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池片大片、异质结太阳能电池片及叠瓦组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149374 阅读:30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0-31 11:4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电池片大片、异质结太阳能电池片及叠瓦组件。电池片大片的各单元交界部分的顶表面处被划分为切割区、顶表面粘结区和顶表面导电接触区。所述切割区构造为使得所述电池片大片能够沿其被切割;所述顶表面粘结区与所述顶表面导电接触区交替设置,所述切割区和顶表面导电接触区形成为电池片的一个搭接边缘,电池片大片裂片之后顶表面导电接触区的能够与和另一异质结太阳能电池片的底表面直接接触而实现导电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的电池片大片能够方便裂片操作,且为电池片单片设有专门的粘结区和导电接触区,这样的设置能够优化异质结太阳能电池片的生产过程和使用性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电池片大片、异质结太阳能电池片及叠瓦组件
本技术涉及能源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电池片大片、异质结太阳能电池片及叠瓦组件。
技术介绍
随着全球煤炭、石油、天然气等常规化石能源消耗速度加快,生态环境不断恶化,特别是温室气体排放导致日益严峻的全球气候变化,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已经受到严重威胁。世界各国纷纷制定各自的能源发展战略,以应对常规化石能源资源的有限性和开发利用带来的环境问题。太阳能凭借其可靠性、安全性、广泛性、长寿性、环保性、资源充足性的特点已成为最重要的可再生能源之一,有望成为未来全球电力供应的主要支柱。在新一轮能源变革过程中,我国光伏产业已成长为具有国际竞争优势的战略新兴产业。然而,光伏产业发展仍面临诸多问题与挑战,转换效率与可靠性是制约光伏产业发展的最大技术障碍,而成本控制与规模化又在经济上形成制约。光伏组件作为光伏发电的核心部件,提高其转换效率发展高效组件是必然趋势。目前市场上涌现各种各样的高效组件,如叠瓦、半片、多主栅、双面组件等。随着光伏组件的应用场所和应用地区越来越广泛,对其可靠性要求越来越高,尤其是在一些恶劣或极端天气多发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电池片大片,用于裂片而形成多个异质结太阳能电池片,多个所述异质结太阳能电池片能够以叠瓦方式排列成电池串,/n其中,所述电池片大片包括基体片,所述基体片包括中心层和设置在所述中心层的顶表面、底表面上的透光导电膜,所述电池片大片被划分成沿第一方向排布的多个单元,任意相邻的两个所述单元为第一单元和第二单元,当所述电池片大片裂片之后所述第一单元形成为第一电池片,所述第二单元形成为第二电池片,/n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单元和所述第二单元之间的交界部分的顶表面处被划分为:/n切割区,所述切割区沿垂直于所述第一方向的方向延伸,所述切割区构造为使得所述电池片大片能够沿其被切割;和/n顶表面粘结区和顶表面...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池片大片,用于裂片而形成多个异质结太阳能电池片,多个所述异质结太阳能电池片能够以叠瓦方式排列成电池串,
其中,所述电池片大片包括基体片,所述基体片包括中心层和设置在所述中心层的顶表面、底表面上的透光导电膜,所述电池片大片被划分成沿第一方向排布的多个单元,任意相邻的两个所述单元为第一单元和第二单元,当所述电池片大片裂片之后所述第一单元形成为第一电池片,所述第二单元形成为第二电池片,
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单元和所述第二单元之间的交界部分的顶表面处被划分为:
切割区,所述切割区沿垂直于所述第一方向的方向延伸,所述切割区构造为使得所述电池片大片能够沿其被切割;和
顶表面粘结区和顶表面导电接触区,所述顶表面粘结区和顶表面导电接触区设置在所述切割区的一侧,且所述顶表面粘结区与所述顶表面导电接触区在垂直于所述第一方向的方向上交替设置,所述切割区和顶表面导电接触区形成为所述第二电池片的一个搭接边缘的顶表面,
其中,所述顶表面粘结区和所述顶表面导电接触区构造为当所述第二电池片位于电池串中时能够在所述顶表面粘结区的顶表面上施加粘结剂从而和与其相邻的异质结太阳能电池片的底表面相互固定,且所述顶表面导电接触区能够与和其相邻的异质结太阳能电池片的底表面直接接触而实现导电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片大片,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池片大片的所述基体片的顶表面和/或底表面上设置有副栅线,所述电池片大片裂片形成的多个异质结太阳能电池片排列成电池串时任意相邻的一对异质结太阳能电池片中的一个的副栅线能够与另一个的透光导电膜直接接触而实现导电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池片大片,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池片大片的所述基体片的顶表面上设置有副栅线,且所述副栅线延伸进入所述顶表面导电接触区域。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池片大片,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池片大片的所述基体片的顶表面上设置有副栅线,且所述顶表面导电接触区域内不存在副栅线。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池片大片,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池片大片的所述基体片的顶表面和所述底表面上均设置有副栅线,且所述副栅线构造为使得在其裂片而形成的异质结太阳能电池片组成的电池串中,任意两个所述异质结太阳能电池片的彼此面对的区域上的副栅线交错开从而彼此不接触。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电池片大片,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第一单元和所述第二单元的交界部分的底表面上还设置有底表面粘结区和底表面导电接触区,所述底表面粘结区和所述底表面导电接触区在所述第一方向上位于所述切割区的另一侧且所述底表面粘结区和所述底表面导电接触区在垂直于所述第一方向的方向上交替设置,所述底表面粘结区和所述底表面导电接触区形成为所述第一电池片的一个搭接边缘的底表面。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电池片大片,其特征在于,每一条所述副栅线均沿所述第一方向延伸,但是所述底表面导电接触区域的每一条副栅线和所述基体片的底表面上的其他所有副栅线均不共线。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电池片大片,其特征在于,每一个所述单元的底表面上设置有将所述底表面粘结区、所述底表面导电接触区和底表面的其他区域隔开的导电条,所述底表面的其他区域上的副栅线和所述底表面导电接触区的副栅线均接触。


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电池片大片,其特征在于,所述透光导电膜在所述中心层的整个顶表面和底表面上延伸。


10.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电池片大片,其特征在于,在所述顶表面粘结区和所述底表面粘结区处不存在所述透光导电膜。


11.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片大片,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池片大片的最前端的一对所述第一单元和所述第二单元之间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尹丙伟孙俊陈登运李岩石刚
申请(专利权)人:成都晔凡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四川;5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