位数据的磁刺激定位点。上述方案中,所述头盔外壳的内腔为椭圆球状结构,所述头盔外壳的边缘底部中心轴线处设有竖直的佩戴标识线,所述佩戴标识线至少设有一根。上述方案中,所述头盔本体包括头盔外壳和头盔内衬,所述头盔内衬安装在头盔外壳的轮廓内部,所述头盔外壳的内侧顶部通过连接座与定位支架转动连接,所述连接座的顶部设有固定盖,所述刺激线圈安装在所述头盔外壳与头盔内衬之间的空隙中。上述方案中,所述定位支架为弧形板状结构,所述定位支架的两侧设有滑杆,所述滑杆的外表面设有带有齿型且呈弧形的弧形导轨,所述滑座通过弧形导轨与滑杆活动连接,所述滑座的一侧安装有旋转装置,所述旋转装置与所述刺激线圈转动连接,所述滑座的另一侧安装有上下运动装置,所述上下运动装置通过所述弧形导轨与刺激线圈上下活动连接,所述定位支架背离所述滑座的底部一侧设有水平移动装置,所述水平移动装置沿所述头盔本体的外沿边与定位支架活动连接。上述方案中,所述水平移动装置包括电机安装座、第一电机、第一齿轮、水平导轨,所述电机安装座安装在所述定位支架的底部,所述第一电机安装在电机安装座上,所述第一电机的输出端与第一齿轮传动连接,所述水平导轨固定在所述头盔本体的外沿边且呈弧形状,所述水平导轨上设有与所述第一齿轮相啮合的齿型,所述定位支架通过第一电机和第一齿轮在所述水平导轨上水平移动。进一步的,所述水平导轨的两端设有限位块,所述定位支架的底部固定有限位板,所述限位板的两侧与所述限位块的外形相匹配。上述方案中,所述旋转装置包括被动齿轮、第二电机和第二齿轮,所述第二电机安装在所述滑座靠近所述定位支架顶部的一侧,所述第二电机贯穿所述定位支架的空隙与第二齿轮传动连接,所述滑座的底部与被动齿轮的转动连接,所述被动齿轮的底部表面与刺激线圈的外表面弹性连接,所述被动齿轮的齿面与第二齿轮相啮合,所述定位支架通过被动齿轮和第二齿轮的啮合运动与刺激线圈转动连接。上述方案中,所述被动齿轮的底部设有减震弹簧,所述减震弹簧的顶部与被动齿轮相抵靠,述减震弹簧的底部与刺激线圈相抵靠。上述方案中,所述上下运动装置包括第三电机和第三齿轮,所述第三电机安装在所述滑座背离所述定位支架顶部的一侧,所述第三电机贯穿所述定位支架的空隙与第三齿轮传动连接,所述第三齿轮与所述弧形导轨上的齿形相啮合,所述刺激线圈通过第三齿轮和弧形导轨的啮合运动在所述定位支架上上下移动。上述方案中,所述滑座的顶部通过线缆接头连接有线缆,所述线缆的输入端与控制系统电连接,所述线缆的输出端分别与水平移动装置、旋转装置、上下运动装置电连接。上述方案中,所述控制系统包括控制后台、MCU处理器、电源和存储单元,所述控制后台和存储单元分别与MCU处理器双向连接,所述电源与MCU处理器电连接,所述MCU处理器的输出端分别与水平移动装置、旋转装置、上下运动装置电连接。上述方案中,还包括按键装置,所述按键装置与MCU处理器双向连接,所述按键装置包括控制盒和按钮,所述按钮安装在所述控制盒的表面,所述按钮包括向上按钮、向下按钮、向左按钮、向右按钮、旋转按钮、存储按钮、开机按钮和定位按钮,所述向上按钮和向下按钮通过所述MCU处理器与上下运动装置连接,所述向左按钮和向右按钮通过所述MCU处理器与水平移动装置连接,所述旋转按钮通过所述MCU处理器与旋转装置连接,所述存储按钮通过所述MCU处理器与存储单元连接,所述开机按钮通过所述MCU处理器与电源的开关连接,所述定位按钮通过所述MCU处理器分别与控制后台和存储单元连接。上述方案中,所述光学定位模块为矩形结构,所述光学定位模块的外表面设有红外光发射管和红外光接收管,所述红外光发射管和红外光接收管分别与控制系统电连接,所述红外光发射管设有一个,且位于所述光学定位模块的正中间,所述红外光接收管设有四个,且位于所述光学定位模块的四角处,所述红外光发射管与任一所述红外光接收管之间的距离相同。上述方案中,还包括减重机构,所述减重机构包括立柱、悬臂、限位吊块和吊绳,所述立柱的顶部与悬臂的一端转动连接,所述悬臂的另一端通过内部套装的伸缩杆与限位吊块固定连接,所述吊绳的顶部与限位吊块的底部固定连接,所述吊绳的底部与头盔本体顶部的固定盖固定连接。一种经颅磁刺激重复定位头盔的使用方法,当患者首次使用本经颅磁刺激重复定位头盔时,包括以下步骤:S101:依照定位法戴好辅助定位帽;S102:医生在辅助定位帽上标出刺激位点,并贴上与光学定位模块相配合的光学定位标签;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经颅磁刺激重复定位头盔,包括头盔本体(1)、定位支架(2)、刺激线圈(3)和控制系统(9),所述定位支架(2)安装在头盔本体(1)的外侧,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支架(2)的架体上活动连接有滑座(51),所述定位支架(2)通过滑座(51)与刺激线圈(3)活动连接,所述刺激线圈(3)为弧面结构,所述刺激线圈(3)安装在所述头盔本体(1)内,所述刺激线圈(3)的内侧安装有光学定位模块(31),所述光学定位模块(31)与控制系统(9)电连接,所述控制系统(9)内部设有用于存储历史定位数据的存储单元(95),所述存储单元(95)与所述光学定位模块(31)信号连接,所述光学定位模块(31)调取所述存储单元(95)中的定位数据并结合所述控制系统(9)将所述刺激线圈(3)调整至该定位数据的磁刺激定位点。