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深圳大学专利>正文

一种具有防喷溅保护功能的鼻腔吸引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6151232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0-31 11:52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具有防喷溅保护功能的鼻腔吸引装置,所述鼻腔吸引装置,包括:手柄、吸引导管、连通冲洗导管以及套设在所述吸引导管上的防护罩;所述防护罩包括防护面,且面向所述吸引导管远离所述手柄的一侧所述防护面呈凹型。本实施例通过在吸引导管上设置连通冲洗导管,可在鼻腔吸引导管堵塞时通过连通冲洗导管进行冲洗疏通,也可以通过连通冲洗导管直接向冲洗导管内注入药物进行治疗。还在吸引导管上设置防护罩,在操作时,从患者鼻腔中喷溅出的分泌物会被防护罩有效阻挡,避免了喷溅物形成气溶胶的可能,同时也防止喷溅物直接污染操作者,降低了操作者及空间内人群直接接触患者分泌物或吸入污染物气溶胶的风险。

A nasal suction device with anti splash protection function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具有防喷溅保护功能的鼻腔吸引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医疗器械制造
,尤其涉及的是一种具有防喷溅保护功能的鼻腔吸引装置。
技术介绍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是以呼吸道传播为主的传染性疾病,而鼻腔是呼吸道的第一道防线,也是感染人群向外传播病毒的主要途径,感染的冠状病毒广泛存在于鼻腔分泌物中,行鼻咽分泌物冠状病毒核酸检测是目前初筛诊断重要诊断标准。英国维康桑格研究所WaradonSungnak领导的团队,在著名期刊《自然·医学》上发表重要研究成果。研究团队认为,鼻子里面的两种细胞(杯状细胞(分泌细胞)和纤毛细胞)或是新冠病毒的初次感染场所,而且这两类细胞很有可能是新冠病毒实现高效人传人的病毒存储库,同时鼻腔分泌物的飞溅也是病毒的一种主要传播路径。鼻出血是临床常见病、多发病,处理方式为经前鼻镜下或鼻内镜下鼻腔堵塞,这项医疗操作的前提是清理鼻腔内血液、直视下看到鼻腔内出血点,然后以止血材料堵塞鼻出血部位,但鼻腔是呼吸通道,随病人呼吸鼻腔内积存的分泌物或血液会溅至对面操作的医护人员身体,尤其是鼻腔操作易引发喷嚏,导致瞬间大量污染血液及体液喷溅,部分形成气溶胶,引发医院感染。因此,现有技术有待于进一步的改进。
技术实现思路
鉴于上述现有技术中的不足之处,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为用户提供一种具有防喷溅保护功能的鼻腔吸引装置,克服现有技术中的在进行鼻腔分泌物或鼻腔血液清洗时,分泌物或鼻血会直接喷溅到医护人员身上,增加医护人员感染风险的缺陷。本专利技术解决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r>一种具有防喷溅保护功能的鼻腔吸引装置,其中,包括:手柄、吸引导管、连通冲洗导管和套设在所述吸引导管上的防护罩;所述连通冲洗导管设置在所述手柄和吸引导管之间;所述防护罩套设在所述吸引导管靠近所述手柄的一侧;所述防护罩包括防护面,且面向所述吸引导管远离所述手柄的一侧所述防护面呈凹型。可选的,所述防护罩的材料为硬性材料;所述防护罩的防护面上设置有用于鼻内窥镜穿过的通孔,所述通孔的大小与鼻内窥镜管道的大小相适配。可选的,所述通孔的边缘设置有弹性固定件,插入所述通孔内的所述弹性固定件通过所述弹性固定件与所述防护罩可拆卸连接。可选的,所述防护罩的材料为软性材料;所述防护罩还包支撑架和滑动套环,所述滑动套环套设在所述吸引导管上,所述支撑架的一端连接在所述滑动套环上,另一端分布设置在所述防护面的表面上,用于撑开或收拢所述罩面。可选的,所述吸引导管前端的侧壁上设置有多个吸引侧孔。可选的,所述连通冲洗导管的内部与所述吸引导管的内部相连通,用于对所述吸引导管的内部进行清洗和/或鼻腔深部给药。可选的,所述连通冲洗导管设置在所述吸引导管靠近所述手柄的一端。可选的,所述手柄、吸引导管和防护罩一体成型,所述手柄,吸引导管和防护罩的材料为透明医用塑料。可选的,所述手柄未端设有连接吸引设备的第一防滑纹,所述手柄表面设有手持部位的第二防滑纹。可选的,所述防护面的形状为圆形、矩形或椭圆形。有益效果,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具有防喷溅保护功能的鼻腔吸引装置,通过在鼻腔吸引装置的吸引导管上设置防护罩,当使用鼻腔吸引装置进行鼻腔内分泌物的引取时,由于所述防护罩面向所述吸引导管远离所述手柄的一侧所述防护面呈凹型,因此在操作时,从鼻腔中喷溅出的分泌物会被所述防护罩阻挡,以防止喷溅到操作者身上,避免了操作者接触到患者鼻腔分泌物的风险,降低了操作者及处于同意空间内人员受感染的风险。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所述鼻腔吸引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所述鼻腔吸引装置的俯视图;图3是本专利技术所述鼻腔吸引装置的结构中增加支撑结构的示意图;图4是本专利技术所述鼻腔吸引装置的吸引导管前端设置吸引侧孔的结构示意图;图5是本专利技术所述鼻腔吸引装置的手柄设置有防滑纹的示意图;图6是本专利技术所述鼻腔吸引装置的剖视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确,以下参照附图并举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于解释本专利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专利技术。本
