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输电线路除冰装置
本技术涉及除冰
,尤其是指一种输电线路除冰装置。
技术介绍
电力输电线路在冬季容易发生结冰,增加架空线路的重量,结冰量过大时,架空线路重量大幅增加,支撑装置超负荷载重,容易损坏铁塔,严重时能够造成停电事故。目前,多采用加大电流使高压电线过载加热除冰、对高压电线进行短路加热除冰。采用加大电流使高压电线过载加热除冰的方法,在严寒中热量很快散发而达不到目的;采用对高压电线进行短路加热除冰,需投入巨额资金设置专用设备并有损坏高压电线网络的风险。因此目前对输电线路除冰还存在着效率低、除冰设备成本高、风险大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提供一种输电线路除冰装置,解决了目前对输电线路除冰还存在着效率低、除冰设备成本高、风险大的问题。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包括:外壳,由顶板、底板、第一侧板和第二侧板围设而成,所述第一侧板设置有供输电线路进入外壳内的进线缺口;上夹持组件,包括转动承载于外壳内的摩擦轮,所述摩擦轮位于所述进线缺口上方;下夹持组件,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输电线路除冰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n外壳,由顶板、底板、第一侧板和第二侧板围设而成,所述第一侧板设置有供输电线路进入外壳内的进线缺口;/n上夹持组件,包括转动承载于外壳内的摩擦轮,所述摩擦轮位于所述进线缺口上方;/n下夹持组件,设置于所述外壳且位于所述进线缺口下方,所述下夹持组件包括转动承载于外壳的夹紧轮;/n除冰机构,包括撞冰锤和用于驱动所述撞冰锤撞击输电线路的驱动组件。/n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1.一种输电线路除冰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外壳,由顶板、底板、第一侧板和第二侧板围设而成,所述第一侧板设置有供输电线路进入外壳内的进线缺口;
上夹持组件,包括转动承载于外壳内的摩擦轮,所述摩擦轮位于所述进线缺口上方;
下夹持组件,设置于所述外壳且位于所述进线缺口下方,所述下夹持组件包括转动承载于外壳的夹紧轮;
除冰机构,包括撞冰锤和用于驱动所述撞冰锤撞击输电线路的驱动组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输电线路除冰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夹持组件包括与摩擦轮连接的第一转轴,所述第一转轴的两端分别与第一侧板和第二侧板转动连接,所述第一转轴和所述驱动组件之间设置有传动组件,当第一转轴转动时所述传动组件可带动所述撞冰锤撞冰。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输电线路除冰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侧板和第二侧板竖直设置有条形的第一滑槽,所述第一滑槽内滑动设置有第一滑块,所述第一滑块的上端设置有第一导杆,所述第一导杆与所述外壳滑动连接,所述第一导杆上设置有第一弹簧,所述第一弹簧的两端分别抵接第一滑块和第一滑槽的顶端,所述第一转轴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一滑块转动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输电线路除冰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上滑动设置有第三导杆,所述撞冰锤固设于所述第三导杆的顶端,所述第三导杆上套接有第四弹簧,所述第四弹簧的两端分别抵接撞冰锤和所述底板,所述第三导杆的底端设置有用于阻挡第三导杆脱离底板的第三限位块;
所述驱动组件包括设置于撞冰锤侧壁的齿条和与所述齿条啮合连接的间歇齿轮,所述间歇齿轮包括与所述齿条啮合连接的啮合部和与所述齿条相互脱离的脱离部,所述间歇齿轮设置有第三转轴,所述第三转轴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一侧板和第二擦板转动连接;
所述传动组件包括设置于第一转轴的主动轮、设置于第三转轴的被动轮和套接在主动轮和被动轮之间的皮带。
技术研发人员:陈荣,吴斌,方学智,肖建华,田井刚,
申请(专利权)人:贵州电网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贵州;52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