/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经颅磁刺激重复定位头盔,包括头盔本体(1)、定位支架(2)、刺激线圈(3)和控制系统(9),所述定位支架(2)安装在头盔本体(1)的外侧,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支架(2)的架体上活动连接有滑座(51),所述定位支架(2)通过滑座(51)与刺激线圈(3)活动连接,所述刺激线圈(3)为弧面结构,所述刺激线圈(3)安装在所述头盔本体(1)内,所述刺激线圈(3)的内侧安装有光学定位模块(31),所述光学定位模块(31)与控制系统(9)电连接,所述控制系统(9)内部设有用于存储历史定位数据的存储单元(95),所述存储单元(95)与所述光学定位模块(31)信号连接,所述光学定位模块(31)调取所述存储单元(95)中的定位数据并结合所述控制系统(9)将所述刺激线圈(3)调整至该定位数据的磁刺激定位点。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经颅磁刺激重复定位头盔,其特征在于:所述头盔本体(1)包括头盔外壳(11)和头盔内衬(12),所述头盔内衬(12)安装在头盔外壳(11)的轮廓内部,所述头盔外壳(11)的内侧顶部通过连接座(24)与定位支架(2)转动连接,所述连接座(24)的顶部设有固定盖(23),所述刺激线圈(3)安装在所述头盔外壳(11)与头盔内衬(12)之间的空隙中。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经颅磁刺激重复定位头盔,其特征在于:所述头盔外壳(11)的内腔为椭圆球状结构,所述头盔外壳(11)的边缘底部中心轴线处设有竖直的佩戴标识线(13),所述佩戴标识线(13)至少设有一根。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经颅磁刺激重复定位头盔,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支架(2)为弧形板状结构,所述定位支架(2)的两侧设有滑杆(21),所述滑杆(21)的外表面设有带有齿型且呈弧形的弧形导轨(22),所述滑座(51)通过弧形导轨(22)与滑杆(21)活动连接,所述滑座(51)的一侧安装有旋转装置(5),所述旋转装置(5)与所述刺激线圈(3)转动连接,所述滑座(51)的另一侧安装有上下运动装置(6),所述上下运动装置(6)通过所述弧形导轨(22)与刺激线圈(3)上下活动连接,所述定位支架(2)背离所述滑座(51)的底部一侧设有水平移动装置(4),所述水平移动装置(4)沿所述头盔本体(1)的外沿边与定位支架(2)活动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经颅磁刺激重复定位头盔,其特征在于:所述水平移动装置(4)包括电机安装座(41)、第一电机(42)、第一齿轮(43)、水平导轨(45),所述电机安装座(41)安装在所述定位支架(2)的底部,所述第一电机(42)安装在电机安装座(41)上,所述第一电机(42)的输出端与第一齿轮(43)传动连接,所述水平导轨(45)固定在所述头盔本体(1)的外沿边且呈弧形状,所述水平导轨(45)上设有与所述第一齿轮(43)相啮合的齿型,所述定位支架(2)通过第一电机(42)和第一齿轮(43)在所述水平导轨(45)上水平移动。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经颅磁刺激重复定位头盔,其特征在于:所述水平导轨(45)的两端设有限位块(46),所述定位支架(2)的底部固定有限位板(44),所述限位板(44)的两侧与所述限位块(46)的外形相匹配。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经颅磁刺激重复定位头盔,其特征在于:所述旋转装置(5)包括被动齿轮(54)、第二电机(55)和第二齿轮(56),所述第二电机(55)安装在所述滑座(51)靠近所述定位支架(2)顶部的一侧,所述第二电机(55)贯穿所述定位支架(2)的空隙与第二齿轮(56)传动连接,所述滑座(51)的底部与被动齿轮(54)的转动连接,所述被动齿轮(54)的底部表面与刺激线圈(3)的外表面弹性连接,所述被动齿轮(54)的齿面与第二齿轮(56)相啮合,所述定位支架(2)通过被动齿轮(54)和第二齿轮(56)的啮合运动与刺激线圈(3)转动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经颅磁刺激重复定位头盔,其特征在于:所述被动齿轮(54)的底部设有减震弹簧(57),所述减震弹簧(57)的顶部与被动齿轮(54)相抵靠,所述减震弹簧(57)的底部与刺激线圈(3)相抵靠。


9.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经颅磁刺激重复定位头盔,其特征在于:所述上下运动装置(6)包括第三电机(61)和第三齿轮(62),所述第三电机(61)安装在所述滑座(51)背离所述定位支架(2)顶部的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克成高飞仇凯印长兵张权
申请(专利权)人:南京伟思医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