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术后切口换药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6151617 阅读:25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0-31 11:53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术后切口换药装置,底座;支撑柱,所述支撑柱设置在底座上;连杆,所述连杆与支撑柱转动连接,所述连杆上设有电动推杆;旋转柱,所述旋转柱沿连杆的轴向设置,且与连杆远离支撑柱一端转动连接,所述旋转柱沿周向、间隔均匀地开设有多个连通两端的通槽,所述电动推杆朝向其中一个通槽的轴向设置,且能够插入到通槽内;固定块,所述固定块与通槽滑动连接,通过弹簧与通槽的内壁相连接;及药剂管,所述药剂管设置在通槽内与固定块相连接,所述药剂管的远离固定块的一端设有连通药剂管的涂药头。使用上述一种术后切口换药装置,能够帮助医护人员对病人的伤口处上药,使用方便简单,减轻了医护人员的工作强度,提升工作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术后切口换药装置
本专利技术具体涉及一种术后切口换药装置。
技术介绍
普外科(Departmentofgeneralsurgery)是以手术为主要方法治疗肝脏、胆道、胰腺、胃肠、肛肠、血管疾病、甲状腺和乳房的肿瘤及外伤等其它疾病的临床学科,是外科系统最大的专科,常见的手术有体表肿瘤的摘除术、阑尾切除术、甲状腺切除术、胃肠肿瘤切除术等。病人在术后,无论是为了尽量避免伤口感染现象出现,或是为了促进伤口愈合,都需要对伤口进行上药护理,但很多病人由于病情原因行动不便,不能够自己上药,且自己上药涂抹不均匀会导致伤口愈合缴满,都是由医护人员帮助病人换药,对于医护人员来说较为劳累。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术后切口换药装置,能够帮助医护人员对病人的术后切口换药上药,减轻医护人员的工作强度。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是通过如下的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术后切口换药装置,包括底座;支撑柱,所述支撑柱设置在底座上;连杆,所述连杆的一端与支撑柱转动连接,所述连杆上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术后切口换药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n支撑柱,所述支撑柱设置在底座上;/n连杆,所述连杆的一端与支撑柱转动连接,所述连杆上设有电动推杆;/n旋转柱,所述旋转柱沿连杆的轴向设置,且与连杆远离支撑柱一端转动连接,所述旋转柱沿周向、间隔均匀地开设有多个连通两端的通槽,所述电动推杆朝向其中一个通槽的轴向设置,且能够插入到通槽内;/n固定块,所述固定块设置在通槽内,且与通槽滑动连接,所述固定块的靠近连杆的一侧通过弹簧与通槽的内壁相连接;及/n药剂管,所述药剂管设置在通槽内,且一端与固定块的远离弹簧的一侧相连接,所述药剂管的远离固定块的一端设有连通药剂管的涂药头。/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术后切口换药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
支撑柱,所述支撑柱设置在底座上;
连杆,所述连杆的一端与支撑柱转动连接,所述连杆上设有电动推杆;
旋转柱,所述旋转柱沿连杆的轴向设置,且与连杆远离支撑柱一端转动连接,所述旋转柱沿周向、间隔均匀地开设有多个连通两端的通槽,所述电动推杆朝向其中一个通槽的轴向设置,且能够插入到通槽内;
固定块,所述固定块设置在通槽内,且与通槽滑动连接,所述固定块的靠近连杆的一侧通过弹簧与通槽的内壁相连接;及
药剂管,所述药剂管设置在通槽内,且一端与固定块的远离弹簧的一侧相连接,所述药剂管的远离固定块的一端设有连通药剂管的涂药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术后切口换药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涂药头呈球状,所述涂药头具有弹性,且内部中空,所述涂药头上沿周向设有多个涂药孔,所述涂药头和药剂管的连接处设有单向阀。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术后切口换药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药剂管上设有激光指示器。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术后切口换药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块的远离弹簧的一侧沿周向、间隔均匀地设有多个滑槽,所述滑槽沿径向设置,所述滑槽内卡接有夹块,所述夹块与滑槽滑动连接;
所述固定块具有腔体,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平昂王晓松周小琼熊欢龙渡冯青石彦余佩武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重庆;50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