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加强连接稳定性的汇线桥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151190 阅读:26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0-31 11:5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加强连接稳定性的汇线桥架,包括底板、侧板、摩擦体、滑槽体、加固机构和防护机构,所述加固机构位于滑槽体的一侧表面,所述加固机构包括限位杆,且限位杆贯穿于滑槽体的一侧表面,所述摩擦体的一侧表面固定连接有连接块,所述滑槽体的一侧表面开设有第二卡块,所述连接块位于插槽的内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设置的限位杆,有效避免了限位杆与摩擦体之间连接不紧固,摩擦体长时间使用需要更换时,拆卸繁琐,提高了装置的安装效率,节省了人力成本,也提高了装置连接的稳定性,通过设置的防震垫,有效避免了线缆在装置的内部传输中摩擦表面容易磨损,保证了线缆的正常使用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加强连接稳定性的汇线桥架
本技术属于汇线桥架
,具体涉及一种加强连接稳定性的汇线桥架。
技术介绍
电缆汇线桥架产品是六十年代初,工业发达国家研制出来的一种新型电缆敷设装置,随着电气化和自动化的高速发展,特别是配电方式的改变,地沟直埋和支架敷设以满足不了使用要求,而取而代之的电缆桥架,从而加快了施工进展,保证了施工进度和质量,实现了产品的标准化、系列化和通用化。电缆汇线桥架分为槽式、托盘式、梯架式和网格式等结构,由支架、托臂和安装附件等组成,随着各项建筑和工程项目的急剧增加,对电缆敷设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了,电缆的支撑和敷设都需要使用到桥架,然而桥架上的盖板会因为一些原因滑动甚至脱落,故提出一种防滑槽式大跨距汇线桥架。但现有的汇线桥架仍存在许多弊端,在使用时限位杆与摩擦体之间连接不紧固,摩擦体长时间使用需要更换时,拆卸繁琐,费时费力,还有线缆在装置的内部传输中摩擦表面容易磨损,影响线缆的正常使用的问题,为此我们提出一种加强连接稳定性的汇线桥架。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加强连接稳定性的汇线桥架,以解决上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加强连接稳定性的汇线桥架,其特征在于:包括底板(7)、侧板(3)、摩擦体(4)、滑槽体(6)、加固机构和防护机构,所述加固机构位于滑槽体(6)的一侧表面,所述加固机构包括限位杆(5),且限位杆(5)贯穿于滑槽体(6)的一侧表面,所述摩擦体(4)的一侧表面固定连接有连接块(11),所述滑槽体(6)的一侧表面开设有第二卡块(17),所述连接块(11)位于插槽(27)的内部,所述连接块(11)的一侧表面开设有圆槽(12),所述限位杆(5)的一侧位于圆槽(12)的内部,所述滑槽体(6)的内部设置有橡胶垫(13),所述橡胶垫(13)套接在限位杆(5)上,所述限位杆(5)上套设有弹簧套(10),所...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加强连接稳定性的汇线桥架,其特征在于:包括底板(7)、侧板(3)、摩擦体(4)、滑槽体(6)、加固机构和防护机构,所述加固机构位于滑槽体(6)的一侧表面,所述加固机构包括限位杆(5),且限位杆(5)贯穿于滑槽体(6)的一侧表面,所述摩擦体(4)的一侧表面固定连接有连接块(11),所述滑槽体(6)的一侧表面开设有第二卡块(17),所述连接块(11)位于插槽(27)的内部,所述连接块(11)的一侧表面开设有圆槽(12),所述限位杆(5)的一侧位于圆槽(12)的内部,所述滑槽体(6)的内部设置有橡胶垫(13),所述橡胶垫(13)套接在限位杆(5)上,所述限位杆(5)上套设有弹簧套(10),所述弹簧套(10)的两端分别与滑槽体(6)的内部以及橡胶垫(13)的一侧表面相抵接触,所述限位杆(5)的一侧表面固定连接有拉环(15),所述限位杆(5)的一侧表面开设有第一卡槽(14),所述滑槽体(6)的内部设置有第一卡块(24),所述第一卡块(24)与滑槽体(6)的连接处设置有第二弹簧(21),所述第一卡块(24)的一侧表面固定连接有第一滑块(25),所述滑槽体(6)的一侧表面开设有第一滑槽(26),所述第一滑块(25)位于第一滑槽(26)的内部,且第一滑块(25)的一侧位于滑槽体(6)的外部,所述摩擦体(4)位于滑槽体(6)的一侧表面,所述滑槽体(6)位于侧板(3)的底端表面,所述底板(7)的一侧表面与侧板(3)的一侧表面固定连接,所述摩擦体(4)位于滑槽体(6)与外部金属盖板(1)的间隙。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加强连接稳定性的汇线桥架,其特征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丁元明
申请(专利权)人:泰州市宇航电器配套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