技术人员可以理解,除非特意声明,这里使用的单数形式“一”、“一个”、“所述”和“该”也可包括复数形式。应该进一步理解的是,本专利技术的说明书中使用的措辞“包括”是指存在所述特征、整数、步骤、操作、元件和/或组件,但是并不排除存在或添加一个或多个其他特征、整数、步骤、操作、元件、组件和/或它们的组。应该理解,当我们称元件被“连接”或“耦接”到另一元件时,它可以直接连接或耦接到其他元件,或者也可以存在中间元件。此外,这里使用的“连接”或“耦接”可以包括无线连接或无线耦接。这里使用的措辞“和/或”包括一个或更多个相关联的列出项的全部或任一单元和全部组合。本
技术人员可以理解,除非另外定义,这里使用的所有术语(包括技术术语和科学术语),具有与本专利技术所属领域中的普通技术人员的一般理解相同的意义。还应该理解的是,诸如通用字典中定义的那些术语,应该被理解为具有与现有技术的上下文中的意义一致的意义,并且除非像这里一样被特定定义,否则不会用理想化或过于正式的含义来解释。在进行鼻出血或者鼻腔手术时,需要对鼻腔进行处理,吸出鼻腔中的分泌物,以便检查出鼻腔内的出血点,因此使用鼻腔吸引装置是鼻腔手术中常用到的器件。在进行操作时,通常是将鼻腔吸引装置的吸引导管后端连接负压吸引器,将吸引导管的前端插入鼻腔内进行分泌物或鼻出血的吸引,但是由于目前使用的鼻腔吸引装置都是直接短小,且其内径较细,在操作时易出现堵塞,清理困难的问题,而当出现堵塞时,冲洗困难,需要对病人进行体外疏通,而本实施例可以在工作同时通过连接冲洗导管进行清洗和鼻腔深部给药。由于现有技术中的鼻腔吸引装置不含有任何防护部件,则鼻腔内的分泌物或鼻出血会随喷嚏或呼吸直接喷溅到操作人员身体上。若操作对象携带有病毒,则携带有病毒的分泌物或血液喷溅到操作人员身上或形成气溶胶,增加了操作人员感染病毒的风险。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中鼻腔吸引装置的缺陷,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具有防喷溅保护功能的鼻腔吸引装置,本实施例提供的鼻腔吸引装置上的吸引导管上设置有一防护罩,当使用本实施例提供的鼻腔吸引装置进行鼻腔内分泌物的吸引时,则打开防护罩,利用所述防护罩为病人口鼻做遮挡,以避免鼻腔内的分泌物喷溅其身体上或减少气溶胶的形成,从而达到降低感染病毒的风险。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应用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提供的所述具有防喷溅保护功能的鼻腔吸引装置做进一步的说明。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具有防喷溅保护功能的鼻腔吸引装置,如图1所示,包括:手柄10、吸引导管20、连通冲洗导管40和套设在所述吸引导管上的防护罩30;所述防护罩套设在所述吸引导管20靠近所述手柄的一侧;所述防护罩30包括防护面,且面向所述吸引导管远离所述手柄10的一侧所述防护面呈凹型,所述连通冲洗导管40设置在所述手柄10和吸引导管20之间。在使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具有防喷溅保护功能的鼻腔吸引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n手柄、吸引导管、连通冲洗导管和套设在所述吸引导管上的防护罩;/n所述连通冲洗导管设置在所述手柄和吸引导管上的防护罩之间;/n所述防护罩套设在所述吸引导管靠近所述手柄的一侧;/n所述防护罩包括防护面,且面向所述吸引导管远离所述手柄的一侧所述防护面呈凹型。/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具有防喷溅保护功能的鼻腔吸引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手柄、吸引导管、连通冲洗导管和套设在所述吸引导管上的防护罩;
所述连通冲洗导管设置在所述手柄和吸引导管上的防护罩之间;
所述防护罩套设在所述吸引导管靠近所述手柄的一侧;
所述防护罩包括防护面,且面向所述吸引导管远离所述手柄的一侧所述防护面呈凹型。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防喷溅保护功能的鼻腔吸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护罩的材料为硬性材料;所述防护罩的防护面上设置有用于鼻内窥镜穿过的通孔,所述通孔的大小与鼻内窥镜管道的大小相适配。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具有防喷溅保护功能的鼻腔吸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通孔的边缘设置有弹性固定件,插入所述通孔内的所述弹性固定件通过所述弹性固定件与所述防护罩可拆卸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防喷溅保护功能的鼻腔吸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护罩的材料为软性材料,所述防护罩还包支撑架和滑动套环,所述滑动套环套设在所述吸引导管上,所述支撑架的一端连接在所述滑动套环上,另一端分布设置在所述防护面的表面上,用于撑开或收拢所述防...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丽明张庆丰陈向东安丰伟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大学深圳大学总医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